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娇媳》第160章


得了周琳琅的话,杨承郎便点点头,转头喊了蹲在角落折腾不知道从哪里跳来的蚂蚱在玩的阿杨,告之明天要去崂山的事。
阿杨一听,直接站了起来,“太好了!我想杨一他们几个了,都好久没有和他们一块玩了!我去把我的零食和玩具收拾了一下,装进背包里,明天一块带到崂山去!”
话落,阿杨已经丢下那只半死不活的蚂蚱回了屋子。
周琳琅和杨承郎两人相视一眼皆是一阵笑,虽然知道崂山里不会缺阿杨有的东西,但是,阿杨这个想法,两人也没有阻止的意思。
不过是临时起意,所以也没什么准备和可带的,第二日一早,杨承郎就带着周琳琅和阿杨去了镇上客栈,由着客栈现在的掌柜安排马车将三人送到了崂山去。
杨承郎一家三口是突然的就来了,没有提前的招呼,杨宁肃等人知道杨承郎来的时候,杨承郎一家人都已经到了山脚下了,后等了半会儿,三人便到了崂山寨子里。
“怎么突然来了?”杨宁肃在寨子门口等着三人,看见阿杨,伸手摸了摸,夸了句,“阿杨这孩子越发的水灵了。”
“水灵的意思是好看吗?”阿杨仰着脑袋问了句,不等杨宁肃回答,他又问道,“杨一他们呢?”
“他们这会儿在家里呢,知道你要来,都没有出门去野。”杨宁肃说完以后,转头和杨承郎道,“阿杨启蒙先生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找的是江南那一带还算有名气的先生,只不过,对方需要一些时间安顿好那边的事情才会过来,到时候会直接去周家村,你们看是安排他住在你们的老屋还是什么的,到时候,和先生一起商量下做决定。”
“行,这事多谢大伯了,阿杨启蒙的事,一直都是我和媳妇心里惦记的事,但是,苦于找不到人脉,之前,镇上郑秀才倒是有说过让阿杨去镇上学堂,但是阿杨还小,让他住在学堂里,我和媳妇都不放心。”杨承郎心里的喜意难掩,杨宁肃找的人,那一定是一个人品佳学识好的先生,这样的先生教导阿杨,他也没有好担心的,日后阿杨是学有所成,还是要如何,他也不强求,只要阿杨长大以后能识字懂道理就成了。
“一家人,不说客套话。”杨宁肃拍拍杨承郎的肩膀,然后跟着突然叹了口气,“你师父的事,如今也瞒不成了,没想到你突然上了山来,当初你师父回来的时候,死也不愿意让我们告诉你,为了怕你知道,连俞明那小子都瞒着。”
“何事?”杨承郎莫名的就因为杨宁肃这一番话紧张了起来,跟着连脚步都不禁放轻了许多,一双眼睛,直直的朝着杨宁肃看了过去。
“你师父这次回来受了伤,有些严重,不过,好在治的及时,如今也没什么大事了,就是要躺在床上休养一阵子,这都有好些时间了。”杨宁肃道,“你来了也好,去看看他,他要是知道了,铁定会高兴的。”
说完,杨宁肃就直接将三人带到了周行水的住处去,院子里,一个十二三岁的男童在洗带着血的纱布,边上还有一个背着药箱的郎中,看样子是才给周行水换了药。
“大当家。”郎中见到进来的杨宁肃连忙行了礼,后主动提了周行水的伤势,“周叔的伤势虽然没有大好,但是也没有继续坏下去,但是,怕是要好好休养好长时间,往后要千万注意行动。”
“辛苦你了。”杨宁肃点点头,然后带头先推门走了进去,含笑的喊了里头躺在床上的周行水,道:“看看谁来了!我可先说明,可不是我们的人说漏了嘴,而是你徒儿孝顺,自己想到上山来看你。”
里头的周行水一听,连忙探头朝着门口看去,一眼,一看,果然是杨承郎一家三口。
“师父!”杨承郎疾步走了进去,周行水已经换好了药穿好了衣裳,身上倒是看不出什么伤口来,但是,看着他的气色却一点都不好,面色苍白,人躺在床上,好像精神也不是特别好,“怎么回事?伤哪里了?”
