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守墓日常》第181章


桥还有一支凶名在外的虎威军,实在是令人胆寒!现在看到夏小桥自称要“休战以休养民生”,即便是看他不顺眼的人,也不得不称赞他一声“体恤民生”。
和中原旧族不同的是,焦头烂额的梁王嗣子同时接到两封西南送来的公开信,差点没被气得吐血!这个该死的夏小桥,不但惺惺作态地“收留”了那些梁国驱赶过去的灾民,竟然还有脸来找他们追讨“养活梁国子民的钱粮”……真要有这许多钱粮,他们自己不会养着那些灾民吗?何必白白将那些壮劳力送给他?
可是,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他们梁国理亏,当时父王错信了那谋士的蛊惑,又因为国内实在没有余粮可以救济那些被胡人抢了粮食的灾民(粮仓里的军粮是留做战备的不能动),父王也是迫不得已才将那些人送到了西南,然而,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举两得,在天下人看来,这却是梁王“无罪流放子民”,简直是丧心病狂!
换个角度想想,确实如此,本来梁国边境的百姓被胡人入侵抢了粮食,就已经够惨的了,说起来也是梁国军队戍边无能,结果梁国不但不善加抚恤这些灾民,反而无缘无故将这些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驱赶到了千里之外的西南,这千里迢迢的,缺衣少食,又是大雪天,死伤也在所难免,一路怨声载道,也难怪天下人对梁王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
想到这里,梁王嗣子不由得怀疑自家父王是不是真的被那谋士给蛊惑了,不然怎么会听信他的妖言,做出这样没脑子的蠢事呢?
更糟糕的是,父王将国内大部分的精兵都带走了,现如今国内空虚,他根本就不敢派出援兵去接应父王,当然了,就他们剩下那点兵力,去了也是给人送菜的,想到这里,梁王嗣子狠下心来,还是母妃说得对,这种时候,父王是指望不上了,还是自己赶紧收拢势力等待时机吧,至于是等待梁王的死讯,还是等待别的什么,就没人知道了。
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樊练亲率的虎威军,也在磨刀霍霍搅混水的路上了……
虽然对外发布的停战公告,夏小桥也没有放松对边界的驻防,樊练带着虎威军悄悄北上后,夏小桥立刻将赵弘文顶上,升为左将军,临时负责西南边界尤其是中原地区的防卫工作,同时在边界几个郡开展冬季大练兵活动,无非就是召集一大批民兵,在边界做出一副积极备战的样子,以恐吓那些在边界地带窥视的敌军探子们。
想到这里,夏小桥就不由得感谢这个时代的征兵制度,这里没有所谓的职业军人一说,基本上壮劳力拉过来,换身衣服扛着旗杆就算是兵了,因此,河岸对面那些探子们可不知道这边的都是连正式编制都没有的民兵,隔着远了,还以为是樊练手下的虎威军换了身衣服在训练呢,顿时将这帮人趁机浑水摸鱼的心思给浇灭了。
冬节过完,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新年了,今年他们西南十二城可以说是人丁兴旺,夏小桥也打算出一次血,让这些人好好过个富足年!
这里的人不习惯吃鱼,不过,在得知赤水河并没有从前在皇陵里那条河那样经常被丢尸体之后,夏小桥将冬储肉类的目标盯牢了这条宽阔的河流。正值寒冬,赤水河却不像别的河流那样结冰,依然是江水滔滔,也难怪中原旧族一直没有将赤水城拿下来,没有什么金手指的话,想渡过这道天险拿下赤水城,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这样的水流和温度,对于鱼类的繁衍,还有捕鱼事业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好处的。想想前世那些冬捕的时候从河里捞上来的肥硕的大鱼,夏小桥忍不住擦了擦口水……
第163章 冬捕1
说起来,冬捕这个习俗; 几乎是夏小桥他们那个时空好多地方都有的; 最出名的莫过于场面宏大壮观的查干湖冬捕了; 在夏小桥他们那个城市; 许多农户人家也喜欢在村里的池塘放养一些鱼苗,这些鱼苗平时是不许捕捞的,只有等到冬至或者快过年的时候; 全村人才集体捕捞,捕捞上来的鱼虾每家分一点; 过年的时候就不需要另外花钱买鱼做咸鱼干了。
