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第74章


林哲和这吴健彰又是闲扯了两句后,吴健彰正色道:“来之前,我已经接到了抚台大人的行文,抚台大人明日即将率军抵达上海!”
林哲头:“哦,许抚台来的倒是不慢!”
话的不错,许乃钊率领三千清军从嘉定等地出发,这前后虽然不过几十公里,但是大军行军速度是有限的,就连余胜军一天也不过走上二十公里左右,至于许乃钊带领的那些清军,这一天能够走上十五公里都是夸赞他们了。
除非是逃命,不然的话是不用指望这个时代的绿营兵能够拥有和正常军队一样行军的速度了。
许乃钊能够带着这样的清军在短短几天内抵达上海,这已经算很不容易了。
“明日许抚台抵达上海,到时候的接应工作怕是不少吧,不知道吴大人有没有要我帮忙的?”林哲如此着。
他这么并不是顾虑吴健彰的想法,而是对许乃钊的重视。
他和许乃钊之前的合作非常不错,许乃钊许诺的八万两银子以及三百匹战马已经全部送达,银子在抵达松江的时候就已经付清,而战马在江苏这边接受了一批后,另外一批一百多匹战马已经送往湖州,由驻扎在湖州的余胜军接受。
此外许乃钊也是严令地方官府供应了余胜军的一应米粮军需。
这一切虽然林哲知道许乃钊是为了他自己的官帽子考虑,而且之前的多场战事中,许乃钊也都是躲在后面坐看余胜军和刀会起义军打死打活。
但是不得不的是,仅仅从合作层面而言,许乃钊是一个相当良好的合作者,许诺的各种承诺都是及时送上,半都没有拖延,而且也没有暗中扣下部分军资的事发生。
这一比起当代的其他清廷官员而言已经好太多,要知道,浙江巡抚黄宗汉给林哲余胜军提供的军费里头,那可都是被按照陋习克扣了不少的。
至于躲在后头不上前这事,一方面林哲根本不想让他上来碍手碍脚,另外一方面许乃钊那么多银子砸下来,你还不许人家在后头搬上板凳看戏啊!
既然拿了人家那么多的钱,那么就得有当打手的觉悟!
之前的合作那么顺利,这就不禁让林哲生出了其他心思,如果和许乃钊继续合作下去,不准自己能够在苏南这边捞到更大的利益。
比如自己需要的名义!
浙江团练协办大臣兼任湖州厘捐局督办这个名头在江苏不管用,他需要在江苏地面上的一个官方名义,一个能够让他的余胜军扎根苏南的名义。
对此,林哲对许乃钊的到来还是比较期待的!
第六十六章 许乃钊之邀
咸丰三年九月十八日,西历185年10月0日,上海城北门外人头涌涌。
人群中有苏松太兵备、监督江南海关道吴健彰,也有上海地区的其他文物官员。
而另外一侧则是余胜军军官们,他们以林哲为首,和往常作战都穿着新式军服不同,这些军官们现在一个个也都是穿上了传统的官袍。
毕竟余胜军的新式军服只是一种内部的作战常服,其性质类似于盔甲战袍,而他们的正式官服还是那些传统的官服。
在这种迎接上官的正式场合里,就算是内心里对清廷抱有鄙夷态度的林哲,也是不得不穿上这身僵尸官服。
如今已经是深秋时节,凉爽的江风从东边徐徐吹来,倒也没有让等候的这些官员们汗流浃背。
时值正午,众人等候多时的许乃钊终于是抵达上海北门外。
见许乃钊到了,林哲、吴健彰等人当即领着各自的属下上前迎接,而众人中品级最高的三品候补道林哲自从走在了最前头。
“许抚台一路辛苦了!”林哲上仔细打量着这个许乃钊,此人五十多岁穿着二品大员的官袍,和很多高级官员们一样,从此人的外表上,很难看得出来此人的真正性格或者想法。
林哲打量着这个许乃钊的时候,许乃钊也是眯着眼打量着这个年轻的余胜军统帅。
对于林哲,身居高位的许乃钊自然知道的要比其他人多的多,自从林哲率军北上湖州,长兴和太平军首次交战后,林哲的名字就已经被许乃钊所知。
后续林哲又是在广德、泗安和太平军先后交战,并且以少胜多取得大捷,成功的击溃太平军一个军的南下攻势。
这数次战役不仅仅让林哲获得了黄宗汉的重视,并为他报功让林哲从正四品升到了正三品,同样也是让他的名字在江南一带官场上广为流传。
毕竟江南地区乃是清军和太平军相互对持的主要地区,大战役打了无数次,而历来都是清军败多胜少。
对于太平军的战斗力,许乃钊更是有着直观的体验。
因为他不仅仅是江苏巡抚,同时他还是江南大营帮办,虽然是个文官但是也多次率军作战,并一度试图收复镇江,只是最后惨败而归,太平军交手多次的许乃钊可是非常清楚:那些贼军不好打!
