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第688章


意思,反正自己在他面前唯唯诺诺就是最好:他要是哪天不骂你,可能就是要不用你了。
等赵观海训斥结束,韩琦将包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在赵观海的办公桌上,赵观海没有急着看,又问询了韩琦几件事,让他离开了。
韩琦走了出来,一脸的满不在乎,似乎刚刚赵观海骂的是别的人而不是自己,他手里又摸出了烟,掏出刚刚从周向阳手里顺来的打火机点着,刚吸了一口,手机又震动了,韩琦接了电话大刺刺的说:“就你事多。我不管,少给我诉苦,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拔就亮,怎么做那是你的事。我告诉你,事情要是办不好,你给我卷铺盖走人……”
周向阳知道关于韩琦的许多事情。其中在武陵一些人口中流传的比较广泛也最邪乎的,就是韩琦的“提起裤子不认人”。
当时韩琦还是西城门外一个派出所的所长。有一晚,辖区一个旅社的老板按照惯例请韩琦晚上喝酒。
其实根本和喝酒没多大关系,是旅社里刚来了几个外地的小姐。
当晚韩琦在这家旅店挑了两个长的不错的女子陪自己唱歌、跳舞,而后带了一个年纪小点的去开了房间。
韩琦的传呼机猛地开始响彻了。
那个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韩琦是有着相当的机警性的,他一看寻呼机信息的内容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好了衣服并打开了门,一只脚站在门外一只脚跨在门内,对着不知所措的女人大声的喊:“老实点!不许动,那个男的跑哪去了?”
韩琦刚刚喊完,旅社的楼道上已经过来几个警察,韩琦认识,这几个人是区公安局治安大队的,今晚是突击扫黄,他们看到韩所长气喘吁吁的有些奇怪,问韩琦怎么回事,韩琦回答说自己刚才夜巡到这里,旅社老板举报说这个房间可能有人**,没想到上来却被那人溜了。
事情过去之后,有人终于将这件事传了出来,不过时过境迁,也只能当故事逸闻来听了,也许就是有人故意在抹黑韩琦也不一定。
周向阳微笑着对林怀斌点头进去,赵观海的脸色沉静,似乎刚刚他根本没有生过气,还让林怀斌将门带上,看来要和周向阳做长谈。
林怀斌将刚刚给周向阳沏的茶端了进来,冲着周向阳的笑脸点了一下头将门关上出去了。
林怀斌知道赵观海和周向阳的关系不错,当年周向阳就是通过赵观海搭上了郭中州这条线,而后不久,武化集团的老总就变成了这个周向阳,虽然武化集团在周向阳的手里并没有起死回生,还江河日下,但是事情总有人在干,长江后浪推前浪,日子总要往前走。
……
日盛的姚嘉又约了赵观海今晚吃饭,赵观海并没有当即就答应。
这个姚嘉嘻嘻哈哈,装疯卖傻,于真真假假玩笑之中想办成一件事,以为和自己暧昧着打情骂俏就会让自己神魂颠倒。
姚嘉想这样就拿捏住自己,想施展美人计,好啊,那就来啊。
姚嘉在吊胃口,这对于赵观海而言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本来赵观海还想和姚嘉这样再拖下去,但是这几天他越来越没有那个心情了,加上韩琦将姚嘉的资料搞到手了,于是他答应了和姚嘉吃饭,但是今晚一定要达到目的,懒得和她再虚与委蛇了。
……
“日盛真的想和武陵合作?”
“跟武陵合作不就是和你合作?我只是个代表,是日盛想要和你合作。”
“话不能这样讲,”赵观海检查完,将所有属于自己的物品全收拾好,没有遗漏了,说:“姚小姐,作为个人,我不能代表武陵,要是作为武陵和日盛的接洽一方,我只能遵循于原则。你们日盛要谈,就往正确的途径上走,不然就没有接触的必要了。”
姚嘉不明白赵观海怎么忽然就变了口气:“我们不是已经开始谈了?而且,我可是很有诚意的。”
姚嘉一脸的媚态,赵观海轻轻的笑了,他从包里拿出了一样东西,放在了姚嘉的面前,脸上微笑着说:“姚小姐,晚了,有事回头到我办公室面谈。”
姚嘉一看就傻了眼,这是几张她和一个男子幽会的照片,照片照的很清楚,连她在床上的表情都纤毫毕现。
照片里的这个男子对姚嘉太重要了,她的脸色刷白:“你……你……你哪来的这些?”
