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桥从来就不会苛待这些穷苦百姓,给陈家望的书信里也特意提到了,前来服劳役的百姓,每人每天确保三顿饱饭,早上每人三个实心的黑面大馒头,一碗白粥,白粥要能立得起筷子,中午每人五个实心的黑面大馒头,外加一碗海带骨头汤,晚上考虑到很多劳役们都是回家休息的,因此命人额外多给了两个,一共七个实心的黑面大馒头,外加白粥一碗。
“这,这真的是给我们吃的?”劳役们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还冒着热气的黑面大馒头,这些馒头个个都有成人两个拳头那么大,而且还是实心的,连一丁点野菜都没有掺杂,这要在他们家,连过年都舍不得这么奢侈啊。
“废话!快点吃饭!吃完各小组将碗筷收起来洗刷好,放在这里竹筐里。”负责来送饭的伙头兵不耐烦地催促道,这些人真是一点也不爽利,白白浪费了城主大人的一片好心!
众劳役这才相信,这次入城的新军,是真的要给他们这些劳役发粮食的,虽然不是从前那样开仓放粮、给他们分发一些压在仓底的陈粮烂米,可到底这实心的黑面大馒头是没得作假的,因此一个个都吃得脖子都快哽住了,吃完后,再来一碗飘着油花儿的海带骨头汤,整个人都跟重新活过来似得。
然而,更让他们不敢置信的是,到了傍晚下工的时候,原本以为要回家吃糠咽菜了,没想到中午来送饭的伙头兵又来了,照例是赶着牛车,每个劳役都分到了足足七个实心的黑面大馒头,外加白粥一大碗!那白粥也不像是家里的杂粮粥那般稀得能照见人影儿,居然稠得连筷子都竖得起来。
“唉!都带回去吧,加点水放到锅里重新煮一煮,家里的老人孩子都能分着吃一碗,这可是白花花的大米熬出来的呢。”分发饭食的伙头兵里,一个老兵叹息道,他们都是从穷苦人家里出来的,知道这些劳役家里想必已经是家徒四壁了,城主心善,让他们熬稠粥,他们索性多放些白米进去,这样这些劳役带回家,也能和家里人一起吃顿好的。
“多谢!多谢!”这些朴实的劳役也说不出什么讨巧的话儿,只能一遍一遍地感激道。
于是,这天晚上,原本准备好了迎接饿得半死的亲人的劳役家属,惊讶地发现,过了一天,这些去服劳役的亲人不但没有饿得头晕眼花,竟然一个个都精神十足地回来了,个个昂首挺胸,怀里还抱着一个破旧的小包裹,包裹里面是七个实心的黑面大馒头,手里带过去喝水的破碗里也盛了满满一大碗的白粥!
“吃吧,这些都是新城主赏赐的,往后每天都有呢。”这些拿来馒头白粥回来的劳役,也舍不得自己吃,左右自己每天在工地上都有的吃,索性都分给了家人,看到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喝着难得一见的白粥,顿时满足地笑了。
“管事的长官们都说了,让咱们明天早点儿去,工地上每天管三顿饭呢,早上每人还有三个这样的大馒头外加一碗白粥呢,明天早上让老大跟我一起去吧,带着碗,我早上有两个馒头足够了,剩下的粥和馒头,让老大带回来,里面加点野菜,早上也能混个肚饱。中午发饭的时候老大再跑一趟,拿两个大馒头回来。”
然而,更让这些劳役们惊喜的是,做完十天后,他们每个人都从管事的那里领到了三百文到五百文不等的工钱,都是崭新的铜钱!
“都听好了啊,回去和村里人说,咱们这里还要招工,像你们这样的壮劳力,只要肯吃苦,都过来干活,没手艺的劳役,每人每天20文钱,有手艺的,根据做的活计,每人每天30文到50文,每天管三顿饭!愿意的都来!”发完工钱,管事的立刻见缝插针地将招募劳役的告示贴了出来,考虑到许多人不识字,还特意站在一边讲解了一番。
这下子,整个青城的下层老百姓都彻底沸腾了!
尤其是城中的许多穷苦人家,没有田地,以往都是靠打柴打渔为生,乱世中更是失去了维持生计的小生意,现在好了,城主府大量招募劳役,他们,又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活下去了!
