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驸马爷》第290章


面对以将生死度之度外的张御医,杜荷感到了一丝丝的绝望,随着老二这一瞬间下去,张御医白净的脸上顿时被铁条烙出了一堆堆皮肉,杜荷看着这副模样,顿时有些恶心,他转过头去,暗暗想到,这件事情到目前为之仅仅是抓住了几个小鱼,背后的主谋之人还没有抓住。
如今正是大唐多事之秋,东宫地位不稳,那些皇子们暗地里使用些卑鄙手段也是有的,可是李承乾是太子,而且皇后一直主张长子为嫡,所以一直坚持不同意李世民易储,而那些魏王李泰,吴王李恪如今却在暗地里斗得难解难分,这件事情太子不可能去做,长孙皇后又是魏王李泰的母亲,自然他也不可能去做,所以就剩下吴王李恪了,可是按照自己对吴王李恪的了解,他也不是这种人,难道说这下毒之人还有其他人不成。
在杜荷思索这些的时候,张御医已经被老二整的是面目全非了,而老二则兴冲冲个的围绕着张御医跳来跳去的喊着:“你到底招还是不招。“
此时此刻张御医已经是奄奄一息,杜荷没想到仅仅这点点时间,老二就将张御医整的快要死去,眼看着老二又要向着张御医重要部位打去,杜荷赶紧开口制止道:“行了,你快住手,不然人就要死去了。“
老二有些悻悻然的放下了手中的棍棒,站到了一边,杜荷看着奄奄一息的张御医说道:“你要知道不管你说还是不说我们都将会找出幕后凶手,如果你要是为了你家人着想的话,你就应该说出来。“
张御医吐了吐嘴里的血沫斩钉截铁的说道:“你们别费心了,我家人都已经安排妥当了,他不会骗我的。“
第二百八十六章:长孙皇后 驾鹤归西
闻听张御医这样天真的话,杜荷冷笑一声说道:“你想的太天真了,或许你背后的主人一定会告诉你,他们一定会妥善安置你的家人,但是,你要清楚,如果你身犯重罪,朝廷自然是不会放过你的家人,就算是你家人藏的再好,只要朝廷下功夫,你能确保你的家人不会被找出来吗?另外就是明知道你的家人是个烫手山芋,你想想谁会冒险将你的家人留在身边呢?“
听完杜荷的话,张御医歇斯底里的喊道:“不会的,不会的,你在骗我,我为他做了这么多事情,他肯定会妥善安置我的家人的,她不会对我家人下毒手的。 “
杜荷继续说道:“我只能说你想的太天真了,你很傻很天真。“
张御医此刻是双眼无神,默默的看着杜荷,流露出一种种对生活的绝望,走到这一步不能怪任何人,要怪只能怪他自己,好好的太医院御医不做,却人心不足的想要过那种富足的生活,成为别人的爪牙,说到底也不过是别人丢弃的一颗棋子而已,而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上天造好的棋子吗?
张御医心里难受的,出悲痛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之后,这张御医正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只见从外面匆匆跑过来一个太监,看见杜荷就悄悄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杜荷闻听此话激动的站了起来,连忙向外面跑去。
狄仁杰一看杜荷激动的奔跑了出去,也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继续留在这里等待着张御医说出口中的那个背后之人,如果没有什么其他重要的事情的话,这个张御医肯定会说出自己某后的那个主人,因此狄仁杰当即留在这里,等待着最终的结果出现。
皇后驾鹤归西了,杜荷得到的消息就是这样的,对于杜荷来说皇后一直待她不错,从第一次给皇后演奏音律开始,皇后一直对杜荷恩爱有加,可以说杜荷能娶长乐,雪雁,又即将娶小凹子这些事情都是皇后在李世民身边吹的风。
所以说杜荷对长孙皇后一直是尊敬的,同时有多了些许感激,而今天皇后竟然去世了,这对于杜荷来说,那可是晴天霹雳,尽管他知道长孙皇后已经撑不下去了,尽管他知道长孙皇后会去世,可是他没想到这一天竟然来的这样的快,这样的让人猝不及防,等杜荷来到甘露殿的时候,外面已经挂上了白幡,大殿中众位公主,皇子,妃嫔们都已经身披孝服跪在了长孙皇后的床前。
李世民泪眼婆娑的坐在长孙皇后的尸身旁,紧紧的拉着长孙皇后的手,不言不语,眼角的泪花却是那样的显眼,此时此刻李世民的内心到底是一种怎么样悲伤没有一个人知道,不过众人都明白,李世民肯定是相当难受的,这种悲痛别人是无法提及的,就像我们都会失去自己最爱的人是一样的。