“姚嘉小姐,你很漂亮,所以我很注意你。你们日盛之前在别的地方和谁接洽,做什么生意,我都知道,但这对我无关紧要,既然你们想和我们武陵谈,那就按照武陵的规则来,你要是想故技重施,或者以为武陵的人和别的地方相同,那可就不好说了。”
赵观海有些循循善诱:“姚小姐,你年轻,又漂亮,前程无限,我个人很欣赏你,但日盛和武陵的合作,还是不要参合私人情感的好。”
“赵市长,你……我……我……”
“很晚了,祝你晚安。再见。”
赵观海说着走了出去,将门带上了,姚嘉猛地将枕头扔到了地上,嘴里骂了一声:“老混蛋!”
………………………………
第546章我想知道记忆是你所持之物还是所失之物(一)
教育局局长顾金山和招生办副主任谭永年正坐在冯喆的办公室里汇报工作,宗善明进来说一中的两名退休老师在西城门那里出了事,现在正往医院里送。
按照顾金山的说辞,武陵教育局副局长兼招生办主任常远山今年收了一个学生家长的好处,但是却没有将这位家长的孩子送进想要去的大学,事情没办成,那位家长一怒,搞了一份材料递进了检察院。
检察院的人和常远山也熟,悄声无息的将他叫了去,而后做了工作,安抚了那位家长的情绪,大事化小,但是常远山因此受到了刺激,心神疲惫,身体出了状况,事情解决后就住进了医院,前天晚上停止了呼吸。
人已经没了,事情还在,常远山生前所作所为教育局内部人员全都清楚。
这样导致的后遗症是已经死了的常远山的家属对教育局怎么召开追悼会和召开追悼会的规格有了意见。
顾金山说,常远山虽然已经去世了,虽然人死为大,但他生前总是在工作中犯了错误的,检察院没追究,可是局里那么多双眼睛都在看着,谁都明白怎么回事,说什么的都有,现在如果按照正常的殡葬规格来处理,开追悼会,那无异于说常远山就没有犯什么错误。
因此局里有人强烈反对,顾金山这个局长没法让意见统一,工作没法一致,只有要家属方面偃旗息鼓,便宜行事。
但是常远山的家属却不答应,他们认为当初检察院既然没有立案,事情就算是没有了,别人说什么有意思?再说那个别人究竟是谁,是谁谁站出来当面说清楚。人都死了还要怎样?好歹常远山在教育局工作多年,人这会去世,教育局就是这样不明不白的态度,不按照程序给逝者一生划上一个句号,局里的相关人员都不到场,那算什么?今后家属们还怎么见人?真是让人寒心。
就此,持两种见解的人针锋相对,家属因此就在教育局闹,还将情况反映给了市里,于是冯喆将顾金山和招生办现在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谭永年叫来了解一下情况。
冯喆撇开顾金山让宗善明先说。
“西城门一中教师楼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绿化区,这个绿化区原本是个黄土岭,老师们住到那里之后,一些退休的教职工就在上面栽树种花的,还有人在那里开垦畦地种植蔬菜的,一中拨了一笔钱购置了健身器材,慢慢的那里成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地。”
“这一段西城门那里规划拆迁,后来暂停了,今早,有人开着钩机铲车在绿化区动土,说是市政绿化,被健身的老师们拦住了,教师们说那一块拆不拆还没给个定论市政这明显的是在搞缓兵之计。绿化的这一方是建设局派过去的,说绿化区不是教师住宅区,再说也不是拆教师住宅,老师们管的也太宽了。”
“这样两边就吵了起来,铲土车照开,闹的不可开交,不过没一会,挖掘机从土里面挖出了几块大青砖,有两个老教师说这大青砖是古物,黄土岭下面一定有文物,不让这边再动,建设局置之不理,说有人居心叵测,文物哪能就在土表上,这砖头摆的太显眼了,虽然不是他们鉴定专家,但这么明显就是普通人都能看出有人是故意捣乱的。”
“建设局这边和教师倒是没动手,但是有两个老师上了年纪,说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