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第13章


我们的同学作文套搬现象较为严重。写人的作文千人一面,描写男生:他长的虎头虎脑,浓眉大眼,走起路来脚下生风。描写女生:她苹果似的脸蛋儿,扎着两跟短辫儿,柳眉杏眼。这样的作文,令人心烦。为了加强学生写出各有个性的习作,只有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入手,从提高他们写作兴趣入手,只有激起他们童心烂漫的浪花,让他们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再不为作文走套路而东查西找,再不为没啥可写而头疼。于是,我开展了“请您猜一猜”活动:
在我班任选一位同学,认真观察,把他(她)的外貌抓住特点写下来,贴在教室后边学习园地里,让同学们猜一猜,你写的是谁?同学们猜准了,说明你写成功了,会写人物外貌了。同学们猜不准,说明你还没有写成功,继续修改。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协作积极性。
例如,张孝晨写的:“她,看上去既腼腆又可爱,约1米3高,身材苗条,站在那儿像一棵小树苗,亭亭玉立。乌黑发亮的头发,后边扎着一根短毛刷子。柳叶似的眉毛下,有一双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黑葡萄似的眼睛,透出一股灵气,给人一种静美的感觉。她把我班每次板报都设计得新颖独特,连插图都那么栩栩如生。她的字写得特别好,前几天在大街上书法展示,一举获得群众好评。老师表扬她,同学们夸奖她,她总是嫣然一笑,同学们,请您猜一猜,她是谁?”
当我把这篇习作读给同学听,同学们听完后异口同声地说:“她是李亚南!”写的“请您猜一猜”更为精彩:
我有一位老师,她大约1、65米,不胖不瘦的身材,一头棕黄色的卷发,卷发前有刘海,刘海下一对又细又长的眉毛,好像两片刚长出不久的柳叶,柳叶眉下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像两颗黑色的宝石,谁触到那美丽的宝石,都会感觉如沐浴一片阳光。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为老师有增添了几分知识渊博的魅力。看起来既斯文又漂亮。鼻子下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跟樱桃一般。时常从那里播种文学的种子,理想的火花,人生的启迪。皮肤淡黄,配上端正的五官更加显出了老师的朴素、纯洁!她经常穿白棕相间的上衣,一条黑色长裤,脚穿一双黑色高跟鞋,走起路来潇洒、飘逸。这样的打扮加上一张时常挂着慈祥笑容的面孔,真让同学们喜欢地不得了。
同学们,请您猜一猜,她是谁?
同学们立即猜出——李金霞老师。
每次“请您猜一猜”活动,我坚持当好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以欣赏的眼光去评价,让学生取得成功的快乐。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学生终身发展打好了基础。
训练低年级写话尝试(六)
二年级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世界有许多梦幻般美好的期待。在他们眼里,小树会说悄悄话,雨点儿会玩耍,雪花儿能跳舞,小鱼会做梦。抓住这种童真童趣,创设平台,起点低,坡度小,训练他们写话,将成为一次轻松、充满情趣的美好经历,我做了如下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材示范,说话有法
师:同学们,我们上课了。请齐声读“我们上课了”。生齐读数遍后,我让他们了解构句形式:“谁上课了?”“我们干什么?”“一句话由哪两部构成?”我问。杨洋答:“一句话由‘谁’‘干什么’两部分构成。”“哈!完全正确。”同学们乐了,鼓掌。
“课文《数楼房》中有这么一句话‘放学后,我和同学在山上数楼房。’这句话里包含着哪四个要素?”我进一步地问。生思考后举手答:“包括时间(放学后)地点(山上)人物(我和同学)事件(数楼房)。”这样由简到繁,多层次增补训练,学生心中明白写话言之有物。
