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第12章


这些话的时候,林哲穿着官袍,看起来像个臃肿的老太太,如果看他走动的话那就是活脱脱的香港电影里的僵尸。
尽管林哲自己比较排斥这身官袍,但是这年头当官的都这么穿,而且人们对于礼制,尤其是穿着看的非常重,要是林哲不穿官服穿个便服,影响不好,要是他穿个西服,估计会立马就会被骂成是假洋鬼子。
不仅林哲自己穿官袍,就连手底下的士兵、军官也穿传统的军服。
这支县勇营的军服和当代的其他清军军服差不多,都是长袍马褂,然后胸前大大一个勇字,用洋人的话来形容就是:一条布袋式的裤子,一件颜色鲜明而不合身的战袄,头上戴着一头巾或者圆锤形斗笠,时常拿个扇子或者雨伞,上衣胸前还有个斗大的靶标一样的勇字。
让人一看到这副装束的士兵就知道这是个炮灰!
唯一和其他清军有所不同的就是,余姚县勇营的士兵们腿上都绑着一条布条:绑腿。
誓师完毕,林哲就是传令全军开拔,于是乎五百多人离开军营,然后踏上了街头朝着城门而去。
余姚县勇营这五百多人扛着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列队走过街道的时候,引来了众人的围观,余姚县办县勇在这几个月里闹的沸沸扬扬,现在人们终于是第一次看见了这支县勇了。
只不过他们并没有看出来这支军队和其他朝廷的军队有什么区别,也许唯一的印象就是,这支县勇营似乎不怎么用刀枪的,除了骑马的那二十几个马弁用马刀外,其他人多都是扛着一杆火枪。
出了余姚县城后,林哲带着他这支余姚县勇营直接北上,骑在马上的他看着身前身后的这支军队,虽然这支军队只有几百人而已,但是这可都是自己将来建功立业的根本啊,对此林哲难得的生出一阵豪迈之心,湘军和淮军的名气再大又如,假以时日,自己未必就不能带出一支赫赫威名的浙军出来。
这个时代,是属于我林哲的!
第十一章 山阴陈家
绍兴山阴,亭兰桥右侧的一条石板巷上,遮阴绿柳之间有一座朱红大门,大门上书:陈府。
大门间依稀可见油漆脱落后形成的斑白,门侧的两个石狮子中一个的脸庞上已经划出了一道裂缝,看上去更显得狰狞骇人。
进去前院后可发现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虽然其中不少油漆已经脱落,但是依旧可以感受到江南特有的那种精致。
过了前院,穿过回廊,入眼的就是大片荷叶,荷叶之间就是粉红,偶尔飞蝶穿梭其中,池子对岸是几颗绿柳,绿柳下是几排石条长凳。
穿越前院,越过左侧的厢房,再转过两道孔门,就可以看见一座巧而精致的两层楼。
此时楼上传来了数声轻语。
“姑娘,听外头的人,姑爷带了好多人要去打仗呢!”一个梳着圆环角髻的丫鬟面露着惊色着:“现在外头那么乱,姑爷怎么要去打仗呢?”
这是,她对面传来一声轻‘哦’声,再细看,方才话的丫鬟身前坐着一个身穿淡紫镶红边长裙的女子,只见她微微低垂着头,看不清她的眼睛,看不到她的脸庞,双手正拿着绣针绣针一副未成的刺绣,看图案似是鸳鸯戏水。
哦了一声后,那女子抬起头来,只见略微消瘦的脸庞上是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上两道黛眉已微皱,似乎想要什么,但是很快就是听见她轻‘啊’了一声,她再一次迅速低头,只见柔荑般的中指已经渗出了红迹。
后院的另外一座院落里,同样在进行着低声的交谈,一个身穿大红绸的贵妇面露担忧之色:“那林哲怎么会突然想到办团练去打仗呢?”
旁边的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道:“姐姐不用担心,那林家少爷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掌管家业近年,听他还派人去购置机器打算在上海办一个缫丝厂,而且林夫人也是不简单的人,她既然也支持林哲办团练,必然是有着她的道理!”
