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古奇谭》第135章


胡姑娘吃饭时也不回避那么多,半开着门,一边吃一边和乌子虚说话。有时候,她觉得无聊也会把门打开一会,让外面的阳光和空气流进去。乌子虚见到了也是淡淡一笑,绝不会朝里面望上一眼。
两个人之间不知不觉培养出一种自然而然的信任感。
两人沉默的吃了一会,胡姑娘问:“你昨晚干什么去了?”
乌子虚接收到这个问题,脑子很快过了一遍,空空如也,因此愣了下,自言自语:“我干吗去了?”
“对呀,你昨晚吃过饭去后边,就再也没有回来。等我睡了你好像也还没回来。后来到了半夜的时候,我听到院子里有人走动。我就起来朝着窗外看,见到是你从外头进来,再回到屋里。我还奇怪,那么大半夜你去干什么了。”
乌子虚听了之后茫茫然,空洞的望着前方,说:“是吗,我吃过饭记得去后边收拾东西了。然后,然后,我好像去了地窖,再往后,哎呀,我记不清了。”
“你去地窖做什么呀?”
“我好像记得是要去收拾个什么东西,然后我就收拾好了回来了吧。”乌子虚按照事情的逻辑这么想,但具体生了什么却一点也记不清楚了。
“那我还看你半夜才回来呢,以为你去做什么去了。”
“是吗?我半夜还出去了,这可是奇怪了,我自己一点都不记得了。”乌子虚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自己一点同感没有。
两人又沉默了一会。
屋里传出胡姑娘一声叹息,无限的愁绪一下飘散开,她惆怅的说:“我想我该走了。”
乌子虚手里的饼差点掉地上,身子不受控制的颤抖了一下。他赶忙朝门口挪动一下,仔细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汗竟然因为紧张流了下来。
胡姑娘说:“我在这里两个月实在给你添了不少麻烦。现在又总有人过来,你要为了隐藏我四处担惊受怕。我觉得实在,实在是太对不住你了,因此我想,我还是离开的好。”
乌子虚丢了手里的饼,双手连摆,说:“不不不,没有的事情,一点都不麻烦,我也没有担惊受怕。我其实好得很,什么麻烦都没有。而且,而且是我不好,照顾得不够周到,让你总是要藏来藏去。我要是有自己的院子就好了,就不用寄人篱下。哎,说来说去,还是我自己没用呀。”说到最后垂下头。
胡姑娘沉默了,隔了一会,她觉得该说些什么好,带着安慰的心情说:“其实我想留下,但……”
“那就留下!”乌子虚激动地跳了起来,冲到门框边,马上又克制住自己,不让身子越过那道线。
这是他们之间最重要的一道线,胜过他们个人的生死。
因为对于两个难舍难分的男女来说,永远的分离实在比生死还要难受。
乌子虚靠在门框边的墙上喘着气:“那就不要走了,真的不要走了。”
胡姑娘心软了,她从来就没有真的想走,只是实在不想再继续麻烦乌子虚下去,或者说,实在不想看着他为了她这么忙碌着。
如果他们能有一个家就好了,哪怕只是一间简单的草房,也比住在皇宫里幸福。
乌子虚说:“如果你觉得留在这里不舒服,那我就带着你离开这里。我们找一个不会有人来打扰的地方。还是你住一间房,我住另一间。我每天给你做饭吃,陪你说话。好不好?”
胡姑娘心里是感动的,这让她有了一种勇气,相信未来的日子真的如乌子虚说的那样会如愿以偿。
胡姑娘轻声问:“那你做什么呢?这里的事情又怎么办呢?”
