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校长》第94章


但是,刘备的“亲民”行动一直持续了将近十天,他精心准备的第一次演讲也已经结束了,可是大部分同学好像还没有对他表现出多少支持的意思来。眼看这就快到第二次演讲了,心里越来越没底的刘备,终于再次找到了党校长——当然他的表面理由是“汇报请示”。
“……校长,这是我这些天来的调查成果。按照你的计划,我先从没有什么后台的同学开始调查,然后是家里是地方豪族的同学。而和袁本初、曹孟德两位同学关系很密切的那些世家大族的同学,则放在最后。”
刘备向党校长报告了自己之前的行动,接着将厚厚的一摞纸张递给了他。
现在中央大学的造纸厂经过初步的技术革新之后,制造出来的纸张质量比原来好了不少,但厚度方面却没能降下来多少。毕竟才过了半年,他们制造薄纸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就算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哪能那么快就摸透需要在生产中逐渐总结并改进的一些具体技术要点呢?
党爱国接过了这摞因为漂白工艺不过关而明显发黄的纸张,从中随机抽取了七八份,仔细观看了一番。
然后他点点头对刘备说道:“玄德你做得不错,同学们提出的各种意见的解决方案也比较容易实现。满足学生们的要求对于学生会来说是份内之责,但这不等于可以将学生会的资源全部倾斜到某个人的身上,那样对其他学生来说就不公平、就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刘备谦虚地笑着应和了他一下,接着含蓄地问道:“备尚有一事不解。请问校长,我已经几乎将所有同学的意见都收集了过来,可是为何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却好像依然无动于衷呢?”
党爱国颇有深意地盯着一脸虚心求教的样子的刘备,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似笑非笑地对刘备说道:
“玄德,你如果有疑问大可直接问出来,不用这样拐弯抹角。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无动于衷你会不知道吗?当然是因为利益不够了。
你是想问我,‘让你去办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的有用么’这样的问题吧?实际上就要你想的一样,靠着办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拉票,相当没有效率。更何况有一些同学,只是为了敷衍你而随口提了点意见,你认真地去办了反而会被他们当成傻瓜。”
党爱国十分干脆地否定了自己之前制定的计划,让刘备的脸色十分精彩,说不定他心里此时正在怒吼着“坑爹啊!”党爱国带着某种阴暗心理,好好欣赏了一番刘备脸上的有趣表情,然后才解释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玄德,你不要忘记了,我们的所有行动不管表面上如何,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发挥出你最大的优势——人格魅力。让你去收集意见,只不过是为了能让你有借口和同学多接触接触罢了。
从明天开始,你就挨个去回访这些意见表上的同学,将你的处理方式反馈给他们。这个理由可以反复使用,你如果觉得有必要,还可以多回访某人几次。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让这些同学们感受到你的诚意、你的真挚——我坚定地认为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你要让他们认识到,你之所以想成为学生会主席,是真心想要为大家服务的,而不是像本初那样图个虚名,也不是像孟德那样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志向。”
PS:唉~这刚说完有事,昨天立马有事没能更新,囧。我争取这周内把更新时间调整回来,重新将时间固定下来。
0089诚意的胜利
从党校长那里又获得了真?竞选方案的刘备,还算心满意足地走了。虽然关羽和张飞两人对党校长的那个“魅力大作战”究竟会不会有效果还颇有疑虑,但他们也只能私下里嘀咕嘀咕。反正他们俩原本就不认为自己的大哥能当上学生会主席——倒不是因为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这世道原本就是世家大族掌权的世道。