然而这个林哲在浙北却是以少胜多,连战连捷,虽然林哲在浙北的规模军事胜利没能改变清军在江南地区的整体劣势。
但是在清军一片惨败的大环境里,林哲的胜利就显得非常出众了,其实不仅仅是黄宗汉重视他,许乃钊关注他,实际上江南官场的很多督抚大佬都是记住了林哲和他的余胜军。
如果没有对林哲和余胜军之前的战绩有所了解,许乃钊也不会花费了不菲的代价把林哲的余胜军请到上海来打刀会。
而事实再一次证明,这个林哲的余胜军是能打的。
上海刀会起义军虽然战斗力远不如正规的太平军,甚至连清军都有所不如,但是他们人多势众啊,普通的清军绿营对上他们也是打的很吃力。
至少许乃钊之前派遣偏师进攻嘉定的时候,就是被刀会起义军迎头痛击,不得不兵败而归。
如果没有余胜军来上海,光凭许乃钊的那些绿营兵,现在的三千人肯定是不够的,至少还得再从江南大营、镇江外围等地区继续抽调清军,没有上万人根本不可能短时间收复上海。
然而林哲来了上海地区后,仅仅凭借麾下一千多人的余胜军,就是连战连捷,进攻青浦、嘉定等城的时候几乎都是不费吹灰之力之力。
而后进攻上海,虽然前后持续了四五天时间,但是实际攻城也就一个上午而已,而这一上午的时间大部分都是推动那些移动高台前进。
真正的攻城战斗时间,前后不超过一个时,进城后持续战斗也都是清剿为主。
这些细节许乃钊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的是,林哲再一次证明了他麾下余胜军的强悍战力,一千多人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攻克了上海,击溃上万敌军,杀伤千余人。
这等战绩可谓是让许乃钊大为惊叹!
而眼下看着这个年轻人,许乃钊心中暗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
城门口的迎接只是一个过场,林哲也不可能在城门口就和许乃钊高谈阔论,众人只是相互寒碜几句后就是相继进城。
不过让林哲有些意外的是,在城门口的时候,许乃钊似乎对吴健彰有些冷淡。
虽然以许乃钊这样的高官不可能把心态表现在脸上,但是林哲依旧可以从中感觉到了许乃对吴健彰语气中的一丝冷淡。
看样子,许乃钊对吴健彰很不满啊!
这能满意吗?上海爆发刀会起义,短短半月内上海、青浦、嘉定等城全部陷入贼手,使得清军在江南地区的战略形势变得极为尴尬,迫使许乃钊不得不从镇江、江宁等前线抽调兵力东进上海镇压。
由于苏南地区清军兵力不足,又不得不花费昂贵的代价邀请林哲的余胜军出兵上海。
要知道,上海爆发起义一事的影响可谓是非常大的,一个搞不好许乃钊头上的官帽就会被摘下来。
而历史的确如此,上海失陷并且迟迟无法夺回,不仅仅吴健彰这个直接负责人次年被革职,就连许乃钊也是倒霉至极受到了牵连被革职。
自己因为吴健彰驻防的上海失陷贼手有可能被朝廷革职,许乃钊对这吴健彰能不恨吗?
而且更让许乃钊这个传统儒家官员感到不愤甚至羞耻的是,这个吴健彰把上海丢了也就算了,但是你不自杀也没被杀,甚至连跑都没跑掉,反而是被抓住了当俘虏,如果不是美国人把他救了出来,估计他得一直当俘虏到余胜军打过来。
吴健彰的这种行径对于许乃钊这种传统儒家官员来,道德上绝对是无法接受的。
如此种种加起来,许乃钊对吴健彰有好脸色那才是怪事了。
对于许乃钊的种种心里想法,林哲自然是无法猜透的,而且他对江苏这边所谓的官场斗争也没有什么兴趣。
从办团练开始,林哲的行为处事就和寻常官员不一样,而且他也不能算是地方官府的一员,他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