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第4章


但是这一阵厮杀下来,有个倒霉的护院在厮杀中死亡,另外还有几人受了伤,而参与厮杀最多的王教头以及那另外几个护院却是半事都没有。
如此一来,今日事发,就是造成了林家人死了三人,另外有八人受伤,尽管伤亡数字还比不上这个时代的随便一场农村大规模械斗,但是林哲也不能轻视,当场就是宣布会给死难者赏给五十两的抚恤金,同时还准许死难者家属里头有适龄子弟的可以补入府里商铺当差。
抚恤金大约等同于一年半的薪金,不上多么丰厚,但是这年头你参军打仗死了都没抚恤金,林府能够给死难者抚恤金已经优待了,而更重要的是另外一条:准许死难者家中的适龄子弟补入府里商铺当差!
这个当差并不是把人送进去林府宅院里当什么伺候人的厮,这种是家奴的事,轮不到外头的这些伙计来做,这的差事是特指林家在外头的商业事务,也就是商铺里的伙计。
也许后世人会认为只给一个伙计的差事那算什么?但实际不然,对于这个时代穷苦平民阶层而言,进入大商行里当伙计已经算是非常难得的机遇了,以后的前途、社会地位之类的先不论,但是有了这么一份差事至少就能够保证吃饱饭。
而能吃饱饭,这已经是这个时代无数人的终生追求了!
雨天有话:新书难混啊,还请兄弟们高抬贵手下收藏,投下推荐票,你的鼠标轻轻一,决定的是本书的未来!
第四章 扩张护院
林府这偌大一个家族所用的人是分三个群体,第一种是亲族,林府延续数百年,虽然嫡系这一支目前就只剩下林哲这么一根独苗,但是还有旁支呢,这些旁支子弟有一些也是依旧依靠林府吃饭的。
第二种就是家奴,包括购买的奴仆、家生子等,他们主要从事林府宅院里的内务,也就是伺候人的活,所以不管这些人是厮还是丫鬟又或者管事、管家,他们都是没有人生自由,也许有些管事、管家穿的很体面、外人对他们也会尊称一声某某管事,管家,但是只要主人不爽,打死也就打死了。
第三种就是外聘的掌柜、伙计,林家里的诸多大掌柜、伙计大多都是这种人,他们拿工资做事,大掌柜们有时候还会拿分红,这一群人乃是林家在生意上的主要管理人、助手,方才林哲口中的差事的就是这一种。
林哲给死难者家属许诺了进入府里商铺当差的名额,这实际上是很难得的,但是这个时代里,实际上进入大商行里当差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
哪怕是当学徒那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因为是最底层的伙计也是包吃住之外还有一份月例银子,而且通常而言家主一般不会辞人,也就是只要进了大商行里头,那基本就能保证一辈子的吃饭问题了,在这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时代,能吃饱已经是无数人的追求了。
而且只要做到管事这个层次,实际上和后世大企业里的部门经理已经差不多了,如果能够做到大掌柜这个级别,那基本就是一家大型企业的总经理级别了。
死难者之外,今天受伤的人也会由府里负责全部的汤药费,另赏十两银子。
处理完自家的死伤者的善后问题外,外头还有不少土匪留下来的尸体以及伤者,那些尸体不用细,随便找个地方掩埋就行了,而对于那些伤者则是私刑拷问。
而拷问的结果让林哲很无语,这群土匪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太平军,而是从附近流窜过来的一伙土匪兼流民,他们看到了苏南那边太平军势大后就是打起了太平军的旗号,趁机劫掠地方,甚至还想要打下余姚县城呢。
前头听了林家在城东的这个庄子储存了大量的财货,所以就动了心思想要来攻打,但是没有想到林家在庄子里的人马不少,半天都没能打下来,而等到林哲带人前来救援,下场就悲剧了!
