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校长》第119章


为了本家族的利益,区区一个女人又算什么?就像“和亲”这种用女人来换和平的行为,只要对于国家——或者说只要对于当权者有利,一个女人又算什么?不想打仗的时候只要送上个女人就可以了,想打仗的时候立即就可以开打,也不用管之前送去的女人的死活。有这么廉价且好用的政治手段,为什么不用呢?
亲家这种只有“关系”却缺乏血缘的联系,原本就只能成为两个实力相当的家族合作互信的纽带,却不能成为两个实力相差悬殊的家族休戚与共的理由。归根到底,两家能够合作是因为各自的实力,而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亲家关系。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又何况是两个家族中的那么多只鸟呢?
当然,在双方还需要合作的时候,这种潜规则自然是谁也不会拿出来说的。就算是真到了那一步,这种潜规则也只能在自家内部拿出来说说,对外却是要只做不说。但是心中有没有这个谱,脑子里有没有这个认识,思想上有没有这个觉悟,却是划分能延绵千年的世家大族和富不过三代的暴发户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到了家族这个层面上,就已经和国家是一样的了,感情用事是最不可取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个“家”可不是指的普通的家庭,而是拥有自身传承和严谨家规的世家大族。
而且和皇帝一人掌权的帝国比起来,家中族老和家主共同掌权的家族的行政效率虽然比较低,但政治制度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少数人的民主甚至是较多数人的民主。就算他们很难把事情做到最好,但起码也很难做到最坏。
也正因为如此,世上无千年之王朝,却有千年之世家。那些认为中国从来没有民主的人并不清楚,中国的世家大族一直都在采用这种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
世家大族直到现在也依然让人诟病的封建家长制,其实等于封建时期的“民主集中制”:既具备民主的优点,由大家共同决定家族前进的方向,又具备集中的优点,最终形成的决议交由最高领导者组织执行。这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竟然意外地契合了后世最先进的政治制度。
所谓的民主,原本就不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这种忽悠老百姓的东西,而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处理事务的制度。实际掌握权力的人依然是掌握了大量生产资料的世家大族,从来就不包括什么老百姓——老百姓只要乖乖地“被代表”,一边给他们干活一边做着自己才是“主子”的白日梦就好了。
那么民主的范围越大,做出的决断就越英明么?显然不是这样。或者说正好相反,大部分人的素质都不够高的时候,反而是民主的范围越大就越拉低了决断者的平均素质,也就越容易做出浅显的、急功近利的决断。
如果说少数人的民主,决断者的综合智商像海豚一样,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的话,那么多数人的民主,决断者的综合智商就变成了鱼。而所有人的民主,决断者的综合智商就变成了虾。
海豚虽然看利益看得不那么远,但已经是相对最聪明的动物之一了。鱼虽然不够聪明,但起码也能学习接受过去的经验教训,远离危险。其中出类拔萃的狡猾鱼类,还会吃掉鱼饵却不咬到钩。可是虾却基本只存在生物的本能了,见到饵立即就会毫不犹豫地先吞到肚子里再说。有形容恋爱关系的话,“男追女如钓鱼,女追男如钓虾”,便是这个道理。
那些把权力交给所有人民,官员肯定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腐败,当权者肯定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愚蠢,国家也肯定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之类的话,只不过是素质不够高的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YY罢了。
稍微有些政治素养的人,就绝对不会这么想——他们最多会认为自己或许能做得更好,但这也只是由于他们身为人类的非理性而已。公平公正的选拔程序,科学有效的组织形式,没有人为设置的漏洞的法律体系,严格遵守法律的暴力机关,并且可以让所有人随时监督的政治制度,这其实比当官的人是谁更重要。