第133章 迁居青城4
最近,整个青城的老百姓,都变成了他们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新城主的脑残粉;原因无他,自从这位夏城主接管了青城之后,他们全城的老百姓;简直过上了神仙一般的好日子。
别的不说;就说家里有好几个壮劳力的吧;哪怕什么手艺都没有;只要有一把子力气,按照他们城主大人的招工告示里说的;去做个“一级工”,每天三顿饭管饱不说;还有20文钱的工钱,以前一天三顿饭都是发黑面大馒头的,后来听说很多工人将三顿饭的馒头省下来几个带回去给家里人吃,城主府索性又出了新政策;说是晚上那一顿可以折合成黑面,不想要馒头的;可以领二斤黑面回去;这下可好!有了这二斤黑面,家里人再挖点儿野菜,足够晚上做个野菜黑面疙瘩吃了。
再后来,城主府又出了新告示,说是每家每户可以凭借新办的户口本,以户为单位,每家每个月可以平价购买粗盐三斤,黑面一百斤,要知道,现在市场上普通的黑面每斤5文钱,粗盐每斤60文钱,要是按照城主府给的平价购买的话,黑面每斤只需要3文钱,粗盐每斤只需要35文钱,按照一家五口来算的话,一个月光是这两样生活必需品,就能省下好几百文钱呢!
因为这,往日里拖家带口舍不得分家的老头老太太们,一个两个的都忙活着家家里已经成亲的小崽子们分出去单过,好去办个新户口,这样按照城主府的新政策,全家人分家后起码可以额外领取好几份儿“平价”福利呐!
这也是夏小桥最想看到的:将原先抱团守旧的大家族彻底拆开!
倒不是他愤世嫉俗不喜欢大家族住在一起,只是,他听黄狗儿说,当年姜元祯之所以手握兵权还活生生在皇位上累死,就是因为新政策在面对那些大家族的时候特别难推行,不仅如此,在这个年代,许多同姓家族也习惯于聚居在一起,什么张家村李家村的,个个都是土皇帝,几个大姓村子抱成团,朝廷的一些政令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他要想接下来在陵城和青城试点推行新政,只能趁着刚接管青城、老百姓对于他们还有些陌生的畏惧的时候,想办法把那些聚居在一起、连户口本都舍不得拆开的大大小小的家族给拆一拆。至于那些不差钱的富户,夏小桥也早就想好了办法,到时候城主府招募公务员或者官办学堂招生的时候,名额就以户为单位发放,每户一个名额,想多要?行啊,分家吧!
他就不信了!为了孩子们的前途,那些老东西们会不分家,这招要还不行,夏小桥就只能出大招:推行阶梯式税收了!族人越多税越重!当然了,这一招估计阻力较大,目前他还没打算放出来,希望那些老东西们能够识相点,主动拆伙,不然就别怪他不讲情面了,他可不是姜元祯这个爱面子的家伙,还想着和平共处啥的,惹急了,前世那些钓鱼执法啥的贱招,他也不是很抗拒来着。
眼下,最要紧的是先团结那些底层的贫下中农阶层,在详细了解了这个时代对于田地的重视之后,夏小桥并没有立刻就推行什么包产到户,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对于土地产权那是看的比命还重,现在包出去了,往后国家有什么变化再要往回收,那可就麻烦了!因此,在青城的军营和城防工事修筑工程快要步入尾声的时候,夏小桥又命陈家望张贴了一个新的告示。
如今,青城城门外那一块足有半面墙那般大的公告栏,可以说是成为整个青城老百姓心目中“圣旨”一般的存在了,全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他们的新城主体恤百姓,但凡有甚么新告示出来,那必定又是给他们老百姓谋福利呐!
因此,这天下工后,发现公告栏又有新告示张贴了出来,下工的人也不急着回家了,一个个安安静静地蹲在城墙底下,一边聊天一边等着城主府的“政策宣讲员”来给他们讲解新告示。
鉴于本城的大多数老百姓都目不识丁,因此,陈家望按照夏小桥的吩咐,在本城的四个城门都安排了专门宣讲各种新政策的宣讲员,这些宣讲员原先大多是本城那些大户人家豢养的门客,新军入城后,这些平日里靠着哄人为生的门客也没了包养的金主,正发愁日子怎么过呢,没想到城主府一声令下,将他们招来做了政策宣讲员,其实就是每天定时到城门边上的告示栏下,用官话向周围的百姓宣读一遍上面的告示,遇到不懂的再解释一下。
原先这些自诩为读书人的门客还觉得此举有失斯文,可是,在屡次?
