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突击》第4章


撕湍ν谢Ρ嗳肽ν谢N固箍吮懈蟮亩懒⑿裕戮乘Р坑?94。年春天开始建立坦克群,每群通常编6…8个坦克和摩托化师。个别情况下,例如入侵法国时的克列斯特坦克群编有12个坦克和摩托化师。从这时开始,每个集团军群通常编1…2个坦克群。战争年代,1个集团军群总共编30…50个师,约1000辆坦克以及9000…15000门火炮和迫击炮。基本的战役军团是野战集团军。它编有3…4个3师制的军,有时还编有摩托化军或独立的坦克(摩托化)师。1个野战集团军可能编9…12个师。在进攻苏联的战争开始时,德军坦克兵的最高战役军团是坦克群。1941年底,坦克群的编成坦克集团军,编2…3个摩托化军。军是最高战术兵团。军根据编制和使命区分为集团军属军、摩托化军(1912年7月改称坦克军)、山地步兵军和预备队军。
军也和战役军团一样,没有固定的编制,它在战争年代的编成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在多数战役中,集团军属军编3个步兵师和一些加强部队。每个摩托化(坦克)军通常编2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1941…1943年期间,这种军约有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例如,在普罗霍罗夫卡(1943年7月)作战的坦克第24军编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在鲍戈杜霍夫(19连3年8月)作战的坦克第3军只有360辆坦克。
步兵师、坦克师、摩托化师和其它的师是战术兵团、都有固定的编制。步兵师编3个步兵团。坦克师编1个坦克团、2个摩托化团和1个炮兵团。摩托化师编2个摩托化团和l个炮兵团。各种类型的师均编有保障分队。坦克师的标准编制见表2。
这样看来,敌军的编制是适于大量集中使用坦克兵的,便于实施一些决定性的进攻战役,也便于在防御中实施强有力的反突击。苏军的步兵兵团是无法阻挡敌军的坦克突击的。战争期间,德军坦克和摩托化师的数量增加了。1941年6月22日德军共有36个坦克和摩托化师,其中20个坦克师,在1941年12月到1945年5。月期间,敌人又新建了26个坦克师、17个摩托化师、12个摩托化旅和16个坦克旅。
德军坦克装甲车辆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1942年德军已经淘汰了轻型坦克。中型坦克T…1和T…4也经过了改进,安装了长身管反坦克火炮并加强了装甲。从1943年开始,敌人的坦克师和军属加强部队装备了大量的新型战斗车辆(坦克、自行火炮、坦克歼击车、突击火炮)。这些车辆在装甲厚度、武器和其它方面的战术技术性能都比过去有所提高。
1941—1942年期间,敌人的防御通常采取在重要方向上建立独立支撑点和抵抗枢纽的防御配系。这样的防御便于我加强有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步兵兵团,利用各支撑点的间隙予以突破。德军在遭受我军一系列的惨重打击以后,于1943年春,某些地段还要早些,开始加快强化防御配系的速度。敌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失败,成了促使其战术上转折的决定性事件,从此敌人不得不在苏德战场全线转入防御。从这时开始值到战争结束,敌人已经把研究防御战斗的战术放在了首位,敌人的防御战斗在这几年当中有了显著的发展。在某些方向上,抵抗枢纽之间的地段布设了工程障碍物,并以堑壕相连接。以支撑点配系为基础的防御转变为有绵亘堑壕的防御。那时德军诸兵团防御的战术地幅通常是这样组织的:步兵师阵地防御时的防御地带宽8…12公里,机动防御时为16…25公里,而在特别重要的方向上可能为4…7公里。师防御地带纵深4…6公里,有时达8公里。防御地带由3道阵地组成。第一道阵地构筑有2…3道绵亘的堑壕,通常由团第一梯队营占领;第二道阵地为团预备队和炮兵发射阵地,第三道阵地为师预备队阵地。第二道阵地上时常构筑有堑壕,有时构筑支撑点,第三道阵地则为支撑点配系。在防御前沿之前和纵深之内广泛布设了各种工程障碍物。距主要防御地带前沿10〃15公里构筑第二防御地带。通常,预先没有军队占领第二防御地带。主要和第二防御地带即构成防御的战术地幅。这样看来,1943年春天开始,德军防御的性质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摆在我军面前的新任务就是如何组织突破敌人纵深配置的阵地防御。这就要求我们在战线的狭窄地段上更加果断地集中使用兵丈l兵器,对敌实施强大的火力突击,更加准确地压制敌军目标。同时还需要解决把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的问题。