可是,他们两人大概不知道后世有一句着名的话,叫做“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远。”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也许所谓的“草根传奇”其实都是暗地里始终控制着这个世界的世家大族们给平民编写的虚假之梦,但有更高理想的人,相对来说,总是会获得比其他与自己处于同一层面的人更高的成就。就算在阶级地位比中国更严格苛刻的日本,也还有被称为《太阁记》的平民神话。
先不说那个绰号“猴子”、“秃鼠”,曾经还妄想要首先征服朝鲜,接着征服中国,再去征服印度,最后建立一个包括日本、朝鲜、中国、印度、东南亚在内的亚洲大帝国的丰臣秀吉是不是过于夜郎自大,但他从一介连姓氏都不能有的贫农之子,依靠自己的才能和运气成为了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之伟业的战国时代大名,这就是相当了不起的。
和猴子秀吉的事迹比起来,身为没落的汉室宗亲,今后成为了蜀汉皇帝的刘备,甚至都要逊色一筹。不过党爱国来了之后就未必了,虽然汉朝被三国取代的局面基本不可能再出现了,但是刘备、曹操、袁绍、孙坚、吕布,乃至董卓等人,却都更有可能取得比原本的历史中更大的成就。
=====我是猴子的分割线=====
六月中旬,当中央大学第一学期只剩下最后半个月的时候,学生会选举的进展也已经过半。暂时来说不分伯仲的两位候选人——曹操和袁绍,同为此次竞选的大热门。而刘备也有那么一小部分支持者,但这还远远不够。正因为刘备之前半个月四处收集群众意见却没有丝毫效果,所以袁绍更有理由嘲笑好像白忙活了一番的刘备真是不自量力。
人,贵有自知之明。换句话说,你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分量。在世家大族的高富帅面前,永远都是矮穷丑的屁民们,自然永远只有“被代表”的份儿。屁民想当上最高领导人?还是早点洗洗睡吧,争取在做梦的时候梦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话说,如果做梦时都从来没有梦到过这种事情,也就说明你在心里坚信你是绝对没有可能成为最高领导人了——真正一丁点儿的可能都没有。或许你会认为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但其实这就是社会结构“板结化”的一种表现。
当然,在困难面前,刘备没有选择滚回被窝去做白日梦,而是依然保持着谦和的微笑,天天去回访之前提过意见的同学,向他们反馈自己拟定好的解决方案。
尽管有些人态度很敷衍,只是却不过同学面子才耐着性子听刘备讲话,但被刘备“重点攻关”了几次之后,他们也算是服了刘备了。
明明他们只不过是随口提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刘备也一次一次来和他们沟通,争取给他们个最满意的答复。就算有些人想早点摆脱刘备的纠缠,他说什么就随便点头应下,可是过后刘备如果想到了更好的办法,还会再主动过来找他们报告。
其实这一点,就是党爱国教给刘备的“借口”了。像这种说服别人的事,有一种人相当擅长,那就是推销保险和其它货物的推销员。
推销中有这样一个要点:能够让别人坐下来听你说话,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有很多推销员往往会采用各种借口,让人不得不听他说话,最后被他给忽悠瘸了不说,还主动要掏钱买他的拐。
就是靠着这种超越这个时代能有十万八千里的推销理念,再加上刘备自身的口才和人格魅力,几乎所有曾经提出过关于某方面的意见要求的学生们,都对刘备抱有了一定程度的好感和善意。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他们心中或许也只不过是将刘备当成一个热心为同学服务的老好人罢了,这就与党爱国的初衷不符了。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那就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那些被发了“好人卡”的男人明明是个好人,也应该比坏男人更适合当结婚对象,结果却没有女人看得上——除非她们风流个七八年,HAPPY够了也人老珠黄了,才会想起要找个好男人嫁了。
明明是一个好人,结果宝贵的青春年华里却要当撸瑟自己挊;等风华正茂的时候,又要用房子、车子和票子来供养不知道和多少人上过床的黑木耳;因为成天累得像狗一样而早早过劳死之后,头七还没过老婆就迫不及待地和早已背地里勾搭起来的小白脸结婚了……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怪不得现在你说谁是好人谁就要跟你急。
哎,将话题拉回来。
如果同学们只认为刘备是个好人就糟了。孔子有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但其实绝大部分人也都是这样的,倒不是说见了软柿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