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咨询商》第151章


压寨夫人这个词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直到元代的西厢记之后,才出现这个说法,在这之前,所有使用这个词的基本上都穿越了。
他虽然一开始纵马疾驰了一段时间,但是很快就又减慢了速度,等待后面两人追上来,不一会,方行天跟小君如两人追了上来,三人各自都有各自的马匹,刘志跟方行天的马都是军马,说不上是宝马,但是比起一般的马匹来说要好一些,而小君如的马虽然看上去卖相不好,但是这小红马很有灵性,很会照顾人,小君如身高不够,每次要上马的时候,只需要拍一拍它,小红马就会自己俯下身子,屈下前面的两条腿,让小丫头有个落脚点好上去,上马之后还会小碎步的先跑一段时间,等到马背上的小娘子适应了马背上的颠簸之后这才会加快速度,这一点刘志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发现,倒是方行天看了出来,说这马不是一般的马,马通人性,是一匹好马?
“好马么?”
刘志伸手拍了拍小红马的马头,上面的鬃毛倒是在慢慢的长起来,之前骨瘦如柴,现在看上去似乎稍稍的好了一些,也不知道这一人一马之前是遭遇到了什么问题,在自己遇见她们的时候怎么会显得那样落魄?
“君如,你姓什么?”
三人的速度不快,基本上属于一路小跑,此时天气尚早,三人沿着官道向西直走,大概在五十多里以外的地方就有驿站,再向前去走二十里就能进城,当然不是长安。
小丫头不仅有名字,而且会骑马,骑术看起来还不错,刘志以前没有接触过马,到了三国时代之后愣是不会骑马,学了好久才学会,当初要不是孙策教他教的十分的耐心,他很有可能还学不会,就算是学会了也会花更长的时间。
自己一个成年人尚且如此,对方不过一个七岁半的孩童,居然骑术还不错,要不是说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刘志打死也不信,而能够从小就训练子弟骑马的,这多半是王公大臣或者是级别很高的将领吧?
看小君如的气质,她不像是出身军旅之家的,因为她身上带着很浓厚的文人气息,刘志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感觉出来这个文人气息的,但是就是这一种感觉。
“公子,君如姓高,不过既然君如已经是公子您的人了,那君如也可以改姓,以后姓刘就好了,刘君如,这个名字也蛮好听的,你说对不对啊方哥哥!”
刘志差点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连忙咳了两声,板着个脸说道:“小孩子瞎说什么,什么已经是我的人,说的好像我把你怎么了似的,你既然姓高,那以后就还是姓高好了,用不着改姓。”
“是,妾身知道了!”
高君如在马背上行了一礼,款款说道。
刘志白了她一眼,“说人话,再来一遍!说不好以后再没有麦芽糖吃了!”
“嘻嘻,钱都在方哥哥手里呢,公子你说的不算!”
刘志一把抢过方行天手中的钱袋,得意的冲她扬了扬,“现在我说的算了吧?”
“是,奴婢知道错了!”
小丫头笑嘻嘻,说话一点都不严肃,不过算了,大人不记小人过,对让还真是个小人,而且还是个女子,小人加女子,只怕是不好养!
“高君如,这个名字不错,不过君如是你的字还是名?”
一般来说,古代的人名多是一个字,字是两个字,比如说秦琼,字叔宝,名字是琼一个字,字是叔宝,两个字,这一现象在隋唐时期其实已经改了不少了,比如说程咬金,改名之后叫做程知节,字义贞,名字和字都是两个字。
这一点跟汉代的有所不同,汉代的基本上人名都是一个字,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等等,他们的字都是都是两个字,玄德、云长、翼德、子龙、孟德等等,历朝历代的风俗习惯都有改变,这也不奇怪,比如说在文学上占大头的唐诗,讲究格式和韵律,而到了宋代,宋人不喜唐诗,自己搞了宋词,这就是变化了。
高君如愣了愣,很诧异刘志会询问这个问题,原因是在隋唐时期,女子很多都是没有名字的,有一个名字就已经很特殊了,更不用提是名还是字的问题了,不过刘志问的倒是很准,君如确实是她的字,她的真名叫做高蕊。
“公子,君如是女婢的字,女婢名叫高蕊,字君如!”