客观来说,精英政治的确比将权力交给所有人的大众政治要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为精英——这之中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普通人自身的因素。也就是说,只要是公平的选拔制度,那么通过了选拔的精英们组成的决策机构,其综合素质必定比所有人组成的决策机构更高,做出错误决断的可能性也更低。
所谓民主其实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虽然的确说过要让所有人掌权,它也的确可以这么做,但真这么做了之后,大家就会发现最终还是得把权力交给“精英人士”来“代行”。因为民主这个制度本身的缺陷,就是“所有人的民主”,却更可能由于大部分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从而把所有人都带进沟里去——因为有时真理的确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甚至如果不是考虑到“精英人士”的身上也具有普通人的人格弱点,那么连监督权都根本不需要有——“精英人士”做出的决断在理论上已经是所有人之中最优秀的决断了,那么监督权的存在,也只能给大多数普通人一个用不那么优秀、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决断,来取代最优秀的决断的手段罢了。
这就与“科学的政治制度”无关了,纯粹是利用暴力和人数来行动。这种情况下的人类,和依靠本能来行动的其它生物根本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无非是人类的智力水平要高那么一些罢了。
尤其是人类即使明知道自己在犯错,却还会继续错误的行为,大家互相拉扯着一起往坑里跳。在这一方面,人类其实连阿米巴都不如。
0112党校长西游记(伪)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不过学生们正在举办此等大事的时候,身为校长的党爱国却没有出席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的婚礼——其中包括好像最被他关照的刘备再娶新老婆的喜宴。
当然,党爱国并不是因为刘备娶了据说皮肤好似“玉美人“的甘夫人,所以心中嫉妒不肯到场祝贺的缘故。事实上刘备的老婆是汉灵帝刘宏特地指定的,女方也是宗室旁支,虽然不太显赫,但起码没有像刘备这一脉那样已经变成了平民。而那位甘夫人,此时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蹲着等待上场呢。
党爱国听说了汉灵帝给刘备赐婚的消息,虽然头脑中也曾闪过这个念头:不知道甘夫人还有没有可能出现了,但是他起码不会无聊地满世界搜寻一个不知道身在何处的女人。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可就坐实了淫魔的称号了,名声肯定会变得比汉灵帝还臭。
同样的,因为刘备“圣眷正隆”,以至于他的结义兄弟张飞也提前不知多少年就找了一个老婆。当然这就不可能是夏侯霸的从妹了——就算夏侯氏想和张飞联姻,也得另选一女。因为夏侯霸的从妹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时才十三四岁。现在提前了足足11年,就算张飞的确有变态之极的重度幼女癖,夏侯家族也不可能硬把自家女儿往火坑里推。
张飞“现在”的老婆出自他“本家”的另一分支——敦煌张氏,乃是人称“草圣”的大书法家张芝这一房的直系血脉。而且此时张芝还并未过世,只不过年事已高,所以不能长途奔波赶来参加小辈的婚礼。但张飞和老婆成亲之后,是一定要前去拜见的。
事实上张飞对他现在这个老婆的满意程度,应该是比后来他在洛阳郊外抢回去当“压寨夫人”的夏侯氏要高得多。毕竟从家门上来看,他的老婆属于敦煌张氏直系子弟,比他自己只是涿郡张氏旁系子弟。而且张飞本人能书善画,有机会和大名鼎鼎的“草圣”张芝,还有张芝的季弟“亚圣”张昶成为亲家,单是这一条就能让他乐翻天了。
对于这种政治联姻,党爱国倒没有多说什么。尽管他自己是提倡自由恋爱的,但说实在的谁和谁结婚这种事,对他而言根本没有差别。不管“罗密欧与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底多么悲剧,也并不会影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不就是找个人生孩子么,和谁生不是生?
如果要说党爱国唯一琢磨过的,便是张飞这么早就结婚了,那么他的女儿大概也会早早地出生了吧。嗯……虽然说党爱国又习惯性地盯上了人家的女儿,但他真的是绝对没有什么恶意的。
他只是想建议一下张飞,一定要给女儿起名叫张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