杜荷轻轻的来到长乐的身边,跪了下去,抚摸着长乐的手说道:“节哀吧。”
长乐听了杜荷的话,眼泪更加不停使唤的流了下来。整个大殿内,到处都是轻轻的哭泣之声,不管是李承乾也好,还是李泰也好,还是那十几岁的李治也好,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稍许时间之后,李世民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说道:“诰书于天下吧。”
这番话说完之后,自有小太监领着李世民的口谕来到尚书省,尚书省内众人接到这个消息瞬间接受不了,长孙无忌更是在闻听这个消息之后,晕倒在了地上,吓得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鸡飞狗跳。
等将长孙无忌送去太医院之后,房玄龄和杜如晦便开始着手书写讣告,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但凡各地三个月内禁止举行喜庆之事,一经现,全家充军,配岭南,各地酒肆,青楼,赌坊以及其他烟花之地,禁止大声喧哗,举办任何形式的比赛,违令者没收资产,配岭南,百姓中近期内但凡有为儿女举办婚礼的,全部推迟三月之后举行,若现擅自举办婚礼,严惩不贷······“
房玄龄做这种事情,那是信手就来的,不一会儿房玄龄便将书写好的讣告,盖了印章往大唐各地去了,不到几个时辰长安城内的百姓们,纷纷得知了长孙皇后去世的消息,一时间整个长安城百姓纷纷自在各自家门前挂上了白色的灯笼,那些在东市和西市经营各类店铺的商家也自觉的关门,所有的人甚至自地来到了丹凤门出悼念长孙皇后。
丹凤门是大明宫南侧的城门,长孙皇后以及后宫所有的妃嫔都住在大明宫里,自从李渊驾崩以后,李世民便从西内苑搬到了这里,太液池就坐落在大明宫里,李世民也是在这个地方威胁自己的父皇将皇位交给了自己。
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刻,站在城墙上一眼望去,一片片屋宇连绵起伏,宽大的朱雀大街上,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白色的灯笼,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片悲痛之中,丹凤门前的广场上,人们自的坐在那里默默的为长孙皇后悼念,几千人甚至没有一个人说话,不管是年长的,年轻的小伙子,亦或是年轻的夫人,还是那依旧被大人们抱着的幼儿,此时此刻都默默的流着眼泪,悼念着我们最慈祥仁孝俭朴的皇后。
长安城被笼罩在悲伤之中有月余的时间,这一个月以来,不管是皇宫中的人,亦或是长安及各地的百姓,都自用各自的方法叨念着长孙皇后,今天是长孙皇后下葬的日子,从清晨开始,长安城左卫,右卫,左骁卫,右骁卫分别派出了十几万士兵在街上站岗放哨。
得知今天是长孙皇后下葬的日子,清晨起百姓们就自前来送皇后最后一程,十几万士兵全部身着孝服,就是那长枪之上,宝刀之上,也绑着一丝丝白布,周围的百姓们自的穿着整齐的白色孝服,站在一士兵们的身后,默默的等着灵柩的出现。
阳光就要从东边深山的那一边出来了,长安城内,朱雀大街上十几万百姓都静静的等待着长孙皇后的灵柩出现,随着长乐门的打开,朱雀门的打开,皇后的灵柩在九十九人的护送下,缓缓的向着众人驶来,一百多个宦官宫女举着高高的白蕃随风飘荡,不管是那白鹤还是那凤凰,还是那低沉的乐曲,都让人不禁悲从心来。
朱雀大街宽大平整,待皇后的灵柩过来的这一刻,士兵们缓缓的跪了下去,底下自己的头颅,默默的看着脚下的土地,身后的百姓有样学样的跪了下去,此时此刻一声声嗷嚎大哭,侵袭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朱雀大街从头至尾,百姓们纷纷痛哭流涕,身旁的士兵们,有些也已经泪眼朦胧,不过依旧是一动也不动,任由脸上的泪花滴滴留下,杜荷此时此刻搀扶着长乐,雪雁,又照顾着小凹子,当真是疲惫不堪。
长孙皇后下葬的地方和后世的一样,唤作昭陵,昭陵依九嵕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有唐一代凿山建陵的创举,杜荷知道那些伴随李世民建立大唐的功臣们,死后也将会安葬在这里,包括自己的父亲,房玄龄,死去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