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业缭绕》第327章


真正的掌权之路。 而在圣慈王太后去世当年,他才刚到弱冠之龄,又是初初掌权,为表孝心,他决定罢朝百日前去王陵守墓。当时他已经大婚,后宫中妃嫔有数十人,但为了能博得朝臣、百姓的好口碑,他拒绝后妃相随,只带了数百侍卫和寥寥几个侍女前去王陵,并声称:守孝期间不穿绫罗,不食荤肉,清心节欲。 当是时,这段话也的确为他赢得了极高评价,一时广为朝野称颂。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王陵之中的生活异常单调,每日除了看书、习武之外,他根本无事可做。说是扫墓,其实不用他亲自动手;说要逛园子,偌大的王陵之中尽是列祖列宗的陵寝,即便风水再好、风光再美,他也无心游逛。 其实粗布麻衣、粗茶淡饭的日子尚可忍受,但让他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真正要做到清心寡欲实在不太容易。偏生身边几个侍女都是当年圣慈王太后挑选的老实人,近身服侍虽无微不至,但是非常木讷乏味,根本引不起他任何兴趣。 直至圣慈王太后去世的七七四十九天,王陵之中为其进行了隆重的招魂祭奠,他才发现有一个女子在为他的母亲守陵。不是他这般装模作样之举,而是真真正正地守陵,就住在陵寝门口的石室之中,每日都要点灯、洒扫、诵经。 这名女子他其实认识,是圣慈王太后生前非常宠爱的一名侍女,比他大四岁,名叫“看雪”。他每次去觐见王太后时,都能见到她服侍在侧,偶尔也会与她攀谈几句,询问王太后的衣食起居,他对她的印象其实还算不错。
第350章:逝者已矣(五)
见看雪在此守陵,他才知道,圣慈王太后生前根本离不开看雪服侍,故而临终前特意留下遗言,命其殉葬。后来是他觉得活人殉葬太过残忍,下令改由石人代葬,原本生殉之人改为守陵。看雪因此免于一死,但却要终生留在这座王陵之中,与圣慈王太后的陵寝相伴。 守陵人生活清苦、单调,并非一般人可以忍受。而住在陵墓石室中的守陵人更苦,与死者紧一墙之隔,每日除了洒扫、诵经、祭奠之外,根本无事可做。尤其石室建在地下,毫无人烟,一年四季皆阴冷潮湿,终日不见天日,这样的日子连男人都无法忍受,更何况是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 最令他痛心的是,这个名叫看雪的姑娘在宫中做了十年侍女,还有一年就满二十五岁,该到出宫的年纪了!而在这之前不久,圣慈王太后还口口声声说要为她寻一门好亲事,可是一转眼,却又留下遗言要她殉葬。即便由他开恩免于生殉,却也注定要凋零在这王陵之中…… 他知道,圣慈王太后为人挑剔、强势,能得到她的信赖并不容易,看雪必定是个极其体贴的好姑娘。而就在这座王陵之中,他对她的好印象积蓄成了愧意和怜惜,加之他在这里守陵实在太过寂寞,便每日都来石室里找她说话解闷。 最终,两个孤独的人在这里互相得到了慰藉,他对她由怜生爱,在这最该清心节欲的地方发生了罪恶的事情,玷污了列祖列宗的安息之地。 可他却并不觉得后悔,他疯狂地迷恋上了看雪,短短不到两个月的相处,他终于明白为何挑剔如圣慈王太后也会偏爱她,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就像春日里的绵绵细雨,清凉、清新,润物细无声地滋润了他,她让他尝到了另一种滋味。 他十五岁大婚,迄今已有五年,后宫里那么多的大家闺秀,与看雪相比竟都乏味至极,无一人能如她这般得他的心意。原本清苦的守陵生活,因为有了她而迅速飞逝,不知不觉三个月守陵期满,他必须回朝,而她依旧要留下。 因为当时刚刚掌权的他,面对朝堂、朝臣都是步履维艰,根本没有勇气立刻把她带回宫去。他无法忍受朝臣们的指责与辱骂,骂他朝令夕改,骂他道貌岸然,骂他不孝不义,骂他在王陵之中与守陵的侍女苟且。他必须要维护一个明君的声誉,维护他将来的君王之路。 于是,他向看雪承诺,至多两年,等到圣慈王太后的死被人淡忘,等他真正坐稳了王位,他就来接她回去。而他也真的这样做了!他对她实在太过想念,甚至没有等到两年,他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筹划要如何把她接进宫里。