乌子虚说:“我做什么都可以,我可以去种田,可以去给人挑担子。我有手有脚,我不会饿死,更不会让你饿着。”
胡姑娘说:“那我也去做事,我可以给人家修补衣服,还可以去做佣人。”
乌子虚说:“不,你决不能去做佣人。我要你在家就像现在这样,开心的生活。”
胡姑娘没有说话,她满心都是幸福,幸福得让她胸中涌满了爱意。
这段谈话最终以两人互相的理解结束。
夜晚,县城里一间酒馆的包房中,一个人独自对着一桌酒菜。桌上的菜实在不少,够五六个人吃了,但碗筷只有两副。
要等的那个人还没来。
等着的人脸色在烛光中如石像般冷峻。
他叫德福,是黄老爷家的大管家。
他在等一个很重要的人。
能让黄老爷的大管家这样等的人,自然不是一般人,一定是一个有用的人。
这个人对大管家德福显然十分的重要,十分的有用。
否则他不会在这里一等就是半天。
终于,在酒店外传来一声骏马的嘶鸣,跟着不多会,一阵急促和沉重的脚步声顺着楼梯传上来。
那人终于来了。
第三十四章 准备
离新年春节还有一个月时间,黄家上下已经开始准备过年的物资。像黄老爷这样的大家族光是准备自己家过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为去祖坟里一年一次的祭拜做准备。
按照黄老爷家的家规,每年的大年初一,要由黄家的大家长带着族里的老少一同去祠堂里参拜。这种一年一次的公祭必须全员到场,若有生病和在外无法到场的,必须亲笔手写一封手札告知为何不能到场。这些手扎都会被统一装在一个刻有年月日的木匣里,放在特定的地方。黄家在这方面的治家方法还是十分值得称道,几百年下来光是装这种手扎就有上百个木匣。里面工工整整写着每年谁谁为什么不能到场,叩请老祖宗原谅的话。颇具历史研究价值。
这一日,黄老爷在家中听管家德福汇报接下来一个月里要办事情的进展。德福将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什么先什么后,什么紧什么松,要送的礼,要来的人,都一件件码放清楚。
黄老爷自然听得十分舒心,有个会做事的管家就是好。德福就是这样的好管家,来这里十年,没办砸过一件事,让他的日子过得十分惬意。也正是这份惬意,使得黄老爷想在第十个年头好好奖励他一番。当然,这事只在黄老爷自己肚子里装着,还不曾告诉任何人,他希望这是一个大大的惊喜,一个足以让德福感恩一辈子的惊喜。
德福将所有的事情都说完,垂手站在一旁,等黄老爷指示。
黄老爷十分满意的敲着指头,这是他内心激动的一种表现,当然,如果他心里不满意也会敲着指头,但那声音往往不怎么好听。
黄老爷说:“事情还是按老规矩做。今年我想加一样。”
德福微微欠身,表示我认真听着。
黄老爷说:“我想请个和尚在初一那天做一场法式。”
德福心里起了一个疙瘩,但这并不会对他的计划有多少阻拦。他打算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说服黄老爷,看能否取消这个决定,或者是改一个时间。
德福说:“老爷您这个做法有跟族里其他人商量吗?”
“怎么?我做不了主吗?”黄老爷说话自带不怒自威的效果,虽然是寻常一句问话,下人若是接得不好,引申出的结果可就千差万别了。
德福早就摸得清楚黄老爷的脾气,自然回答得滴水不漏。他笑道:“老爷说的是。在黄家您是现任大家长,您说的话就等同于家规。我只是怕公祭那天,忽然多了一个外人,引起大家的注意。您看要不让师父提前几天去那做场法事如何?”
黄老爷不是没想过这个关节,听德福一说也是正合他心意,立刻接口道:“那就依你改个日子。”
德福又问:“那这人选方面?”
黄老爷说:“人选我也没有特别需求,你去定吧。让和尚在里面做好了法事,围着老祖宗的坟转一圈就行。”
德福说:“那这事我去安排妥,回头带人来让您过目。”
“不用了,你定好人,算好日子,去把事办了就好。”黄老爷说着打了一个大大的哈切。
德福心领神会,说:“那我这就去吩咐下人做事,您休息。”说完转身退了出去。
德福推出屋后朝着后院走,他要去跟下人吩咐后边要准备的事情,在走过一段长廊的时候,他下意识的朝着远处望去。
那里有一排茂密的大树,连成一片屏障,此时正随风摇摆。
德福只很快的瞟了一眼,就快步穿到后院去了。
等他的身影消失在院中,那一片大树顶上忽然跳出一人。那人像猿猴一样在高树上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