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399章


大概是付出的越多,感情就越深,顾青云想到自己将要离开都水司,水雾氤氲之下,眼睛竟然有些湿润了。
“大人,这些日子多谢你的指导,从你身上我学到许多。”正在伤感时,顾青云就听到左边的王翎知开口说话,“来,我敬你一杯,祝你在鸿胪寺大展宏图,步步高升。”语气和平时稍有不同,更为亲切。
顾青云回过神来,快速地眨动眼睛几下,想到自己走后,接任他位置的就是王翎知,如今对方总算是得偿所愿了。
顾青云举起酒杯和他碰了下,笑道:“平素办事有赖你支持,该我谢你才对。”
两人喝了一杯后,其他主事见状,忙凑过来,所幸大家知晓顾青云酒量不佳,只需他随意即可。
散席时,顾青云被王翎知扶出酒楼,准备上马车时见他今晚的态度没有以往公事公办的样子,似乎又回到以往一起蹴鞠时的随意,他就开口道:“在都水司,你最要紧的是保证工程质量或船只质量,万一发现有问题,一定不要怕麻烦,要打回去让人重做,否则以后你的麻烦就来了,做事严谨对你、对朝廷都好。”
他之前就是如此做的,即便这样会让下属怨声载道,有时还觉得他在没事找事,但顾青云不为所动,该如何做就如何做。
王翎知一愣,随即认真地点点头,眼睛流露出感激,沉声道:“多谢大人教诲,下官定会谨记在心。”
顾青云咧嘴一笑,拍拍他的肩膀道:“这是上一任郎中赵大人告诫我的,如今我把它传给你,该如何办你这么聪明,肯定能行的。”说完后就踏上马车,坐定后才撩开车帘,和都水司的人挥手告别。
其实他还想说,这次水师拖回来的荷兰战舰,他们夏朝可以仔细研究,再从中学习新的技术。说到底,荷兰的战舰还是很先进的,有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
只是他暗忖了会,还是没有开口。毕竟他已经不是工部郎中了,他能看到的问题,其他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大家都不傻,所以不说也罢。
等回到家时,都快到宵禁的时间了,其他人早已在躺在暖洋洋的被窝里。只有他一身酒气,又被简薇念叨了一通:“最近你喝了多少酒了?你不喜欢喝酒还喝那么多,伤身。”
顾青云一口气把解酒汤喝了,半躺在坐榻上,笑道:“你放心,大家都知晓我的酒量,其实我没喝多少。对了,壮壮睡了吗?”
简薇拧干布巾,敷在顾青云额头上,轻声道:“他早早就睡了,咱们家除了你还有谁这么晚回来?对了,你的头疼不疼?”
感受到额头传来的热意,顾青云舒服地叹了一口气,答道:“不疼,就是有点困倦。”
“那也不能睡,免得待会儿还得叫你起来洗漱,我怕你洗完难以入睡。”简薇给他按摩头皮,见他眼睛紧闭,忙柔声道,“要不今晚你就不看书了?”
她清楚顾青云的习惯,睡前定会看书。这个习惯被三个孩子学去,只是做不到他的雷打不动。
顾青云想了想,见现在已接近平时休息的时间,就说道:“好,我不看书,我想看一下这两天的小报,我记得上面刊登有水师接下来的动作,我想了解一下。”
夏朝战胜荷兰,但这次胜利并没有使他们放松警惕,觉得高枕无忧。相反,因为皇帝和内阁的支持,明年水师的军费将会大大增加。朝廷还下公文让沿海一带加强戒备,免得荷兰真的来报复,毕竟吕宋那里还有荷兰的驻军。
除此之外,从明年开始,夏朝的海商如果要出海贸易,最好是几家甚至十几家聚在一起,他们还可以请水师护航,至于护航的费用,朝廷还没决定下来,小报上就开始争吵起来了,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据说极为精彩。
顾青云一直关注这些,自然想看小报。
简薇一听,停下手中的动作,无可奈何地瞪了他一眼,半晌终于还是妥协了。
顾青云听到她吩咐下人去准备热水和小报,嘴角微翘,忙张开眼睛抓住她的手,道:“娘子,你对我真好。”
“又贫嘴!”简薇笑骂了一句,脸上却绽开了笑容。
“也不知道林溪村那边如何了?爷爷他们接到消息一定很高兴吧?”圣旨下了后,顾青云见越省有商队回乡,就把自己升官的消息和年礼请他们帮忙携带回家,算一算,走运河的话,年前就应该到了,最迟就是春节过后。
他在信里还说了自己升到正四品,有一个恩荫名额的事,这个名额可以让家里人成为正九品的官身,让长辈们商量好再给他回信。
第245章 恩荫
“他们定会以你为荣。”简薇缓声道; “你就是不升官,单是寄点东西回去; 长辈们也会高兴得不行。”
“就像你娘一样; 这次她接到你的信也一样高兴。”顾青云接口道。
人有亲疏远近,简薇和他成亲那么久,和长辈们一起生活的时间却不长; 指望她和顾家的长辈们有多深厚的感情是不现实的事。将心比心,顾青云对简志远和方氏的感情也是如此,他们只需对长辈们保持尊敬即可,感情可以慢慢培养,指不定因为某个契机; 双方的关系就密切了呢?
