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女尊之奋斗养娃》第67章


特别这个男孩子,就跟她家的宝儿一样大,但是整个人小了很多,王茜看着他在那里伤心的痛哭,心里没办法不动摇。不过她现在只能做到这些。
王茜等人吃完饭,收拾就开始上路了,她们要捉紧时间。
“这个大人真是个好人,就是不知道以后…”
一个带路的哈克族小声的跟陈清风说话,她们也算是半个熟人,这人经常帮族长跑路,也跟捕快打过交道。陈清风看着王茜,确实跟往任的大人不同,不过这种一心为民的质朴能保留多久呢?
要么因为太正直热心被别人排挤陷害。也许将来一样会被官场的大染缸染黑了,谁也不知道。
她可以放心的跟随她吗?
她们家的愿望能在这个年轻的大人身上实现吗?
经过这件事,大家都在沉默的赶路,王茜想早点把粮种发下去,只要不把粮种吃了,今年的秋天总是会有希望的。王茜走了将近三天,才把她负责这个方向的这些少数民数的村寨走完。
重新赶往西山县城,王茜等人很是疲累,同时地图的这个方向的空白也慢慢的补上。跟孙三和何贵对对,只剩下稍近的几个华族聚居村子还没有发,因为离县城近,王茜是从远到近的顺序下发的。
她们两个主要是负责华族多的村寨,只王茜不放心怕会有冲突才选那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方向。
因为王茜好几天都没有在县衙,人家也不知道她会来那么一出,搞得那些想找麻烦的都找不到人。
剩下的几个村子距离不远,而且挺集中的,王茜只让孙三跑一趟。
王茜知道那些原来的几个捕快意见很大,谁让王茜叫她们跟着跑一趟呢,以前的时候根本不用这样做。虽然干活的时候王茜自陶腰包包两顿饭也不能让她们满意,有些人已经习惯了放牛似的状态,偶尔假借衙门的势,收点小商贩的银钱花花,生活不知道有多自在!
刚开始还会有惧于新来的大人和她的随从,时间久了,懒劲和胆子就回来了,上班在不像开始那样了。恢复成没有长官的状态,王茜也没有说她们,只是让陈清风给记下考勤,把陈清风也拉下马,经过这么久的相处和观察,陈清风在摸王茜的底,王茜也把陈清风的底猜得一大半。这货应该是有求于她的,只是从来没有见她开口,或者说这货应该想通过她去做着什么。
王茜虽然没有猜透内容,不过陈清风竟然有这个想法,不妨碍王茜把她拉上船,这样陈清风表面上,她们是一伙的,陈清风想不尽力都不行了。
现在农忙已经结束,天公作美,该下雨的时候下雨,地理的庄稼慢慢的发了芽分了枝,除了拔草已经没有什么活了。
那些想使坏的因为春忙也没有成行,面对天灾没有人不重视。王茜这些天又往田地和山上跑,考察那里的地形和土壤山泉等,还询问当地的百姓,那里的山地如何?有没有牢固?有没有在下大雨发洪涝灾害或者是否发生过泥石流?等等。
现在山上很多远处的山跟后世的山不同,都是密林,虽然旱灾导致死了很多,被剥皮吃的很多,但是远处的深山人们还不敢太靠近,不过几场春雨过后就又慢慢恢复了生机,用不了几年又是郁郁葱葱的啦!
王茜已经有了开发这个地方的一点思路,看到这里的地形,王茜想到了现代云南的梯田,这里的地势跟前世的云南地区很像,王茜记得看过外国人拍云南梯田的纪录片。真的为那里人的智慧震撼。
没有平地就开梯田,没有水源,就用竹子当引水管,充分利用地势优势进行灌水,完成水稻的种植。
不过现在得先跟皇帝报告,皇帝要是同意她的建议,那么她做起来才不会有顾忌。王茜在折子里写了这里的条件和困难,开梯田的可能性以及防止当地土豪大肆圈地的行为,不过这里只能写个大概类似于公文的申请,王茜又在另外的纸上,用写信的方式,把内容给皇帝详细的填充,把可能与不可能,优势缺点,用写议论文的方式给皇帝全方位的展示她的想法与打算。
还画梯田的图画,里面一座足够高的山周围,一座小山坡开发成梯田,它旁边的一些适合的小山丘和斜坡都开发成梯田,围绕着这座附近最高的山,这座山留着原貌不能随意砍伐,姑且称呼他为“母山”。
它可以为旁边比它矮的适合开成梯田的小山坡提供足够的泉水,利用竹子作为引水的工具,从“母山”中有泉眼的地方,用竹子一根根连接着,把泉水慢慢的引到比母山矮的小山坡坡顶。这样泉水就从坡顶开始灌水,灌满一层接着从排水口流向下一层,一直到整个小山坡面的梯田都灌满为止,这些时间也不会太长,泉水总是日夜涌水的。
同时规定作为“母山”不得出售,就是不得归个人所有,因为如果归个人所有,一旦这个个人不允许从她所有的“母山”中引水,那么这些周围的梯田就会成为死的梯田,完全荒废,没有水源如何耕种?