刘志点了点头,口中轻声说道:“原来如此,明白了!”
他这个问题看似只是随口一问,但是他之前去过汉代,两个朝代相比较,很多习惯都改变了,比如说女子的这个字的问题,秦汉之后,女子十五及笄之后多半会有字,而经过了两晋和南北朝多年的时间之后,到了隋唐时期,已经极少有女子有字了,高蕊不过才七岁,按照礼制她是不会有字的,至少这个时候没有,但是她又偏偏有字,而且这个时候只有地位极高的权贵家族的子女才会有字,她姓高,而且根据她有字这一点推测她的身份不一般,所以刘志基本上已经可以确认她的身份了。
而这个时候高蕊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一点了,所以她的表情才会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刘志没有多说,问了这个问题之后也没有继续问下去,再问不过只是得到一个证实而已,是与不是对他而言并无多大的意义。(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骊山行
三人一路上走走停停,原本计划之中只需要五到十日的路程硬生生的走了一个月,此时的长安已经到了晚春,正值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节,而三人还在骊山古道上,往西走三十多里路就能到灞桥,而过了灞桥,向西度过灞水和浐水之后才能抵达长安近郊。
骊山以秦王古墓闻名,不过在后世说不定知道古墓的具体文位置,但是在这时候,三人完全没有半点头绪,不过好在骊山的景色不错,就算是游山玩水也很不错了。
自从之前刘志询问了高蕊那些问题之后,高蕊就对刘志有些畏惧了,这一段时间都有些下意识的躲避刘志的感觉,她自己很有可能没有察觉,但是刘志却感觉出来了。
以前是她不知道自己这边的身份,见方行天老是喊自己阁主阁主的,心中十分的好奇,于是扯着方行天一天到晚的问,方行天没有得到刘志的允许,自然是不敢将两人的真实身份说出去的,毕竟眼下已经快要到长安了,如果两人的身份曝光的话,很有可能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高蕊虽然年幼,但是她的心智却不能用年龄来衡量,从方行天的嘴里套了一番话之后,就已经推测出了他们两个的身份了。
“刘阁主,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乱了乱了,全都乱了,这丫头片子,居然将宋代的称呼带到了隋唐来了,我打!
“小丫头你知不知道有这样一句话!”
偏头看了小姑娘一样,见她一脸好奇,丝毫没有恐惧和不安的表情,刘志微微有些泄气,一定是自己的语气不对,从来,从来!
“小姑娘,你知不知道有这样一句话?”
他压低了嗓音,用一种略带沧桑的声音说出这番话来,方行天在一边像的了摆子一样抽搐个不停,做出一副欲呕吐的模样,刘志伸手砸了一块麦芽糖过去,很失败,忘记了这家伙会武功,轻轻松松的就给他接住了,看清楚了这砸过来的是什么东西之后,一瞬间这麦芽糖就从他的手中消失了,最里面嚼也没嚼一下,厉害!刘志暗暗佩服中!
小丫头不明白他为何一句话要说两边,用小手捧着脸,偏了偏头,问道:“然后呢?”
“知道的越多,就越危险!”
刘志说完,一挥手,小丫头低头一看,自己怀中的装麦芽糖的布袋子不见了,刘志嘴里正嚼的欢实,这甜味几千年都没变,就是稍稍硬了一些,可能是没有炒好。
“小孩子少吃点,免得蛀牙嫁不出去!”
小丫头听到刘志这样调侃她,居然红了脸,这真是奇了,这个时候的女子成年早,出嫁的也早,十四五岁出嫁的情况比比皆是,超过十八岁还没出嫁,官府还会过问,如果实在是找不到人,官府还会过来撮合,到时候女方顶着一个红盖头,男方看不到女方的长相,随便挑,挑完了之后就拜天地,把人送回家之后才准接盖头,这个时候就算是发现自己娶得是一个歪瓜裂枣不如人意的妻子,那也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吞了,没办法反悔了。
高蕊不过才七岁半,距离出嫁好有好几年,这个时候那这个给她开玩笑,她居然会不好意思,呵呵!有意识。
方行天在一边看刘志抢了小丫头的糖,撇了撇嘴,刘志没理他,跟这家伙接触的时间长了,发现他果然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典范。
“阁主阁主,给君如讲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