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第84章


林哲主动抛出了如此多的条件,也是有着所求的,那就是商贸区政府拥有对商贸区内居民摊派、征税的权力,不管华人还是洋人都有缴税的义务。
对于林哲的这个提案然三国心动的同时也有一些担心,心动是肯定的,扩大居留地是他们的主要动机,林哲愿意扩大居留地,甭管是叫商贸区还是居留地或者是租借,这对他们来意义不大,重要的是现在他们的活动地区扩大了许多。
而担心的是,如果是让这个商贸区如果直接置于中国官员的管理之下,恐怕会对他们造成利益的损害。
对此英美法表示原则上接受并支持林哲提出的商贸区方案,但是也表示如果要成立商贸区政府,那么就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意愿。
又是扯皮了好几天后,双方就是就本次谈判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协议!
该协议分为两部分,首先第一部分就是海关事务,林林总十多条条款中,大部分都是一些细节,影响不大,而主要的有一条,那就是鉴于目前中国海关管理方式落后,中国需要通过改革上海江海关的制度等整顿海关,而英法美三国承诺提供必要的人才为中国方面提供合理建议。
对这一,林哲一方面需要这些洋人的帮助,但是也不愿意这些洋人直接进入海关,形成尾大不掉的情况,所以文中规定的这些洋人的进入不是以雇员的名义,而是以‘监督江海关道私人顾问’的方式。
由吴健彰这个监督江海关道出面聘请多名数量不等的洋人顾问协助处理海关事务。
也就是这些洋人并不是江海关这个官方机构的雇员或者顾问,而是属于吴健彰的私人顾问。
首批十余人的海关顾问将会制导中国方面组建一个全新的,高效的,廉洁的全新‘江海北关’。
除了海关方面的事务外,最大的自然是居留地的问题。
中国和英美法三国签订了全新的‘上海商贸区章程’,该章程的第一款就是该章程全面取代‘上海租地章程’以及后续补充的部分条款,撤销居留地只能悬挂英国国旗以及各国商人需要向英国人领事报备的诸多条款。
取代以往诸多协议条约的新‘上海商贸区章程’林林总总数十款。
其中对于那些洋人来,核心条款自然是扩大合法居住活动的地区,商贸区的范围从北至苏州河,东至黄浦江,南至护城河,西至朱家桥,总面积约两千两百亩。
同时英美法三国商人拥有该商贸区内合法居住、租地、租房、经商等权力,三国可以合法在该地设立各自的领事馆,并拥有在各自大使馆内悬挂各自国旗的权力。
而对于中国来,最看重的自然是对商贸区的行政管理权,借此彻底撤销了‘上海租地章程’里赋予的少量洋人自治的权力。
堵死了让商贸区演变为国中之国的可能性。
当然了,根据清廷和各国签订的南京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条约,洋人依旧拥有司法自治权,洋人如果犯罪,只能交由商贸区内由洋人组成的法庭审判,这一是林哲也没权改变的。
这个章程签订了后,江苏巡抚许乃钊委任负责这一次谈判的林哲担任‘商贸区督办’全权负责管理商贸区军政事务。
看着许乃钊的任命。林哲终于是露出了笑容!
这一次在上海的,他的收获比想象中的更加大,虽然这个商贸区的辖区不过两千多亩,其范围甚至都比不上区区一个县,但是其政治意义却是非常大,这让他获得了真正插足上海地区的权力以及名义。
要知道他当初搞出这个商贸区的时候,就是没想过把督办这个头衔让给别人,为此他在谈判的时候,就已经向许乃钊发去书信并获得了他的支持。
当然,为了获得许乃钊的支持,林哲很大方的表示余胜军协防上海的建军费可以从五万两缩减为三万两。
直接扔出去两万两银子就为了这个督办的名头。
对于林哲来,这个商贸区督办的名头比苏松太兵备道更加重要。
获得了任命,而条约已经签订,林哲就是离开上海县城,正式进入新划定出来的商贸区上任。
ps:推荐榜很危险,就在榜尾随时都会掉下去,雨天恳请手里有票的同学们帮忙投个票,好让枭雄留在榜单上,让更多人看到本书!
