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咨询商》第75章


面最短的一块木板了。
正当营中苦战不下的时候,西边又冲出一彪人马,杨玄感脑袋轰的一下就懵了,因为这支军队打着隋军的旗帜,而且还是一支骑兵,最让杨玄感吃惊的是,这支军队的将领居然是鱼俱罗!
杨玄感心中的斗志一下子就丧失了一半,而他麾下的士兵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乱了起来,五千骑兵有如排山倒海一般冲进了大营,犹如砍瓜切菜一般一下子就将叛军冲的七零八落,谁都看得出来,叛军已经无力回天了。
李密望着乱成了一片的大营,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取过一匹马,趁没人注意的时候,从北门这边冲了出去,打马往东去了。
第十三章 琅琊榜
洛阳城一战,越王杨侗以少胜多,一举将杨玄感的十万大军击溃,杨玄感在兵败之后突围的时候被鱼俱罗的骑兵追上,力战而亡,他的心腹和家族子弟大多战死或者被杀,从北周开始延续的杨氏一门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越王杨侗的名声大噪,一下子被天下人所熟知,就连远在辽东的隋炀帝都对其感到十分的惊讶,但是不久之后就有人透露出,原来越王是听取了一个叫做刘志的人的建议之后,这才击溃了杨玄感,但是这个刘志很是奇怪,他一不求官,二不爱财,越王留他不住,最后赐他五百金放他走了,这人居然嫌弃五百金太重,推脱不要,越王大感意外,只好给他一份通关文书,让他到了地方之后,凭这份文书去换那五百金。
一时间,刘志的大名和他的这些趣事传遍了大江南北,很多有野心有实力的人开始纷纷在各地寻找起来,想要将他拉拢在自己的身边,充当自己的谋士智囊,但是他们却都没有得逞,刘志这个人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在滁州的琅琊山上,出现了一个自称为琅琊阁的组织,他们号称通晓天下间的大小事物,只要求问者悬赏一定的佣金,便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过答与不答却由琅琊阁说了算。
起初这个琅琊阁众人也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不过是一些江湖术士骗人的伎俩而已,但是这个琅琊阁接连发布了几个榜单,号称天下英雄琅琊榜,第一个榜单为武力榜单:
天下英雄第一名,西府赵王李元霸,师承天龙山紫阳真人,使用一对擂鼓瓮金锤,共重800斤,有万夫不当之勇,为天下第一悍将!
天下英雄第二名,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师承大将军鱼俱罗,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为天下第二好汉!
天下英雄第三名,银锤太保裴元庆,裴府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达两百余斤,为天下第三好汉!
天下英雄第四名,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一百二十斤熟铜棍,威风凛凛,压盖武林,为天下第四好汉!
天下英雄第五名,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招式犀利,勇猛无双,为天禧第五好汉!
其他的依次是南阳太守伍云召、银枪少保罗成、花刀大将魏文通、银面韦托秦用、突厥呼罗国王、四宝大将尚师徒、神拳太保秦琼、皂袍大将尉迟恭、赤发灵官单雄信、银枪小将苏定芳、神箭盖世王伯当、冷面大刀王君可····
琅琊榜一出,天下英雄纷纷震动,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习武之人,谁都想挣个第一,谁都不甘于人后,因此这个榜单出来之后,有人坚信不疑,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半信半疑,但是琅琊榜的影响力却是真的已经打出去了。
刘志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琅琊阁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他本以为南北朝的时候历史上真的有琅琊阁这一组织,结果发现只是自己想多了,海晏的小说《琅琊榜》里面的琅琊阁并不存在,萧梁王朝灭亡也已经快六十年了,这琅琊阁上根本就空无一物。
刘志离开洛阳的时候越王赐给了他五百金,这个时候五百金差不多跟后世的五六千万的价值相当吧,于是他在这附近招募人手,修建了醉翁亭、琅琊阁、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后世著名的景点,然后在主峰之上,创建琅琊阁,训练人手搜集天下的情报,然后利用这些情报发布了《琅琊榜》,这个榜单一出,琅琊阁的名声就广为人知了。
琅琊榜评出的十八高手的名头很快便传遍了天下,此时隋炀帝正在班师南下,准备回朝,中原地带发生的农民起义和层出不穷的叛乱让他焦头烂额,恰逢此时辽东阴雨连连,大军没有办法在这种条件之下继续进攻,而且军中的瘟疫也日趋严峻,于是炀帝终于是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而此时正值琅琊阁借着琅琊榜名声大噪之时,炀帝杨广在看到这份琅琊榜的时候,笑着对身边的宇文成都说道:“我们的天宝将军丢掉了他的第一的名头了,以后就不能称为无敌大将军了!”
