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不仅官办作坊出产的围巾手套皮帽子成为整个西南十二城的年度爆款,连作坊衍生产品——各色毛线头绳头花,也成为小商贩们最喜欢采购的货物了,一束彩色毛线头绳,只需要5文钱,比传统的绢花便宜,却在手巧的姑娘手中花样百出,十分受欢迎。
原本夏小桥趁着农闲时节开办这么个临时作坊,只是想解决一下那些贫困百姓的越冬难题,顺便预防农村危房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结果,事实证明,他还是太低估了这个时空的老百姓对于购物的热情,家里有粮有钱,谁家不想让孩子们穿的好看点?
更何况冬天农闲的时候,正是各村各镇办喜事的高峰期,那些趁着休假回乡娶媳妇的大兵们,手头可都是宽裕得很,给新媳妇买起东西来简直跟不要钱似的,商贩们赚钱赚得合不拢嘴,夏小桥也不得不下令再次扩招女工,加快作坊生产,原本的猫冬计划也彻底宣告破产。
连续扩招了三次,临时军营已经全部塞满了各地招来的女工,夏小桥不得不决定停止招聘。
随后,西南十二城的城门外,再次张贴起了久违的告示,告示上说明,由于官办作坊房屋有限,无法招聘更多女工,现在面向全城招募代加工。所谓的“代加工”,就是在家里闲着没事的女眷们,可以支付一笔押金,领取相应数量的毛线回去,在家里加工各种围巾手套,然后将加工好的成品拿回来,领取一定的报酬,当然了,要是原材料损坏或者成品不合格,押金是要扣掉一部分的。要是这次做完下次不做了,也可以随时将押金取回来,只需要结清货物就行。
如此一来,那些在家里走不开的女眷们,也可以趁机赚点零花钱了,按照夏小桥的预估,一条围巾3文钱手工费的话,一个女工一天织3条,就有9文钱,可以买得起一斤猪肉了呢。夏小桥记得,前世他们住的那个小区里,也有很多闲在家里没事的老人,会去一些熟悉的小厂子里,领一些串珠子糊纸盒之类的手工活回去打发时间,顺便赚点零花钱。
通过这件事,倒是给了夏小桥一个启发,他完全可以在西南十二城建立代加工的办事处啊,运作得好的话,甚至都不用另外筹建作坊,让那些老百姓在家里帮忙做一些粗加工的活计,不耽误农活不说,顺便也能让这些老百姓赚点买肉的零花钱。况且说实话,他让人加工的那些毛线手套围巾之类的,手工费基本没赚钱,都给那些女工了,也只赚个原材料的钱,既然如此,不如让那些留在家里的女眷们也加入进来,这样他省了盖作坊的钱,还能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不是?
托阿芒的福,西南这边做出来的毛线手套围巾,已经顺着商路流传到了中原甚至北地,物美价廉的保暖物品,瞬间取代传统的厚重皮毛,成为今年冬季时髦人士的必备时尚单品,大姑娘小媳妇出门,要是没围个围巾,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呢。更别提那些一心讨好小娘子的小郎君们,买那些彩色毛线头绳,一买就是一整套色系的,又便宜又好看,全套下来也不过几十文钱,夏小桥扩建了三次,生产各种彩色毛线的作坊也是供不应求,据说排队等着付钱拿货的已经排到了年前,实在是让人大吃一惊。
区区一个微不足道的彩色毛线,再一次让天下人见识到了以往被称为“蛮荒之地”的西南十二城的巨大变化。
与此同时,一些位于中原中间地带的旧族们,瞬间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
因为,他们地盘上的那些无房无地的“流民”、“贱民”们,开始蠢蠢欲动,想要举家搬迁到西南去了……
第157章 冬季大生产3
上过历史课的都知道,在生产效率低下的古代; 劳动力永远是衡量封地是否富庶的重要指标; 因为古代那些封地的主人还有各级郡府的领导; 发财致富靠的不是提高生产力; 而是从“人口”上面收税,简单来说,人口越多; 税收越多,当地的上层阶级就越有钱。
现在; 因为西南十二城的巨大变化; 那些原本勤勤恳恳替他们卖命干活的贱民们; 竟然想要逃离他们的地盘跑到西南去,这实在是让中原地区的旧族们十分震怒!
只可惜,老百姓有腿,他们要跑; 就算是军队也拦不住,谁家还没个狗洞呀?