二、看图写话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句式后,我充分利用课本上插图,让他们看图写话,五彩缤纷的花儿,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保护蜻蜓的小女孩……都成了孩子们写话的对象,我让他们把照时间(包括季节?白天?晚上?早晨?中午?下午?傍晚?星期天?等图中明显标志时间去观察)地点(城市、乡村、山庄、公园、校园、家中、集市等)人物(人、动物、植物、物件等,加上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事件(干什么?怎样干?开始——经过——结果)这样的基本格式去写话,同学们一篇篇看图写话在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中写出来了。抽象的句子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化成了一行行充满童趣的话语。
三、观察写话
在看图写话的基础上,我教他们学会观察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亲手做,鼻子闻,舌头尝,心里想等,以生活为题材,让学生学会写话。杨卓越说:“杨洋长得胖胖的,是我们班个子最高的一位女生。她乌黑的头发,短短的很整齐,四方脸,浓黑的眉毛,大眼睛,大鼻子大嘴巴……”师:“卓越同学会用眼睛观察了。”生齐鼓掌。郑泽举手说:“我用耳朵观察,里老师讲课像唱歌,她边说,边唱,‘咚’的一声,原来黑板擦掉在地上了,李老师红着脸说,黑板擦不用心听讲,爱做小动作,它离开自己座位了。‘哄’同学们都笑了,笑得很开心。”“哈!郑泽同学用耳朵观察得多好啊!”生齐声鼓掌。郭彤举手说:“老师,我用心里想去观察: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我骑在小鱼的背上游到了龙宫,龙王爷爷红头发,红胡子,慈祥地接待了我,给我引来许多海底动物,他们给我带来好多好多的礼品,冰糕、健力宝、可乐、大西瓜,嘿,还有北瓜,我吃了个饱……”我带头给郭彤鼓掌,教室立即沸腾起来,争着喊着要求发言。接着张嘉倩、王艺凯、杜娟茹、孙尧磊分别讲了用手、鼻、舌等器官观察的故事,赢来了同学们阵阵掌声。
四、我手写我口。
在同学兴趣盎然中,我让孩子把自己说的写在练习本上,让孩子不但“出口成章”,而且“下笔成文”。先说后写,说写结合,说和写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写话成为孩子的一种乐趣。
五、评价激励
不一会儿,每个学生都写完了一段话,我一看就举起大拇指赞扬:“太棒了!好极了!真帅!多美的句子哟!小作家来啦!……”教师不能以成人眼光去评判,只要把一件事或几句话写清楚就行,鼓励他们写实话,写真话,应对他们恰如其分肯定,不要挑毛病批评,委婉地指出如何改正,让人人觉得“我能行!”写话训练成为他们最美的艺术之旅。
运用“分步叙述法”使作文具体化(七)
学生作文写不具体,空洞,感到无话可说,无处下笔,作文时三言两语就写完了,这是一个令教师头疼的难题。针对学生实际,我采用了“分步叙述法”,使学生作文写详细,写具体,中心也突出啦!我是这样尝试的:
把“分步叙述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分步叙述法”是观察、分析、表达事物的一种作文教学法。把你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等事物自己提出许许多多的小问题,然后参照这些问题去写作文。即自己设问自己答。例如要求学生写“老师教我解难题”。一个学生只写了“我拿了一道较难的应用题让老师教我解题,老师不一会儿就教会了我,我心里很高兴。”这个学生把作文交了上来,我一看笑着说:“你的作文不具体。”“老师,为啥不具体呀?”我一连给他提了许多小问题,让他一一作答。⒈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习时遇到了一个难题?⒉这道难题是什么?⒊你怎样解就是解不下来?⒋你如何去问老师?⒌老师怎样看题?神情怎样?⒍老师看完后如何向你讲解的?动作怎样?说了些什么话?怎样列式开导你?怎样去解决思考的路线?如何计算?怎样写出答案?⒎我听着,心里如何想的?⒏我会解这道难题了,心情怎样?⒐我如何向老师道别的?这个学生一一回答了以上的问题。
然后,确定哪些步骤要详写,哪些步骤要简略写,学生一目了然。嘿!一篇内容具体的作文就问世啦!
听记训练是积累运用的有效途径(八)
我们常讲怎么说话,怎样写文章,很少讲怎么听别人说话。其实学会听记非常重要,训练学生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训练自己有意去倾听,随时随地去注意别人讲话;训练学生耳朵的灵敏性,能抓住有用的内容去听,去分析;训练学生听懂别人的话,边听边想边理解边分析是我们加强积累运用,提高口语交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