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陈贼》第152章


陈寻拱了拱手道;”乐意之至。”
二人再度弹了起来,陈寻不是省油的灯,而老族长也是活了几十年的老狐狸,他们谈着条件,终于将价格定在了蒙秦带三百青壮年前往陈寻军中投效。
最后老族长还忍不住问了陈寻一句,倒到底是何人能够匹敌他的孙儿。
对此,陈寻打了一个哈哈。
旱灾
益州,一处菜园子内,一个白面大耳之人正在小院子内浇着菜,在他旁边,一个红脸长髯与一个黑脸大汉正看着眼前这人种菜。那种菜之人正是当年群雄并起时,徐州牧刘备。
当年的刘备可是说是天下前五的诸侯,而现在他却在菜园子内种着地,做着农夫的工作,而在他的身旁,关羽张飞似乎也逐渐习惯了看着眼前之人种菜,在一旁待着也不说话。
一个小厮跑了上来,手中还有着一份竹简,刘备见这小厮,立马喜笑颜开,从怀中拿出了一两黄金,就那么递了过去。
刘备打开竹简,竹简上记载的乃是最近发生的大事件,刘备原先看的挺起劲,因为曹操与陈寻决战了,但是当他看到后面的时候,手中的竹简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军师,你怎么先离备而去了呢。”刘备趴倒在了地上,眼中流出了眼泪。
“大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张飞看着眼前的刘备,眼中流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因为即使这些年的处境在艰难,他也没见过刘备这样。张飞拿起书简,仔细的看了看。
“大哥!”张飞抱住了刘备,或许别人不知道刘备与陈登的关系,但是张飞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在私下里,刘备与陈登的关系还要好过他与关羽,而这份竹简却写着陈登的死讯。
“大哥,陈军师被江东兵逼死,那么曹操还有陈寻方面做出了什么动作了吗。”关羽在张飞看的时候也看了一些内容,此刻问道。
“没有,没有啊。”刘备说完之后,便倒在了地上。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一座吊桥上,一个身着白色儒士衫的青年看着这雄奇的蜀中,眼中满是赞叹之色,但是当他看向自己怀中的一份书卷的时候,脸上便满是落寞之色。
“老师,当年你为之奉死,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的的主公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便让亮去见上一见。”
这个青年名叫诸葛亮,也是原历史上的蜀国丞相,因为陈寻的穿越,改变了很多事亲,曹操没有派兵屠戮徐州,使得琅琊诸葛氏一门得以保存,而诸葛亮,也拜入了广陵太守,徐州牧陈登的麾下学习。此刻他是带着他老师的遗愿为窝在蜀中接近十年的刘备送上书简。
诸葛亮读过这书检的内容,不由得为之拍案叫绝,对于陈登的想法,诸葛亮可谓是崇敬无比。
陈登的书简上写到刘备如何拿下整个西川的方略,即使陈登远在千里之外的徐州,也能制定出如此精妙的方案,这使得诸葛亮对他的崇敬更上一层楼。
“这便是所谓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吧。”诸葛亮心中暗道。
。。。。。。。。。。
关中方面,陈寻在蒙氏的一游使得自己的实力有了不小分的增益,蒙秦的投靠,使得陈寻麾下再添一员大将,不过蒙秦却是一个眼高于顶的主儿,故而陈寻在他一到长安之后便先用自己的武装力量,也就是自己的军队威慑蒙秦,然后便是武将方面,张辽,赵云,张绣齐齐一堂,在陈寻暗中透露出蒙秦的枪路的情况下,三人大战蒙秦,三战三捷。
蒙秦被打的没了脾气,然后陈寻就将一支五千人的新军交给了蒙秦,以此老考验蒙秦的能力。
但是所谓有得有失,当陈寻得到了蒙秦相助之后,在关中以北便爆发出了一场恐怖的旱灾,若是陈寻没打荥阳之战,或许凭借着关中的府库或许能够以充足的物资度过这一场旱灾,但是现在大战之后,无论是在人口还是在生产力方面都无法供给关中南部的旱灾,对此,陈寻很是烦恼。
而就在此时,在关中南部的一人映入了陈寻的眼帘,此人名叫孟建,乃是关中北部的一个县令,在他的治理下,他们县的损失乃是关中之南最小的。面对此次的旱灾,陈寻亲自前往关中北部,看着成片的灾民,陈寻不由得一阵心痛。