第七十四章 上任设衙
一出上海北门,过了护城河,林哲所站的地方就是商贸区范围了,这一大片的地区一直到洋泾浜为止,都是原时空里规划的法租界范围,当然了现在法租界已经没影了,不仅仅法租界没了,就连英租界,美租界都没了。√∟,
代之出现的乃是‘商贸区’。
如今所站的这一大片地区都还荒芜无比,而远方的洋泾浜河以北才有着大片的建筑,那里就是原来的英租界。
过了洋泾浜,进入原英租界后,入眼的是一大片的西式建筑,虽然英租界建立的时间也没多少年,但是发展的相当迅速,如今沿着黄浦江这一片已经是耸立了诸多西式建筑,这些建筑里耸立着各国商人的洋行、货栈,黄浦江边的码头上,则是停留在诸多船只,一片忙绿无比的迹象。
仅仅是站在这一片土地上,林哲都能够感受到这个地方和上海县城以及中国其他地方的截然不同。
这里充满了嘈杂声,这里充满了活力,英语,法语,荷兰语,西班牙语等各国语言不断传入耳中。
这个地方以后就是属于自己的了!
尽管只管着一片区区两千多亩的土地,尽管这片地区里目前除了各国商人外,人口稀少,但是并不妨碍林哲对这里充满了希望。
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林哲继续呆着人前往江北海关衙门,他准备把那里当成自己的临时官署以办公。
但是当他看着只剩下破败不堪的江海北关衙门,林哲郁闷了,这地方实在太破了,小刀会之前把这里几乎摧毁了大半建筑。
这些该死的小刀会,没事把这江海北关衙门给毁了干嘛,弄的现在他连办公衙门都没有。
此时,陪同林哲一起来的吴健彰道:“此地要修缮起来怕是要费时许久,要不先把官署设在县城那边?”
林哲却是摇摇头,开什么玩笑,他这个商贸区的督办在上海县城办公,那成何体统!
此时,旁边的毕余同满面红光的走过来,然后低声建议道:“要不我先征用附近的房屋,等这北关衙门修缮完毕再过来!”
林哲还是摇头:“不能直接征用,影响不好!”
说着,他又是回头看那了几眼那些身穿军服,跟着他一起过来的余胜军将士们,当即用着略微低沉的声音道:“商贸区乃是中外瞩目的地区,诸君都要时刻谨记本分,不要做出不符合军人身份的事情来!”
征用?如果是在其他地方,林哲也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在这商贸区却是不能这么干,自己费了不少口舌才和这些洋人达成了一个协议,算是收回了租界的行政管理权,如果自己或者自己的属下在商贸区里乱搞,比如说这征用,这周围都是那些洋商的建筑,你征用了人家立马就找各国领事告状了,到时候少不了引起各种不必要的外交麻烦。
自己总不能上任第一天就和洋人冒出外交纠纷!
此时,林氏商行上海分行的大掌柜潘立宣悄悄走了过来:“不如少爷先在我们林氏商行里办公,我们商行地方虽然简陋了些,但是胜在地方够大,安置一个商贸区衙门应该不成问题!”
林哲点点头,这样也好,反正林氏商行是自家产业,自己先去住着别人就无话可说,至于这江海北关衙门,就算是修缮完毕这也是海关的办公地点,自己如果占了,那些海关的人就得另外找地方。
如今自己找办公地方重要,但是让江海北关及时恢复办公,把税金征收起来更重要,要知道他可是给许乃钊承诺了的,每个月上缴六万两的海关税金后,多出来的才能充当余胜军的协防费,迟一天就少收一天的税金,而少一天税金对自己来说都是莫大的损失。
当即他就道:“那么就先到林氏商行那边把架子搭起来,江海北关衙门还是让海关继续用着吧!”
不用多时,潘立宣就是带着林哲等人出现在黄浦江边的一栋西洋建筑面前,这栋建筑乃是一栋三层的石头建筑,标准的西式洋楼结构,不过面积自身并不算大,潘立宣说的面积大是因为这栋洋楼后面,有着一大片的简陋建筑,以前没什么大用,只是偶尔充当仓库而已。
这片建筑并不是林氏商行自己建造的,一开始乃是信德洋行租用并兴建的建筑,后来信德洋行掀起原来建的那栋洋楼面积过小,加上这建筑距离黄浦江的码头稍微远了一些,运输货物不太方便。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