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之贤妻难为》第48章


“还是来帮忙卖菜的。”
“切。”阮凝凑到她耳边,“我看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姐!”爱丽俏脸一红,也忍不住偷看了一眼赵大军,甩了甩手里的抹布,“吃饭了,吃饭了。赶紧搬桌子!”
几个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起了个午饭。阮凝这一趟没少赚钱,加上卖菜的钱,有四百多块呢。虽然辛苦点,但是值得。
高原要去看阿福,所以跟阮凝一起走了。快走到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后面喊:“高原!”
他转身,看到了母亲。
“娘?”
是陈翠花。
她看到高原跟阮凝在一起,脸色一黑,上前去一把拽住了高原,小声地说他:“你怎么又跟她搅合在一块了?”
“娘。我去看阿福。”
“都看了多少次了。正好,我要买点东西拿不动,你去帮我拿。”说着瞪了阮凝一眼,那眼神好像阮凝是勾搭高原的狐狸精似得。
高原无奈,“我先走了。”
“嗯。去吧。”阮凝说完就走了。她是不想多看一眼陈翠花。污了眼睛。
☆、第41章 商厦开业
阮凝从开店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加上之前摆摊,赚了也够一万多块钱了。八十年代,这个钱数相当于21世纪的二百万左右了。
本来是想把贷款还上的,只是因为店被烧还要盖楼,贷款只能先缓缓再还了。好在拉煤车运作着,这来钱也不是难事。
不过阮凝也不是闲不住的人,又让c市的周一水给她邮寄了一些初秋穿的衣服。白天在市场摆摊卖衣服,晚上在公园一边带着阿福玩,一边卖衣服,这样一天下来也赚个五六十块。
“阮凝同志。”
这天阮凝正在市场摆摊,突然有人喊她。抬头一看是县委书记的秘书王志高,“王秘书,是你啊。你病好了吗?”
“已经好了。谢谢。”王志高看了看阮凝的打扮,一定编织草帽,一件白色的t恤,一条蓝色的长裙,给人一种纯洁淡雅而又大方得体的感觉。
一个这么漂亮的女人,在大街上摆摊,大概很多人都会觉得不搭调,但是现在一直强调要转变思想,所以王志高也告诉自己思想上要有所提高,“我去你店面那里问了才知道你在这里摆摊儿。”
“是啊,楼房盖好要一段时间,我总得赚个生活费啊。对了,王秘书,你找我来是有什么事吧?”
“是这样的,别的县派人过来参观交流,想请你协助一些工作,讲讲你的创业经历和一些创新先进的思想。”
“哦,这事啊,霍书记提过。什么时间?”
“人一会儿就到。你介不介意让他们来你摆摊的地方参观?”
“当然不介意了。摆摊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你让他们来就是。”
王志高很佩服阮凝的大气,她的反应让摆摊这件被大多数人看不起的事变得高大起来,“那我一会儿带他们过来。”
阮凝点头,“好。”
大概半个小时后,有王志高带着两男一女来了。市场现在有不少摆摊的了,姨妈就在不远处。大家互相认识了以后,那些代表也问了很多问题,阮凝都一一地做了解答。
其中那个女同志一脸崇拜地说:“阮凝同志,你在市代表大会上讲的太好了。我们村里专门组织大家在电视上看了。你真的太了不起了,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阮凝谦虚地说:“你太过奖了,我也是经验之谈,能帮到大家是我的荣幸,但主要是干部们带头带的好。”
“听说你是本县第一个个人盖楼的。而且,你还在做煤炭运输行业。”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阮凝一一作答,大家听得十分入迷,也深觉得受益匪浅。聊了一番后,王志高就带着人走了,至于去干嘛,阮凝就不管了,她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中午的时候,一辆吉普车停在她摊子前面。她仔细一看,这不是霍书记的车吗?
“阮凝同志,上车吧!”王志高下车,打开了后车门。阮凝不由睁大了眼睛,“去哪儿啊?还有什么事需要我效劳吗?”
王志高一本正经地说:“上午麻烦你了,霍书记说中午还有一个午餐畅所欲言会,想请你一起参加。”
阮凝却差点笑出声来,午餐畅所欲言会?亏他想的出来,其实就是一起吃个饭,聊聊天,说的这么官方,“行,等我收拾一下。”
“我帮你。”
“你帮我一抬吧。那边有我姨妈,让她先帮我看着,我下午再过来。”
“好。”
两人一起把衣架抬到了孙小红那里。
“姨妈,姨父,我有点事要离开一会儿,东西先帮您这儿。”
姨妈看了一眼王志高,好奇地问:“这后生是谁啊?”