陈寻派人安置难民,然后想起了办法。
陈寻策马巡视灾民区,好半晌才离去。
夜色倾泻,陈寻策马在这片被烧焦的土地上,看着眼前的情景,陈寻也不由得心痛,现在虽说府库的粮食已经发了下去,但是面对着庞大的灾民,这些只是杯水车薪。
而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向陈寻禀报道,荆州来了使节,现在正在长安。
闻言,陈寻的目光有些闪烁,他不知道献帝为什么会派遣使节前来,但是陈寻却是知道以献帝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与他正面一战。
陈寻虽说在荥阳死伤惨重,但是手底下却还有着十几万的兵力,荆州兵的数量虽多,但是却比不上程序你的关中兵精锐,若是正面一战,陈寻有信心让荆州兵全军覆没。这是属于陈寻自己的底气,俗话说,瘦死了的骆驼还比马大,陈寻身为关中之主也是由自己的底气的。既然有自己的底气,那么便是无所畏惧,即使现在献帝的使节下的是战书,陈寻也丝毫不虚。
陈寻赶回了长安,只见眼前之人相貌十分的丑陋,心中不由得生出了轻视之心,但是当这个相貌丑陋的人报出了自己的名字之后,陈寻的脸色瞬间便变了。
此人名叫庞统,乃是日后鼎鼎大名的凤雏先生。
面对庞统,陈寻派出了司马懿前往对阵,两人唇枪舌剑,谁也不让谁,看的陈寻是目瞪口呆,陈寻心中暗道;“这两人骂人还不带脏字,真是我辈楷模啊。”
两人似乎吵架吵累了,陈寻派人奉茶,尔后,庞统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他想用荆州的物资来换陈寻的战马。
河西之地盛产战马,而战马却是中原诸侯的稀缺资源,对于战马,献帝很是看重。
但是献帝此人陈寻看他也是十分不爽,这种资敌的事情他不想做,但是却是不能不做,因为现在关中北部旱灾实在是太严重了。
最终,庞统满载而归。
叛乱
陈寻给了荆州战马三千匹,而荆州也提供了粮草十万担,五万担粮草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至少能够让陈寻撑过一段时间,献帝这一招很巧妙,使得陈寻有苦难言,当这段时间的粮草被消耗完之后,那么陈寻还需要有求于献帝,而在那时候献帝便可以提高粮价,以获取更多的战马。
陈寻与献帝交换战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现在旱灾实在是太严重了。
没有被旱灾波及长安的春风很柔,吹在身上很舒服。
特别是到了夜晚的时候,风中带着泥土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可以忘却许多烦恼。
但是陈寻却无法入睡,坐在自己的府中发呆。现在献帝交换的粮草已经消耗殆尽,难民们再度过上了吃不饱的生活,若是不小心处理的话,说不准会引发极大地反叛。
关中北部大多都是羌胡之人,现在他们虽然归顺了陈寻,但是在他们的身上却有着一股子野性,一旦陈寻无法养活他们,那么那些人定会叛变。
“主公,金城有人造反。”李儒走进了陈寻的府邸,眼中满是忧虑之色。一旦他们处理不好此次的旱灾,那么造成的后果也是极为可怕的。
“何人。”陈寻的声音略带沙哑,问道。
李儒答道;”当初烧当老王的部下雅丹。“
雅丹此人陈寻听说过,当他平定河西的时候还曾经有意招揽,但是那时候雅丹却早已不见了踪影,而现在雅丹就在这种时候冒了出来。
陈寻摸了摸自己的额头,道:传命龙虎军,项家突骑在城外集结待命,然后命令蒙秦,还有庞德随我一起出征。“
陈寻想要出兵的想法使得李儒紧皱了眉头,因为陈寻乃是关中之主,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何况陈寻这个关中之主呢。
“姐夫,现在叛乱波及的面还不算广,但是若是不及时遏制的话,那么便会成为燎原之势,而我便是最好的长途奔袭人选。”陈寻当初起家便是靠着长途奔袭,而现在的局势确实没有比他更好的人选了。
三千精骑肃立于长安之外,灯笼通明,光亮照处是一片通透。
阵前一员大将,披挂亮银铠甲,头戴白银头晖,火红的战袍斜披身前。胯下狮虎兽将他映衬得宛若天神,而在他的身后站这两人,一人长相英俊,身上流淌着一股子锐气。而另一人,长相粗犷,彪悍之气溢于言表。
“杀。”简短的一个字之后,陈寻的三千便向前开拔,这是陈寻军中最为精锐的一支人马,原先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