另外担心这些人多钱多的当地大族,会圈山为田,还规定,已经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和乡绅不得开梯田或者只能开几亩。
不然这些有钱的一旦梯田开发成为可能,那么她们会购买大量的“母山”附近的小山坡,致使百姓可开发的山坡减少,这样的话,王茜所做的努力相当于给人做嫁衣裳,好像完全为这些大族服务,完全白费功夫了。
之前没有多少人愿意购买小山坡,因为资源匮乏不能种地也自然没有产出。至于柴火,那些无主的山地就有很多的小树枝当柴烧,根本没有用处,即使小山坡的银钱比较便宜。
但是一旦有梯田的出现呢?情况就会不一样了,这里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山地。
☆、第73章 帝都日常
第七十三章帝都日常
原来也有人在山上开出一些类似于梯田的雏形,但是只能种植一些喜旱作物,因为水源的问题目前没有人解决。生存的智慧都是要一代代积累才形成的。
王茜要不是有前世的记忆,正好也知道这个纪录片,也不会有这个想法。
那些原来有主的山,也不能随意开梯田,因为不是什么地方都合适,搞不好会导致水土流失,或者泥石流、滑坡,王茜每一条都列的非常的详细,连那些画一起,希望皇帝能够看懂,并在心中形成那样的概念。
在最后,王茜还跟皇帝哭穷,觉得将来收的商税和摊费,自己能不能截留下一小点,用于县城的街道建设和修路的费用。
王茜对这个街道的乱搭建筑和歪扭的街道,脏乱的摆放真是受够了。
而修路是因为这里的冬天没有事情的时候,可以利用非农忙时招人家修路,毕竟要想致富先修路嘛!王茜知道皇帝一定不会同意留税钱的,不过谁让皇帝把她坑到这里来还不让她拥有事先知情权呢,作为臣子偶尔跟皇帝要东西很正常的嘛,谁让她是天下之主呢,她这个也是为了建设,不是为了个人私欲啊!
且不说王茜把信交给那两个卫兵让她给帝都的皇帝送信,又开始整理那些她这段时间考察土地情况的资料。王茜现在晒黑了很多,也更加的结实。来这里刚好一个季度了,从寒冷的初春到现在的夏天,王茜在陈清风的帮助下也逐渐的适应,这里比帝都更热,是那种闷热的天气,天天就是汗津津的,蚊子尤其多。
也不必庄子里的凉爽,庄子里虽然有温泉,但是夏天的时候也不见热,毕竟那温泉才五十多度而已。
王茜大白天的也不想动了,外面太热,人懒懒得躺在榻榻米上,穿薄睡衣。反正目前也没有什么事需要她去公断的,打开带来的家里人的画像,里面有个人画像也有生活画像,王茜只能靠这个来治疗思念的心情。
帝都的皇帝可没有那么闲心了,有人提出应该兴修水利,如果以后有旱灾发生,有了水利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土地灌溉的困难,这个建议是很好的,不过现在国库空虚啊,而为了让百姓能够缓过来,皇帝刚登基后,颁出农业税第一年全免,第二年免七层,第三年免五层的法令,那这个钱从哪里来?
这些官员的家里有的人倒是很多钱,但是她们并不想掏出来啊,所以这个提案只能让皇帝在心里翻了白眼,况且两任先皇也修也不少水利,每年修都修出一批贪官来,真正的大旱灾来临全都不顶用,只平时很有用,不过以前修的也够用了。
所以看那个提出这种方案的臣子分外不顺眼,都没有一个可行性的办法。
“既然洪大人觉得修水利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