《清末枭雄》第138章


弹劾林哲的折子如同雪片一样飞向京师,而当林哲在商贸区对吉尔杭阿开枪的消息传到了京师后,一大票以清流自居的言官们更多写了一堆又一堆的弹劾折子。
短短半个月,弹劾林哲的折子就是达到了数百封之多!
当然了,说林哲有谋反之心的人还是不多,就有人这么想的但是也没几个人敢真正说出口,大多都是说林哲跋扈骄横,目中无人,藐视上官之类的。
只不过这些不管是公开渠道弹劾林哲,还是通过秘密奏章直抵咸丰帝面前的折子,却是都被留中不发。
紫禁城内,咸丰帝看着下面的几个军机处的大臣们,不由得心中一阵烦闷,自从向荣和吉尔杭阿等人弹劾林哲的折子送到他面前后,他就是知道此事非常棘手,一个搞不好就会把林哲给逼反,区区一个林哲不算什么,更关键的是林哲背后还有好几千精锐将士呢。
“都说说,如今该怎么处置!”见自己的这些军机大臣半天不开口,咸丰帝不得不主动发话:“恭亲王,你先说!”(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 先赏后剿
看见咸丰帝点自己的名,年轻的恭亲王自然不好继续沉默下去,但是他却也是没有直接开口乱说,虽然去年入值后今年就已经成为了军机大臣领班军机,但恭亲王奕訢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风光。
他和道光四子奕裕堑畚坏木赫允郑詈蟮拦獾≡窳宿仍}继承大统,是为咸丰帝,而奕訢虽然在道光帝的遗诏中被一同封为恭亲王,但是咸丰帝对他的防备依旧极为严厉,之前几年一直都是极力打压他,直到去年才没能压住群臣以及宗室的力量,而被迫捏着鼻子让奕訢入值军机。
由于不和汉人皇朝一样实施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在诸皇子中择贤能继承大统,所以有清一朝,皇子们对皇位的竞争都是非常激烈,而落败的一方大多是比较悲剧。
恭亲王奕訢就是这样一位竞争皇位并失败的倒霉蛋!
虽然在外部压力下,咸丰帝让他入值了军机处,他自己也很快以亲王的身份担任领班军机,但实际上他一直都是谨言微行,根本不敢对朝中大事有太多的干预。
饶是如此,历史上他还是在1855年咸丰帝找了个由头革出军机处,一直到咸丰帝病死,他都没能重入清廷的权力核心阶层。
事实证明了咸丰帝对他处处防备是对的↖,。。,这不,咸丰帝一死,他就是和慈禧联合搞了个辛酉政变,把咸丰帝的唯一儿子当成傀儡,自己当议政王。并和慈禧联手把控朝政数十年。
十余年后威风无比,把控朝政的恭亲王奕訢如今却是一个只为保命而不得不谨言微行的人而已,听见咸丰帝的点名问话。
他斟酌了会才道:“如今江南时局不稳。一举一动怕都是会引起失控,对此必须要慎之要慎!”
只是简短的说了这么一句废话后,奕訢就是闭上了嘴巴,如果是普通臣子这么说,咸丰帝会不高兴,但是奕訢这么说,咸丰帝却是点点头。然后道:“是要谨慎!”
然后他把视线投向其他几位军机大臣“你们也都说说!”
在座的人都是人精,自然知道奕訢可以玩装鸵鸟,不管不问免得惹来咸丰帝猜忌。但是他们却是不行,他们要是随便糊弄咸丰帝的话,估计不用多久就得被罢免革职了。
所以一个个就是把准备了许久的话说了出来。
最后开口的是军机处内资格最老,以前的领班军机祁寯藻。只见他也不说话。而是拿出了一份折子:“这是前头林哲送上来的折子!”
“说江南如今局势不稳,苏南危急,然余胜军人饷两缺,请户部拔银五十万两以供军需!”
看见祁寯藻拿出这份林哲的折子,在座诸人都是皱起了眉头,林哲的这封折子他们都是看过了,表面内容是除了禀告之前的苏州以及后续的清剿战事外,还说余胜军现在兵少将寡。军粮饷银奇缺,请求朝廷拔给军费五十万两。另外还说了些商贸区的事务,说日前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扬言商贸区不合章程,要求废除引来诸多洋人非议,臣虽然极力安抚,但是洋人依旧怨言极大。
这些内容其实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封折子的后头竟然有二十多个名字呢。
除了林哲带头署名外,其他的余胜军所有高级将领都是列名其中,就算林安飞等不在湖州的人,也是让人代签了。
这不仅仅是林哲一个人上的折子,而是全体余胜军上的折子。
“你们看看,看看林哲的这封折子,那里有半点的委屈意思,他这是向朝廷示威呢!”军级大臣祁寯藻飘着他的胡子说着:“二十余人联名,他这是在告诉我们,他手底下有着近万大军呢!”