这锦袍男子这话的时候,脸上还露出了一丝羡慕之色,那个男儿没有建功立业的梦想呢,他毕余同虽然年纪已经大了,但是一想起仗剑征战沙场,内心里就会涌现一股热血。
前两月听到姐姐家的那位姑爷在余姚办团练的时候,他还不觉得有什么,因为自从粤逆作乱以来,南方各省士绅办团练的不再少数,就连他自己也是响应号召拉起了自家的壮丁细户搞起了乡勇,但是这些士绅搞的团练都是打闹,也不会有什么地方官方的正式委任状,更加不会离开家乡跑到前线去和太平军作战。
然而当他听到林哲办的团练竟然是有着浙江巡抚官方的支持,有着正式的‘余姚县勇营’的番号,而林哲捐了官后更是得到了‘督办余姚县勇营’的正式差遣,这让他颇为惊讶。
而当他听到林哲即将带着这个余姚县勇营北上抗击太平军的时候,就心中更是觉得骇然了。
要知道这年头的各种团练虽然不少,但是会离开家乡跑到前线和太平军开战的团练屈指可数。
和自己的姐姐陈夫人担忧和不理解不同,他毕余同却是支持并理解的,身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士绅、读书人阶层,他和绝大部分的地主士绅、读书人一样对太平军没有半分好感,如果有能力有机会,他将会毫不犹豫的拉起一支大军投入剿灭粤逆的浪潮当中。
所以他对林哲的举动是赞同并支持的!
“按照他们的行程,估计明天林哲他就会带着人到绍兴了,到时候我会去见一见他!”毕余同如此道。
“嗯,我们妇道人家不方便,而麟儿和瀚儿也都不在,这事也就只好麻烦你了!”陈夫人着,也是叹了口气。
她这个女儿的婚事已经成为她的一块心病,原本早就该和林哲完婚的了,但是世事弄人,这都拖了五年多了,自家女儿都成二十岁的老姑娘了,眼看着明年就能成婚了,但是林哲又办团练打仗,这万一林哲在前头有个什么好歹,那还不得让她女儿守一辈子的活寡啊!
不过虽然担心,但是她对林哲这门婚事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林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从事的是商业,但是早些年也出过几个秀才,多少有些读书人家的底子在,林家的前后多任家主一般也都会捐一个官身,所以在社会地位上并不算太差,当然更关键的是:林家有钱!
林家是不是绍兴首富她不知道,但绝对是余姚的首富,林家盘踞余姚两百多年,从事生丝以及其他行当两百多年,可谓是树大根深。
还有非常关键的是,林家现在只有林哲这么一根独苗,而且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叔伯姑嫂,同时林夫人也是个好话,明事理的人,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后不但生活无忧,而且也不会面临各种乱七八糟的大宅院里的争斗。
所以陈家虽然是书香门第,举人频出,秀才更是一抓一把,而林家却是从来都没有出过举人,但是陈家夫人依旧对这门婚事比较满意。
毕余同辞别了陈家夫人后,正准备要走,却是被一个丫鬟拦住了,那丫鬟正是陈家嫡女陈静身边的那个丫鬟,只见她拿出一封书信交给毕余同道:“姑娘请舅老爷把这封书信转交给姑爷!”
毕余同没有多话,只是接过信来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次日,绍兴山阴城外,林哲看着手中的书信皱了皱眉头,一旁的王吕云面露怒色:“这些不长眼的东西,竟然敢不让我们进城,惹恼了我直接带人杀进城去,看他们能怎么办!”
旁边的林安飞道:“他们不让我们进城,无非就是害怕我们纵兵劫掠罢了!不过还好,虽然没让我们进城,但是却送来了不少鸡鸭猪羊和米面,还有饷银也一并送过来了!”
王吕云又道:“哼,他们敢不给吗?”
王吕云这话不错,让绍兴府这边供应大军的军需以及开拔饷银,乃是浙江巡抚黄宗汉亲自下的命令,绍兴府那边不敢不听从,再如果他们真的不听从,那可就别怪林哲不客气了,到时候他就会直接带着人杀进城去自取。
此时,林哲开口了:“既然不能进城,那么就传令下去就在城外择地扎营,准备埋锅造饭!明日直接绕过府城北上!”
进不进绍兴府城,对于林哲来倒是没有太大的所谓,反正绍兴只是路过而已,只要绍兴府那边把军需都准备妥当了,他林哲又不是非得进城,大军在外头过夜也一样。
随着林哲的命令传下后,这数百人就是开动了起来,部分在四周查探,而其他士兵们则是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开始布置营盘。
不过傍晚时分的时候,林哲却是迎来了一个客人,他就是毕余同。
对于毕余同,林哲只是在原身的记忆里有,而他到这个时代几个月却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