“人老咯,不中用,没啥大事,就是要休养好长时间。”周行水摆摆手,强撑着半躺着,然后朝着后面的周琳琅和阿杨笑了笑,“都来了?来,阿杨,走近让师父爷爷看看,好长时间没看见你了,好像长高了不少。”
“师父的伤哪里了?”周琳琅见周行水不应答杨承郎的话便知周行水这是准备瞒着伤势了,所以,她便朝着杨宁肃问去。
杨宁肃如实应,“伤了骨头。”
“不就是伤了骨头嘛,躺着养一养就可以了,干嘛一个个都拉着脸不高兴啊?”周行水哈哈的笑,“我这不是正好可以偷偷懒吗?来,都给师父笑开了,师父我老人家就喜欢看人笑,可不喜欢看人绷着张脸。”
“笑不出来。”阿杨撇撇嘴很诚实的说出心里的心情,“师父爷爷,看你这样,我笑不出来,我难过。”
“哎,没事,笑不出来就别笑了,师父爷爷知道你孝顺,来,坐近点,和师父爷爷说说话,听说阿杨是不是可聪明了?都会识字了……”
周行水便拉着阿杨说起了话来,从他的神情上,似乎看不出半点因为受伤而感到难过的事,甚至,他好像感觉不到疼一般,还能特别有耐心的哄着阿杨。
但是,他越是这般不露声色,不露难过,杨承郎和周琳琅就越是担心和难过。
周行水已经是一把年纪了,这个年纪,伤了骨头,便是很难长了,不像孩子,只要不是很严重,三两个月就能痊愈。
人年纪上去了,骨头愈合的速度也渐渐降低,周行水如今伤了骨头,这休养,怕是一年半载都很难休养回来。
杨承郎了解自己的师父是什么性子,怕是这会儿心里憋着难受不想叫人知道呢。
见周琳琅要开口说些什么,杨承郎连忙拉了周琳琅的衣袖,冲着她打了个眼神轻轻的摇摇头,示意她别再提师父伤势的事情。
周琳琅会意,抬步朝着师父和阿杨走了过去,接下了两人刚才的话题,随口应道,“阿杨这聪慧不知道是遗传了谁,教什么,教一两遍就能记住了,就连镇上书院的郑秀才郑先生都夸阿杨。”
“遗传了谁?这还要问,自然是遗传了长胜大将军了!”周行水乐呵呵的应,然后朝着周琳琅看去,“我这段时间虽然不在青桐县,不过,山里的事情我回来以后都听说了,望陇阁能有今天,多亏了你,昨儿俞明传信回来,说了开慢时光饮品站,还有什么牌什么棋,都是你给出的主意,我当初第一回见到你的时候就知道,承郎娶你,就是福气。”
说到望陇阁的事情,杨宁肃也是一脸的笑,“这个时候,山里正是要用钱,望陇阁生意红火,能给山里多了一份很充足的收入,这得亏有侄媳妇你。”
nu1;
第一百五十二章 做汤包
“大伯,我一个女人家,能做的事情有限,说什么多亏了我,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出出主意,望陇阁能开成,都是俞明和崂山的大家的功劳。”周琳琅半点没有觉得她在望陇阁这件事上有多少功劳,她不过出个点子,所有点子的施行都是靠杨俞明去安排的。
周琳琅也不会因为长辈两句夸奖就自以为是得意忘形了。
“果然是个好的,够谦虚,论这功劳,是你的,俞明和我们山里的,有苦劳!哈哈,咱们也别推来推去的了,总之,承郎娶了你,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杨家乃至整个崂山的福气!”杨宁肃说完以后爽朗的哈哈大笑,“你们先说着话,我安排点别的事情,等会儿再过来喊你们吃饭。”
杨承郎和周琳琅目送杨宁肃离开以后才走回周行水的身边,杨宁肃一走,杨承郎就又揪着眉头了,本想责备师父不懂得小心照顾好自己,可话到嘴边,看着师父那惨白的脸色,又实在说不出口,想怪师父瞒了自己好多天吧,想想,师父也是好心怕自己担心。
最终,所有的话,都化作一声轻叹,心疼,自责,和难过。
是他没用,躲开了杨家的所有事情,让师父替他背起了他身为杨家子孙应该承担的责任,师父年纪已经很大了,如果是他去的话,师父就不会白白受这么重的伤了。
“对了,你们一家三口最近在周家村过的如何?一切都还好吧?”周行水并不知道杨承郎现在在想什么,只不过,看他拧着眉头就知道,他现在是思绪千千万。
“都好,望陇阁开起来以后,整个周家村的村民都在忙碌种辣椒,家家户户都和和气气,谁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