“林哲跋扈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前些时候向大臣还有托大臣等人都弹劾过林哲跋扈,如此跋扈之将纵然能打,但是也绝对不能对此姑息放任,否则其余将领有样学样,朝廷还有何威信可言!”另外一个军级大臣彭蕴章也是如此道。
“如果对林哲施以重压,万一把他逼急了又该如何?”和恭亲王同时入值军机处的瑞麟这个时候却是说出了不同意见:
“方才诸位也都说过,林哲乃是跋扈之将,麾下余胜军皆是骄兵悍将,如此跋扈之将必然生性鲁莽,做事不顾前因后果,如果把他逼急了,恐怕他是不会顾虑太多的!”
言外之意,就是林哲这种人乃是有勇无谋的跋扈之将,不会和那些有着大智慧的官员、统帅们一样遇事三思,一旦把他逼急了人家可能不考虑后果,直接就举起造反大旗了。
“那你之言,莫非要对这等无法无天的武夫行径不管不问不成?”祁寯藻冷哼一声:“不严惩林哲不足以平定江南数十万官军之心!”
瑞麟听到这话,没有立即答话,而是用眼角看了眼边上的奕訢,只见奕訢如同睁眼瞎一样,对眼前的争论不闻不问,彷佛他不是来商讨军国大事,而是来休息喝茶的一样。
接下来瑞麟当即朗声道:“向大臣的那封折子大家也都是看过了的,林哲跋扈是肯定的,也许是有反意,但是现在我们却是不能逼着他反,一旦把他逼急了,林哲不顾后果直接领兵反叛,到时候怎么办?”
“余胜军以五千兵就能守浙北苏南不失,苏州一战以五千不到的兵力就击溃贼军至少五万之数,其战力之强可见一斑,而江南大营遣兵万人反攻丹阳,如今依旧被近万贼军所阻。
由此可见,五千余胜军至少可当江南、江北大营五万兵用。
要镇压余胜军至少需要调兵五万,然而我江南、江北大营可能抽调至少五万兵将来?”
瑞麟的这一番话说的是祁寯藻等几个人哑口无言。是啊,惩罚林哲简单,把林哲当成反贼镇压也可以。问题是军队那里来?
江南、江北两座大营面对太平军自保都非常勉强,那里还能抽调出五万生力军来镇压余胜军啊,别到时候镇压不了,反而让余胜军和太平军合流,对清军进行夹击呢,到时候江南大局可就彻底完蛋了。
见众人被自己的话镇住后,瑞麟才转口对咸丰帝道:“依奴才之间。林哲一事应当先赏后剿!”
“如今湖广湘军已经拿下武昌等地,正在顺流而下九江,待拿下九江后就可直逼江宁。再有江南、江北大营配合,彻底剿灭粤贼指日可待。在彻底剿灭粤贼之前,还要对林哲多加安抚,让他派兵西进和贼军作战。高官厚禄之下。必定可以安抚林哲之心。
等剿灭粤贼后,我数十万大军汇集江宁,直接威逼林哲解甲归田,如果他不从就直接剿灭余胜军!”
咸丰帝听罢瑞麟的话后,眼角的余光不仅意之间看了眼奕訢,心中暗骂一句,自己不出头,反而让瑞麟来说话。真当朕不知道嘛。
咸丰帝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话锋一转又是拿出了另外一份折子:“方才都说了。余胜军战力不俗,朕去翻了翻浙江那边送上来的余胜军建军章程,你们也都看看!”
当即这份当初许乃钊递上去,关于余姚县勇营章程的折子就是被这些人传阅,不过他们也只是粗略扫了眼后就听见咸丰帝道:
“林哲虽然跋扈了些,但是这余胜军的军制章程还是不错的,你们看看,我们能不能也仿效余胜军新建一支虎狼之师?”
咸丰帝不点名,恭亲王奕訢依旧当睁眼瞎,彷佛没听见一样,只是自顾自的继续看手中的这份余胜军军制章程。
祁寯藻道:“我观余胜军军制和淮军军制多有相同之处,皆一营五六百人,余胜军之连和湘军之哨乃是同等编制,不外乎称呼不同而已。然湘军多次激战贼军,虽然胜利颇多,但是却无法和余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