“他是王志高,县委书记的秘书。找我有点事。”
姨妈明白过来,这是有正事呢,急忙说:“那你快去吧。东西放这儿就行。”
“嗯。姨妈姨夫,我走了啊。”
阮凝跟王志高来到了县委食堂。除了那三个代表,还有另外两个不认识的人,大概是县委的领导吧。他们围坐在一张圆桌旁。
那三个别的县派来的代表热情地跟阮凝打招呼后,王志高也介绍另外两个人,“阮凝同志,这位是我们夏副书记,这位是吴县长”
“夏副书记,吴县长,你们好。”阮凝客客气气地打招呼,副书记和县长也很亲切地跟她说话,一点架子都没有。
大家随意的聊了一会儿后,副书记说:“唉,老霍怎么还没来?这家伙,平时及时雨,今天怎么成老太太了。”
“谁在背后说我坏话啊。”一道低沉而又爽朗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大家循声望去,却见是霍文森。
几个代表和阮凝正要站起来,霍文森却摆了摆手,“对不住了各位,我来迟了。都坐,都坐,不必客气。”
大家坐下的时候,霍文森坐在了阮凝身边的位置。不太熟的人之间是有安全距离的,何况是异性。阮凝跟霍文森算不得相熟,因此这么靠这么近,她多少有些不自在。
午饭结束后,代表们就去招待所休息了。霍文森则送阮凝往外走,“听小王说你现在又重新摆摊去了?”
“是啊。哦,对了。”阮凝走着走着突然顿下脚步,她从自己挎着的粗布包里掏出了一块手帕,“这个还给您。”
霍文森一看是上次借给她擦汗的手绢,叠的方方正正握在她白皙的手指间,他剑眉轻挑,“你,一直随身带着?”
“凑巧。”
“用过的东西,哪有再还给别人的道理。”霍文森眼神严肃,好像在说她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阮凝眼睛一瞪,她留着一块手绢干嘛?但他不接,她只能讪讪地收把手绢攥在手心里。
“咱们三山县的风景多美。”霍文森话锋一转,目光望向了远处的青山,阮凝赞同地点头,“是很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浩瀚星空。”
“不过,我要跟这美景暂别咯。”
“嗯?为什么?”
“去外地学习一段时间。等我回来,你的大楼应该建已经建成了。”
原来他要去外地学习啊,“去这么久啊?”阮凝说完觉得自己这话有点暧昧,急忙解释,“我还想大楼开业的时候,请您剪彩呢。”
这样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霍文森很慎重地说:“你可是咱们县第一个个人开商厦的,县委很重视,开业仪式的时候,我来安排。”
“那谢谢霍书记了,您就送这儿吧,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再见。”阮凝轻轻挥了挥手转身,脚步匆匆地走了。
时间一天天过着。
楼房盖到一半的时候,阮凝开始贴出了招商广告。模式效仿超市,一楼日用百货,二楼服装,三楼是电影院。虽然建筑面积不大,但在当时来说,算是很有规模了。
广告一出去,不少人来咨询。不到一个月,商户就满了。10月的时候,楼房竣工并装修完毕。商家开始入驻。
开业这一天,商厦门口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县委的车子和一辆电视台的车子也驶到门口。阮凝跟家人去迎接,却见霍文森从车上先下来,紧接着是副书记和县长。
他去学习回来了!
大家热情地打了招呼,秘书王志高跟另外一个小伙子从车里抬下来一个匾额,霍文森笑着说:“祝你大展宏图,财源广进。”
“谢谢。”阮凝高兴地道谢,王志高说:“阮凝同志,这是霍书记亲笔题字。”
“福源商厦。”这正是她要起的名字,之前要挂店门牌子的,但县委里的人说,有人会送,她就等着了,原来是霍文森亲笔题名,她急忙对爱民和大军说,“爱民,大军,挂招牌!”
“好嘞!”
大军和爱民把这招牌高高地挂了起来。爱丽和母亲拉开大红绸子,阮凝托着一个有三把剪刀的托盘给三位领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