他想了无数种方法,有假死、有换人、有更改身份…… 可当他亲自去王陵想要接看雪回来时,才赫然发现看雪已经在王陵之中生下了一个孩子!一个女婴! 王陵之中人烟稀少,墓室里的守陵人更是与世隔绝,看雪自他走后便有了身孕,却因常年呆在石室之中,根本无人发觉!她竟然独自生下了这个孩子! 因为条件艰苦,那孩子虽然已经十个月大了,却还是小小的一团,面黄肌瘦,毛发稀少,手指上长满冻疮。他当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看到这孩子更是愧疚不已,当即决定改变计划,重新给看雪安排身份,把她们母女都接进宫里。 可他没想到,看雪拒绝了,她自觉辱没了王陵的神圣,对不起圣慈王太后的信任,选择留下赎罪。但石室苦寒,她终究是心疼孩子,便请求他把孩子带回宫里。他劝不动她,也自知罪孽深重,根本没有立场劝她,最后只得将孩子带了回去,而让看雪继续留在王陵。 回宫之后,他不敢说出这孩子的来历,只得编造了一个理由,说是去王陵祭拜之后,回宫路上偶闻婴孩啼哭,想是列祖列宗显灵降福,便将这孩子带了回来。 他亲自为孩子取乳名“澈儿”,养在王后宫中,给了她最好的照顾。因当时他膝下只有两个幼子并无女儿,便也对澈儿格外疼爱,但因顾及名声,他始终没敢承认这是他的亲生女儿,虽然,他待澈儿比任何孩子还亲。就连王后也从未怀疑过澈儿的身份,见这孩子玉雪可爱,又招王上疼爱,也是待她极好。 没过几年,看雪在愧疚与自责之中病逝,他又把对看雪的全部思念转移到了澈儿身上,待她更好更亲。因为惦记澈儿,他每月纵使再忙也要去王后宫里四五日,宫人们都说他对王后情深意重,成婚十数年来恩爱不变,其实少有人知,他全是为了澈儿。当然,因为发妻对澈儿视如己出,他也确实感激她、敬重她。 只是他没有想到,他对澈儿关怀备至,却还是有所忽略。澈儿与太子原真都养在王后膝下,从小一起长大,他看到原真对澈儿疼宠有加,本以为这是兄妹之情,却没想到,两人成了男女之爱。 当他发现两人的关系不一般时,已是王后带着原真来向他当面求娶。王后的本意是澈儿身份特殊,又深得君恩,两人若真心相爱,就该名正言顺地请求赐婚。而原真竟也真的来向他表明心迹,他惊怒交织,将王后痛斥了一顿,又下令对原真用了刑,狠狠抽其一顿板子。 原真因此躺了一个月才能下地,他便下令将澈儿软禁,不允许两人再有来往。谁知这两个孩子却都是执拗脾气,一个扬言非卿不娶,一个声称非君不嫁。为了保持他身为君王和父亲的威仪,他又不能说破真相,唯有硬逼着原真娶了太子妃,还将澈儿送去别宫继续软禁。 如此过了整整一年,直至太子妃怀有身孕,他才觉得事态慢慢平息,将澈儿重新接回宫中。原本是打算尽快安排澈儿出嫁,岂知两个孩子又迅速旧情复燃,甚至走了极端的方式,想以“生米煮成熟饭”的方式来要挟他!幸好他发现及时,才没让两个孩子铸成大错。 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当年的内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这也彻底打击了两个孩子。原真本是他三个儿子中最让他满意的一个,文韬武略,对政事也颇有见地,能将王位交到原真手中,他最欣慰不过。可自从真相揭穿之后,原真从此一蹶不振,开始沉迷于女色,政事上也不如从前勤勉。澈儿更不必说,每日以泪洗面,还因此生了一场大病。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送澈儿离开,是在他即位第三十三年,有人前来暗杀太子原真。主使者始终没有查出来,不外乎是他另外两个儿子,但杀手不多,只四五人,其中一个还是女人。 原真虽然颓废,但还保持着警醒,加之他自己的身手也很好,对方便没能得手,那女杀手武功太弱,反而被原真亲自生擒。可他没想到的是,仅仅因为那女杀手与澈儿长得有几分相像,原真便受到了极大刺激,大醉一场之后,他竟将那女杀手奸淫…… 连个女杀手都不放过,这一旦传出去就是宫闱丑闻,对原真身为太子的名誉损害极大。也是这件事让他真正意识到,如若他再不采取措施彻底斩断两个孩子的情愫,他辛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