小说推荐
- 掘墓志之梁皇谜陵
- 《掘墓志之梁皇谜陵》作者:金陵小爷编辑推荐金陵小爷编著的《掘墓志之梁皇谜陵》内容介绍:夜,寂静的夜。月亮躲在厚厚的云层后略显疲态,借着云朵的间隙洒下一丝银白。杂草丛生的野外除了夜行动物们发出的这大自然的旋律,隐约还夹杂着一丝不和谐的“沙沙”声。夜色下,几个黑色的身影站在高高凸起的小土丘上,正飞快地挥
- 最新章:第59章
- 盗陵:康熙、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
- 作者:窦应泰】第1章 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1928年军阀孙殿英悍然指挥国民党第12军盗掘乾隆、慈禧陵墓的事件,早已是个耳熟能详的话题。但是,发生在1945年深秋的第二次清东陵盗宝案却一直鲜为人知,隐藏在了中国近代史的浩瀚海洋之中。为了揭开第二次清东陵盗案的神秘内幕,笔者曾于1995
- 最新章:第81章
- 墓祭谈之守墓村
- 简介:一个村庄一首古诗一座古墓一群寻墓人几件惊悚事人与人各怀鬼胎事与事犬齿交错人魅怪尸兽如果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个空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书里告诉你求推荐求留言求打赏76173第一章 守墓村的秘密 第一节 守墓村的来历‘桑田平野阔,海纳百川生。金花一枝秀,银河遍地腾’这是我家乡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首五言诗,
- 最新章:第15章
-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 序章帝国的落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1908 年n 月,严酷的冬季过早地笼罩了北国矿野,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枯枝败叶,在古都北京大街小巷窜动不息。神圣威严、王气逼人的紫禁城,弥漫着厚重的沉寂、神秘和紧张气氛。十月十四日深夜,中南海仪鸯殿四周一片漆黑,几棵古树的枝条在朔风的吹动中,不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 最新章:第104章
- 巫墓(秣陵)
- 【更多免费 http/www.bookbao.cc】作者:秣陵别雪书籍简介:二十世纪中的青年,误闯入大巫之墓,学得无数巫族绝技,同时在墓中渡过了五十年 五十年后,林醒白重回世间。第一卷:人间世第1章 大巫之墓一九六零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三年自然灾害由这一年开始,寻常的百姓根本就填不饱肚子,外加这零
- 最新章:第1063章
- 皇夫的日常
- 作者:挖坑要填坑第1章 一堆绿帽子我是位皇夫,皇帝的丈夫。细细算来自打我从华国嫁来也约莫有七八个年头了。曾经那些一起鬼混的狐朋狗友早已是妻妾成群,还有的竟连小白脸也养上了。而当初最英俊最多金最有权势的我如今只能守着一个媳妇过日子,想到这里尽管痴情如我还是有几分悲戚。不过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想当初
- 最新章:第70章
- 皇子奋斗日常
- 文案 当了十几年的姑娘,一朝变成带把儿的小皇子,裴清殊顾不上矫情性别问题,因为现在对他来说最要紧的是如何生存 出生在冷宫,排行第十二,爹不疼娘不爱,只想早日脱离困境,当个闲散王爷 不想努力过头,竟有大臣打算支持他夺嫡 裴清殊指指头顶的墨宝,一脸无辜地表示:本王的原则是无欲则刚 众大臣 阅读提示:土著
- 最新章:第302章
- 皇家媳妇日常
- 《皇家媳妇日常》作者:华卿晴文案:方士讲,她长得有福气,未来必定大富大贵。她祖母听后,多给了方士十个铜子儿的算命钱…PS:本文也可以叫《她那腹黑儿子是重生的,又或者《闲后这职业《男主宠妻的各种姿式。内容标签 前世今生 穿越时空 重生搜索关键字:主角:福娘、张福娘 配角:张春福、纪德、朱高锦、朱高熙(
- 最新章:第362章
- 大清皇后日常
- 作者:妙戈简介史上最萌宫斗,不信你点进去看看剧情版:太监总管李德全最近很愁:皇上和惠妃娘娘因为鸡汁味薯片和黄瓜味薯片哪个更好吃,闹了别扭,已经好两天没说话了甜宠文不虐,历史考据党轻拍第一章 上梁云惠真的不是有意要踩皇上龙足,更没有故意在上面碾一碾。康熙四年,三月初九,老索家在京东城的新宅子上梁,特地
- 最新章:第9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