再说了; 这些贵人眼中的“贱民”; 在当地无房无地,就靠着给地主家做活勉强没有饿死,还要承担无穷无尽的徭役和税赋; 以前全国各地都这样,这些人也就认命了。
可现在,听到那些小贩和游商们炫耀的西南十二城百姓的好日子; 一些不肯认命的中原百姓心中忍不住蠢蠢欲动了起来:不跑,全家老小早晚不是饿死就是被拉去做苦役;跑,有可能死在路上,但是也有可能顺利抵达西南,然后加入富庶百姓的豪华队伍啊!
他们可都打听过了,听说去西南十二城的流民,不但可以领到每人30斤黑面的安家费,愿意开荒的前三年还不收税,还有各种粮种补贴,关键的是据说西南十二城的百姓都非常有钱,别的不说,光是家里的女眷每天在家里摇摇纺车,替官府作坊加工一些毛线,每天起码能赚10文钱以上!
每天10文钱啊,那一个月不就有300文钱?而且更让人惊奇的是,这300文钱还是纯收入,不需要额外交税的那种。
最让他们心动的,其实还是西南十二城的军队不会到处拉壮丁,而且据说在那里,想当兵还不一定当得上,得考试,看你力气够不够大,脑子够不够灵活才行。不过,虽然条件苛刻,可是人家正式当兵的待遇好啊,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军饷,包吃包住,连衣服鞋帽都是免费发放的,逢年过节还有各种福利,家属还能优先参加官办作坊的招工……各种各样的福利简直跟神仙过的日子一样,难怪西南那些年轻人挤破脑袋也想去当兵!
于是,一些实在过不下去的人家,还没等到过年,连祭祖也来不及办(主要是家里穷得连祭品都凑不出来了),就收拾东西一路往西南奔去,沿途也不敢走大路,都是路上结伴走小路躲过各处的守军。这些中原百姓经年战乱,早就练就了一身满级的逃兵役技能,脚程快的,十来天就赶到了西南最靠近中原的历城。
历城的新任郡守周墨,说起来算是夏小桥的同门师侄,他的老师就是夏小桥的二师兄,属于夏师叔的脑残粉,经过招考成为历城的郡守之后,严格执行着夏师叔的各项新政。
他也是最早发现有大批中原流民开始入境的郡守。发现这一诡异情况后,担心有不怀好意的人士趁乱混入西南对自家小师叔不利,周墨立刻命人快马加鞭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夏小桥。
听到这个消息,夏小桥也挺诧异的,因为根据他对这个时空某些民俗的理解,马上就要到冬节扫墓的时候了,这种时候,不是遇到什么天灾人祸的,一般人家都不会离开家乡的,不然谁给自家祖宗扫墓祭祀呢?
夏小桥思考了片刻,就决定派几只鸟妖混到那群流民中间,听一听他们到底是打算过来做什么,最重要的是里面有没有混入一些身份特殊的人。快过年了,他可不想打仗,就算一定要打,他也得知道要跟谁打不是?假扮灾民混入城中赚开城门这种事,在历史书上可不少见啊。
叮嘱那几个鸟妖一定要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情报,最好是将那些聚集在一起说闲话或者密谈的人说的话都听到,要是发现有行为不轨的就偷偷捆起来带回来,到时候再让虎妖慢慢审。
阿虎这家伙别的不行,审讯倒是很有一套,做法简单粗暴,直接变成原形,心理承受能力差点的,能活活被他吓个半死。再不老实交代就吞下半个脑袋,将锋利巨大的虎牙搁在人家颈部动脉上,分分钟让你去地府报到……人家可不兴“坦白从宽”这一套。
几个鸟妖跑出去两天,再回来的时候,每只妖都自带囧脸,看起来特别滑稽。
“怎么样?那帮人里面有没有什么心怀不轨的?”
“一个都没有……”其中一只蓝衣鸟妖委屈地将自己记录下来的那些人的“密谈”内容交到夏小桥手中。
夏小桥接过来翻了几页,顿时无语了。
原来那些中原来的流民,是真的穷得饭都没得吃,这才不得不连冬节都没过,就急急忙忙跑路来西南寻一条活路来了。
“辛苦你们了,先回去休息吧,对了,我命人从海边弄了些沙虫回来,你们去厨房,让大厨替你们油炸了吃,那玩意儿补充蛋白质特别好,适合你们。吃得好的话,下次再让人送些来。”夏小桥看到这几只鸟妖眼中瞬间迸发的惊喜,顿时笑了,就知道是鸟?