宇文成都没有说话,不过褒国公宇文术却逮住机会说道:“陛下,这些都是江湖传闻,不可信以为真,那排名第一的人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不知道有什么本事排在第一位,至于这榜上所说的他的巨锤重达八百斤,那完全就是无稽之谈,成都的凤翅镏金镗重量超过三百斤,军中将士要五人才能扛起,若非他的坐下是匹宝马,根本就承受不起这样的重量,而这人的双锤重达八百斤的话,那完全就没有战马可骑了,他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步将,步将对骑将,自然胜负已分了。”
炀帝点了点头,看了宇文述一眼,眼前这个人是他用来搬到杨素的一颗棋子,但是此时杨素早已死去,杨家也被连根拔起,那么是不是该着手削弱一下宇文家族的势力了?
身位一国天子,他最忌惮的并不是边疆强敌,也不是国内层出不穷的叛军,他自信有能力对付这些人,但是他却对自己手底下的这些手握大权的权臣们感到十分的担忧,以前的杨素,现在的宇文述,都是令他不安的存在。
不过眼下关陇势力还没有被彻底的打残,宇文述是鲜卑人,不属于关陇利益集团,所以还有可以利用的地方,现在杀他并不合适,等于是自断臂膀,还需要将心腹大患除掉再考虑这件事情。
杨广心中叹了一口气,自从国内的局势动荡以后,他已经很久没有睡上一个安稳觉了,这个时候听到自己的小孙子杨侗将杨玄感大军歼灭了,他心里面忽然放心了起来,儿子一辈之中都是不成器的,但是孙子一辈去总算是没有让他失望。
而此时,一直跟在杨广身边的燕王杨倓却忽然开口说道:“皇祖父,为何这琅琊榜中将李元霸称为赵王?我们大隋有封他为赵王吗?”
第十四章 李渊躺枪了
刘志在排琅琊榜的时候可真的是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历史上李渊是在起兵之后,这才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秦王、齐王、赵王的,现在李渊只不过是一个唐国公,自然是没有权力封自己的儿子为王的,王公贵族之中,王明显是大于公的,因此刘志的这个疏忽可算是害苦了李渊。
隋炀帝被皇长孙这么一提醒,马上就想到了李渊难不成是要谋反?
他再仔细的看了琅琊榜,发现上面确实是写着西府赵王李元霸,难道是这个琅琊阁的阁主在向自己传递这样的信息吗?提醒自己李渊可能要造反?
想到这里,杨广也不管是对是错,先将人抓住再说,他立刻下令宇文述亲自领兵五万,前往晋阳抓捕李渊,将他全家老少全部抓会洛阳候审。
本来宇文述应该是要去洛阳对付杨玄感的,可是杨玄感已经兵败身亡,所以他于是这才有了新差事。
宇文述领命退下了,而杨广则捏着这个所谓的琅琊榜,久久不语,心里想到:“这个琅琊阁出来的时机也确实是凑巧,而且第一件事情居然是向我示好,告诉我一个隐藏在帝国内部的隐患,这说明他们的情报确实是有独到之处,甚至比内卫还要更胜一筹,这样的话干脆将他们挖过来,为朝廷驱使,那样岂不是很美?”
杨广为人一向霸道,自己想要的东西一定要争取到手,有传言称,杨广之所以弑父,其实就是为了和文帝争抢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陈国陈宝华的老婆张丽华(正史中张丽华早死了),可想而知,他为了一个女人,居然能够杀死自己的父亲,这样的事情听听都感觉头皮发麻,所以对于他准备将琅琊阁收归自己所用的想法,也没人能够阻止他。
在山东历城,张须陀的军队在击败了王薄的乱军之后,便班师回城,而秦叔宝正在和罗士信两人闲聊,不知道是谁无意中提起了现在声名大噪的琅琊榜,说道秦琼在上面排名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