林哲现先是巡视了庄子里储存的财货,发现并没有因为混乱而短缺后,就是留下了三十多人留守庄子,然后他也没有多待,就带着王教头他们就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林哲已经是打算着把城东庄子里的货物进行转移了,现在时局混乱,哪怕是远离战区的绍兴也不安全,还是应该趁早把货物转移到上海这个条约港去。
这年头如果中国还有什么安全的地方,那就只有上海这个条约港,上海因为租界的存在以及大量外国的驻军,从**战争后一直到抗日战争,国内的内战不管打的多么激烈,都没能波及到上海租界地区。
这么一个地方自然也就在国内混乱的情况下,成为无数富人、商人们的首选避难之地了。
历史上,太平天国时期,上海租界里的华人从数千人猛增加到数十万的规模,整个上海地区的人口突破百万之巨,这些人里头的富商权贵给上海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无数战争难民给上海带来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从而彻底奠定了远东第一大城市的经济以及人口基础。
和其他人一样,面对战乱的威胁,林哲首先的避难之地就是上海,为此他已经是打算把家族产业逐步转移到上海地区,而筹办蒸汽缫丝厂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产业布局。
林家的主业乃是生丝,而受到战乱的影响,林家在浙北以及苏南各地的大量直接经营以及合作者的手工生丝作坊都会受到重创,此时在上海筹办机器缫丝厂就是取代这些手工作坊的重要举措。
余姚林家,乃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大商家,从前明崇祯年间就是开始从事生丝这个行当,历尽两百多年发展,其触角已经是遍及长三角所有的生丝产地,在苏州、杭州、绍兴、宁坡等地都是拥有多个手工缫丝作坊,销往国内之余,也是大量出口。
同时还从事茶叶、瓷器的转手对外贸易,每年林家都会收购大量的茶叶以及瓷器然后卖给那些洋行。
林家直接雇佣的掌柜、伙计、工人就高达千人,而依靠林家过活的人数更是高达万人以上。
简单来,林家是一个以生丝为主业的商业家族,当然了这年头官商不分,虽然林家是以商业为根基,但是也会培养家族子弟读书进入仕途,不过秀才倒是出了几个,但是一个举人都没能考上,更别进士了。
不过林家人读书不咋地,但是林家不缺钱啊,数年前就已经因病去世的林哲父亲就是花费了数千两银子捐了一个候补知府,但是这捐来的候补知府戴如其是为了做官,倒不是是为了做生意更方便一些。
林哲的原身也是没有个科举天分的,随着多年都没能考上一个秀才后,已经是打算着拿出银子捐一个官身,当然了也不是为了去当官,而是为了和他的父亲一样,能够在做生意的时候方便一些。
回到了林府,林哲先是见了林夫人,得知林哲平安回来后,林夫人那脸上明显的担心之色就是放了下来,随后又是问了几句今日的战事,庄子里的货物安全与否之类的话,当听到林哲打死了十几个贼人后。
林夫人冷哼一声:“这些该死的贼子,死了倒是便宜了他们,不过他们逃走了百多人,也要做好防备,免的他们卷土重来!”
林哲当即道:“孩儿也是这个想法,不仅仅是防备那些贼人卷土重来,而且今后的局势会越来越来,所以孩儿想着是不是再从洋人的手里购入一批火枪,再招募一些护院,这样日后万一有什么事,多少也能阻挡一二!”
林夫人道:“嗯,此事做得,如今这个世道,官府那边是靠不住的!”
林夫人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但是掌管林府内务数十年,林父病亡后,她又是掌管家里的生意多年,执掌家业多年虽然没有太大的发展,但是依旧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里保持家业的规模,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如此的老太太,自然不能当成寻常老太太来看待的,她对近年的国内局势看的比较明白,也是知道这些年官军一败再败,要想指望官军里保境安民是属于奢望的事,要想保证家业和一家老的安全,还得靠自己。
余姚林家的商业网遍布整个浙北和苏南地区,而且和多家洋行都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林哲要求购洋枪自然用不着特地自己跑到上海去求购,只是给手下的掌柜们下了求购一批洋枪的指示后就行了。
相对于洋枪易购,用火枪的人才是难找的!
今天的这场械斗般的战斗,让林哲对自家的护院拥有了一定的认知,林府的正式护院大约五十多人,不过有二十多人都是散布在各地,护送商队包围货栈之类的,留在府中的护院也就不足三十人而已,这些护院的个人身手大多是不错的,而且有几个出身不怎么干净的悍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