所以他清楚,简薇内心深处可能更关心她父母的情况。
成亲那么久; 顾青云深刻体会到;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是相互妥协、相互包容的过程。简薇是典型的小家碧玉,或者说是大家闺秀,但那不意味她没有个性,相反; 她这样的人,真要发起火来; 肯定会很吓人。
幸亏目前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简薇轻轻“嗯”了一声; 问顾青云:“夫君,对于那个名额你是怎么想的?”一般的人不是留着给自己的子孙备用,就是给自己身边亲近的人; 至于给族人,那也是常有的事。
顾青云沉默了一会儿才答道:“一开始我是想给三元用的,这样他可以在京城真正安家,只是后来想想,这样不好,族里会有意见。”毕竟顾三元跟在他身边,族中有些人就眼热得不行,万一这事真做成了,那以后族中肯定有人抢破头要到他们身边来做事。
而且顾三元的亲爹继母不是个好的,颇有些没脸没皮的样子,顾三元偶尔跟他抱怨过一二。如果顾三元真在京城做官定居,他估摸着那双夫妻就会拖家带口来京城了,到时顾三元家里说不定会一团糟。
这种家务事,即使他社会地位再高,有时也不好插手。
适当地拉扯一下同族的人是可以的,只是想想林山县,如果有人在县里做官,那顾族的根基就能沉淀下来。
“嗯,给三元的确是不大合适。”简薇赞同,“还是选林溪村的族人较好,我爹他现在在临阳府,县衙里是有大舅舅在,还有拐着关系的姻亲,只到底和咱们顾家隔了一层,如果族里有人能进入县衙,不说有多大的便利,消息到底会灵通些,人脉也能搭起来。”
简薇所说的大舅舅就是方子茗的庶出大哥方子磊,他比方子茗大两岁,今年已有四十六岁,这么多年来只过了县试和府试,成为大家所说的“童生”。至于院试,是怎么都通过不了。
方子茗升为洛阳知府后,手中的恩荫名额还未捂热就被他爹方仁礼急吼吼地要送给方子磊,为此方子茗还写信来向他抱怨,说他爹太过于偏心他大哥了。
那段时间,王氏还因为此事跟方仁礼闹别扭,天天跑到这边来向连氏和简薇诉苦,连带着顾青云也跟着听了一耳朵。
说到底,林溪村顾氏一族的靠山就是顾青云一家,剩下的族人身份最高的只是秀才,偏偏顾青云他们远在京城,万一真出事了,有时候远水救不了近火,可如果有族人在县衙做官就不同了。
“那你跟三元可说过这事?”简薇又问他。
“没有,我只是在心里琢磨过,当时以为我离这一天还很远,就没再多想。”顾青云该庆幸自己一向谨慎,没有把握的事不会事先承诺,要不然现在顾三元可能会不舒服,自己也尴尬。
“如今就看林山县有什么位置空出来了。”顾青云感叹。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员才需要异地为官,七品以下的可以由本地人担任。
五年前,因为时代的发展,原先的官员品级有些不大和时宜,就稍稍调整了下,又增加一些编制。像他之前待的工部都水司,原来只有两名正六品主事,后来发现事情太多了,又增加一名。
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基层的县、府,这里出现了许多九品官。原先的九品官大都集中在京城,比如工部织染所的正九品大使,县里有编制的官员只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