不知道赤水河里都有些什么鱼; 夏小桥便命人去菜市场; 将几个时常在赤水河捕鱼拿来贩卖的渔民唤到府里。
听说城主大人召唤,这几个渔民仿佛要被皇帝陛下召见一般,恨不得立刻跑回去洗澡换衣服,好在附近的居民听说他们被城主大人召见; 个个都与有荣焉,有那住得近的; 纷纷拿出家里备用的衣服给他们换上; 洗干净了手上的鱼鳞之类的脏东西,这才满面红光地跟在城主府的侍卫身后走了。后面还不断传来各种羡慕嫉妒恨的嘈杂声,青城老百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他们城主大人的脑残粉; 现在看到竟然有人光荣地得到了近距离接触偶像的机会,简直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
听到夏小桥只是想知道赤水河中究竟有哪几种可以食用的鱼类,几个专业渔民也不再忐忑了; 纷纷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和盘托出。
原来,这赤水河中的鱼类品种繁多,不过因为吃的人少,一般老百姓家里缺盐少油的,这腥味十足的鱼虾实在是没多少人会买,只有一些饮食精细的大户人家,会采买些新鲜的鱼虾回去精心烹饪。因此,寻常他们也只是将捕鱼作为农闲时节的副业,并不靠这个赚钱的。
不过,往年灾荒的时候,确实有不少老百姓忍着鱼腥味,从河里抓了大鱼上来烤着果腹。
“那赤水河里,最常见的莫过于青鱼、草鱼、白鱼、鲤鱼、鳙鱼这些大鱼,其他的诸如鲫鱼、汪刺等体型小鱼刺多的鱼,大伙儿都不吃的,捞上来也是丢给家里的猫吃。”
“那几种大鱼里,青鱼是最好吃的,鱼刺大且少,鱼肉鲜嫩可口,只是这青鱼力大无穷,一般的渔民没有趁手的鱼叉很难抓住,即便抓来也是死的,那死鱼卖不出去,都是自家留着吃的。”
“若是有大船和渔网,可否在河面上拖了渔网捕捞?”夏小桥想了想问道。
“这,往常倒是没有人这么做过,那些大船都是官府运送粮草和铁矿的,哪里会拿来捕鱼?不过,听起来倒是和小的们用木船撒网捕鱼差不多,应该可以的。”
说做就做,夏小桥让这几个渔民先回家去和家里人说一声,他决定雇佣这些渔民来帮他试验用拖网捕鱼,当然了,报酬肯定是比他们自己捕鱼来卖高得多,这些人一听自己竟然也能替城主大人干活,顿时激动的报酬也顾不上了,忙不迭地答应了,还是旁边一个小厮看不过去,好心提醒他们别忘了去门房,将城主大人赏赐的东西带回家去。
“咱们城主大人真是太客气了,就说了这么几句话,竟还赏赐了这许多东西。”看到那满满一篮子的东西,几个渔民都忍不住红了眼圈。他们这些人常年在大河里讨生活,运气好的每天卖个几十文钱,运气不好的,死在河里也是有的,谁会关心他们家里人过得好不好?偏偏夏小桥前世就习惯了这些底层百姓之间的人情往来,命人给他们准备的,都是棉布、腌肉、黄米、红糖等农家可用的东西,篮子里还有一包崭新的铜钱,都是为了庆祝新年,夏小桥特意命人新制的“压岁钱”,上面印了些吉祥话,拿来过年的时候给家里的孩子们压岁再合适不过了。
不提这些渔民回乡后满脸的得意和荣耀,这边,夏小桥命人去街上采购了一些专门用来编织渔网的材料,就等着明天那几个渔民过来上工,就可以编织大型拖网了。
不过,这里可没有现代那种动力强劲的机械船只,为了减轻捕捞的时候需要的动力,夏小桥命人设计了一种简易版的拖网,扩大了渔网上过滤用的网眼,只捕捉十斤以上的大鱼,反正他需要的也就是那些能做成鱼丸的大鱼,小鱼不适合刮鱼绒做鱼丸,干脆留着继续长大好了。
他想过了,这个时空的黎民百姓,确实在烹饪上存在极大的条件限制,许多穷苦人家,仅有的一点钱都拿来买黑面做馒头了,根本舍不得买油买盐,即便身体需要,也只是少少的放一点,一般人家根本舍不得拿珍贵的油盐来炒菜。
因此,他决定大规模捕捞一批大鱼,一部分拿去作坊里,做成鱼丸,留着过年的时候给军营里改善伙食;一部分做成咸鱼干,过年前作为福利分发给贫困百姓,这些鱼干不需要什么烹饪技巧,只需要开水泡发,切成段,在饭锅上蒸熟即可。因为腌制的时候已经放了盐和辣椒末、姜末、酱料之类的调味料,甚至连调味都不需要,铺在黄米上蒸熟了拌饭吃也非常好吃。
第二天,那些渔民一大早就来到城主府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