后来(1944…1945年),敌人战术防御的改进主要是发展工程设施和改进火力配系的组织。作战行动转移'奇·书·网'到德国国土以后,德军的抵抗力量大为加强。这期间德军防御的特点,主要是广泛发展堑壕和交通壕配系,大量使用各种各样的工程障碍物,大密度地布设各种火器,特别是反坦克火器。敌人开始把军预备队配置在第二防御地带,距主要防御地带6…9公里。军预备队的大部兵力在主要防御地带之后进入战斗。距前沿20…25公里设置第三防御地带(集团军防御地带)。这里配置集团军司令的预备队(1…2个师)和集团军直属的特种部队。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则集中于后方防御地带,该地带距防御前沿50…80公里。1944年下牢年以后,防御配系中包括了在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国土上预先构筑的筑垒地域。集团军群防御工事的纵深增加到120…150公里以上。德军的防御,特别是战术地幅的防御,特点是积极而顽强,主要表现在实施反冲击和反突击,有时还表现在实施炮火反准备。
军和集团军预备队通常在争夺主要防御地带时进入战斗,集团军群预备队则在整个战术地幅交战过程中进入战斗。德军指挥部在组织反突击时,常以快速兵团实施横向和纵向的广泛机动。在进攻战役过程中,为顺利抗击敌人强大的反突击,需要较大的坦克军团。德军在战役纵深内组织连续的防御地区,多使用后卫部队(约占整个防御军队兵力的1/3),装备有运输汽车,以保障能迅速摆脱追击的军队。当进攻集团为突破下一个防御地区展开以后,主力即向后方撤退(如德军由尔热夫和维亚兹马的撤退)。各中间地区之间的距离,根据具体情况和地形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在许多情况下,主力的撤退是在夜暗条件下秘密进行的。因此,苏军必须拥有在快速力和机动力方面优于敌军的军团,应能先于敌人前出至纵深内预有准备的地区,并能在宽大正面上对敌实施不间断的高速追击。
以上种种因素,即苏联军工生产能力的增长,实施目的坚决的大规模迸攻战役的必要性,战斗经验的总结,敌人的防御特点,有大量坦克兵团参加的纵深梯次的防御等等,都促使我军在战争年代组建新型的战役军团——坦克集团军。
坦克集团军的编制和战斗能力
1942年春,苏军开始组建坦克军。1942年下半年的坦克军编有3个坦克旅(每旅53辆坦克)、1个摩托化步兵旅、l个摩托车营、1个火箭炮兵营和一些保障分队。全军共7800人,168辆坦克(T…34、T…60、T…70)32门火炮(45和76毫米),20门高射炮(37毫米),44门迫击炮(82和120毫米)以及8部BM…8和BM…13火箭炮。4、5月间,各方面军共组建起11个坦克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有14个坦克军。
1942年9月又开始组建机械化军。每军编1个坦克旅、3个机械化旅、l个高射炮兵团、1个反坦克炮兵团、1个近卫火箭炮营以及一些保障分队。全军共有13500人,175辆坦克,96门火炮(45和76毫米),40门高射炮(37毫米),8部BM…13火箭炮,114门迫击炮(82和120毫米)。到1942年年底共组建起8个机械化军。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命令,于1942年5、6月间以合成集团军的指挥机构为基础组建了第一批2个混编的坦克集团军(第3和第5)。后来又组建了4个坦克集团军(坦克第1、第2、第4集团军和第2次组编的第5集团军)。这些集团军的编制是相同的:编有3个坦克军、l个预备队坦克旅和l、2个步兵师。但每个坦克集团军的实际编制并不一样,是分别按照专门的指令组建起来的。例如,科捷尔斯基战役中的坦克第3集团军(1942年8月)编2个坦克军、1个独立坦克旅和3个步兵师,坦克第5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反攻时(1942年11月)编2个坦克军、1个骑兵军、l个独立坦克旅、6个步兵师及其它部队。
1942年组建的坦克集团军同时编有坦克军和步兵师。这样的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