小说推荐
- 掘墓志之梁皇谜陵
- 《掘墓志之梁皇谜陵》作者:金陵小爷编辑推荐金陵小爷编著的《掘墓志之梁皇谜陵》内容介绍:夜,寂静的夜。月亮躲在厚厚的云层后略显疲态,借着云朵的间隙洒下一丝银白。杂草丛生的野外除了夜行动物们发出的这大自然的旋律,隐约还夹杂着一丝不和谐的“沙沙”声。夜色下,几个黑色的身影站在高高凸起的小土丘上,正飞快地挥
- 最新章:第59章
- 盗陵:康熙、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
- 作者:窦应泰】第1章 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1928年军阀孙殿英悍然指挥国民党第12军盗掘乾隆、慈禧陵墓的事件,早已是个耳熟能详的话题。但是,发生在1945年深秋的第二次清东陵盗宝案却一直鲜为人知,隐藏在了中国近代史的浩瀚海洋之中。为了揭开第二次清东陵盗案的神秘内幕,笔者曾于1995
- 最新章:第81章
- 墓祭谈之守墓村
- 简介:一个村庄一首古诗一座古墓一群寻墓人几件惊悚事人与人各怀鬼胎事与事犬齿交错人魅怪尸兽如果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个空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书里告诉你求推荐求留言求打赏76173第一章 守墓村的秘密 第一节 守墓村的来历‘桑田平野阔,海纳百川生。金花一枝秀,银河遍地腾’这是我家乡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首五言诗,
- 最新章:第15章
-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 序章帝国的落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1908 年n 月,严酷的冬季过早地笼罩了北国矿野,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枯枝败叶,在古都北京大街小巷窜动不息。神圣威严、王气逼人的紫禁城,弥漫着厚重的沉寂、神秘和紧张气氛。十月十四日深夜,中南海仪鸯殿四周一片漆黑,几棵古树的枝条在朔风的吹动中,不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 最新章:第104章
- 巫墓(秣陵)
- 【更多免费 http/www.bookbao.cc】作者:秣陵别雪书籍简介:二十世纪中的青年,误闯入大巫之墓,学得无数巫族绝技,同时在墓中渡过了五十年 五十年后,林醒白重回世间。第一卷:人间世第1章 大巫之墓一九六零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三年自然灾害由这一年开始,寻常的百姓根本就填不饱肚子,外加这零
- 最新章:第1063章
- 皇夫的日常
- 作者:挖坑要填坑第1章 一堆绿帽子我是位皇夫,皇帝的丈夫。细细算来自打我从华国嫁来也约莫有七八个年头了。曾经那些一起鬼混的狐朋狗友早已是妻妾成群,还有的竟连小白脸也养上了。而当初最英俊最多金最有权势的我如今只能守着一个媳妇过日子,想到这里尽管痴情如我还是有几分悲戚。不过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想当初
- 最新章:第70章
- 皇子奋斗日常
- 文案 当了十几年的姑娘,一朝变成带把儿的小皇子,裴清殊顾不上矫情性别问题,因为现在对他来说最要紧的是如何生存 出生在冷宫,排行第十二,爹不疼娘不爱,只想早日脱离困境,当个闲散王爷 不想努力过头,竟有大臣打算支持他夺嫡 裴清殊指指头顶的墨宝,一脸无辜地表示:本王的原则是无欲则刚 众大臣 阅读提示:土著
- 最新章:第302章
- 皇家媳妇日常
- 《皇家媳妇日常》作者:华卿晴文案:方士讲,她长得有福气,未来必定大富大贵。她祖母听后,多给了方士十个铜子儿的算命钱…PS:本文也可以叫《她那腹黑儿子是重生的,又或者《闲后这职业《男主宠妻的各种姿式。内容标签 前世今生 穿越时空 重生搜索关键字:主角:福娘、张福娘 配角:张春福、纪德、朱高锦、朱高熙(
- 最新章:第362章
- 大清皇后日常
- 作者:妙戈简介史上最萌宫斗,不信你点进去看看剧情版:太监总管李德全最近很愁:皇上和惠妃娘娘因为鸡汁味薯片和黄瓜味薯片哪个更好吃,闹了别扭,已经好两天没说话了甜宠文不虐,历史考据党轻拍第一章 上梁云惠真的不是有意要踩皇上龙足,更没有故意在上面碾一碾。康熙四年,三月初九,老索家在京东城的新宅子上梁,特地
- 最新章:第9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