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天娇有毒》第215章


他觉得,她是他势在必得的猎物了。
过了许久,宋知夏终于放开了东景的脖子:“谢谢你,我没事了。”
东景笑了,极为自然地握住了宋知夏的手:“你开心就好。”既然是他的猎物,他当然要看紧了。
宋知夏没想到东景竟会大胆的握住她的手,她看着他们交握的手,他的棕色大手中是她的白晳小手,宋知夏的脸腾地烧了起来,她朝后一跳,手就要挣脱,可是东景的手却握的极紧,如铁钳一般,分毫不动。
“你,你放手。”宋知夏又羞又急。
东景却咧嘴大笑:“刚才你抱我的时候,我可没喊放手。”
宋知夏更羞:“亏我还以为你是守礼的人。”
“什么守礼?”东景是真不懂。
“你之前不都懂得遵守我们这边的规矩,不碰我的么。”宋知夏的脸全红了。
“可是你刚才抱我了呀,还抱了很久,难道只能你抱我,不许我牵你?”东景摇头,“可没有这样的道理。”
东景明白宋知夏的意思,可是之前他遵守她这边的规矩,是因为他只当她是妹妹,可以尊重她的习惯,可是现在他当她是未婚妻,他就希望她能接受他那边的习惯,最起码基本的接触是应该要有的。
立场不同,要求不同。
宋知夏的脸上都快要冒出白汽了,见她如此羞窘,东景也不好再逗弄她,他单膝跪在宋知夏的面前,手仍然牵着她的手。
“夏,我们之间是有婚约的,记得吗?”
宋知夏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所以我希望我们相处的时候,最起码就我们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时候,我和你的距离,可以更近一点。”
“你们这边的规矩,我尊重,也愿意遵守,可是在我们相处的时候,我希望你也能尊重我那边的习惯,在八甲部族,每一对夫妻都是因为真心喜欢对方才与对方结成夫妻的,并不是仅仅因为身份、能力、利益才在一起。”
东景的话令宋知夏的脸色白了一些,不再那般通红,他看出了她选择他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利益,而不是真心。
“我不介意你之前选择我的原因,我更看重的是定立婚约之后的相处,我相信你不讨厌我才选择我,我也愿意与你在一起一辈子,所以,我们可不可以认真的,以夫妻为前提的,相处起来?”东景的神情极为认真。
宋知夏不由自主地在心中生起了羞愧之感,她的行为的确是利用更多,真心太少,东景对她的付出的确远胜过她对东景的付出,他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无可厚非的,反倒是她没有反省过,一味的要求东景应该如何,实在是,有些欺负人了。
宋知夏羞愧的点了点头:“对不起,是我不好,我以后不会了。”
“那我们可以认真的相处吗?”东景趁胜追击。
宋知夏再次点头,轻轻嗯了一声。
东景开心的笑了起来,他把宽厚的背转向宋知夏:“上来,我背你回去。”
宋知夏轻轻趴了上去:“进城门前你把我放下。”她还是没准备好在人前与东景这般亲密。
“好。”东景背起宋知夏,大步流星的往余州城跃去。
进了余州城,宋知夏还在想着该怎么与母亲解释,她这么任性的跑了出去,母亲肯定会训斥她一番,她还没想好,就有军士领着信差来报,说是京城有信来。
宋知夏接过信差递来的信一看,是宋勇毅写来的,寄给母亲,不知是何事,她赶紧拿着信去找了母亲。
张氏见到儿子来信,也没空再和女儿提刚才的事,急急拆了信,细读起来。
张氏原本紧绷的脸在看完这封信后,神色一下子舒展了:“不是什么大事,是阿毅看中了一位女子,想让母亲为他说通他父亲。”
“哪位女子?”宋知夏问道,宋勇毅是宋家独子,还是未来的新朝太子,他的妻子人选可是要慎之又慎的。
“家世倒是不错,不是百家大族,也不是与齐氏有牵连的大族,是最最清白妥当不过的书香门第。”张氏卖了个关子,特意说的又缓又长,调着女儿的胃口。
宋知夏轻轻推了母亲一下:“母亲快说。”
“是云州何氏,前朝国子监祭酒何榆的孙女,何汐。”张氏笑道。
何汐。宋知夏心下一沉。
何汐是个人物,她当然知道她,不是因为她手段如何了得,经历如何传奇,而是因为她的严苛固执,前世她就做了一件争议很大的事,她五岁的女儿出门看花灯时,为了看的更清楚,便让家丁抬着她,坐在家丁的肩膀上看花灯,就因为这件事,何汐重罚了她的女儿,不仅罚她抄写女子规戒,还罚她禁闭祠堂三日,不许进水进食。
这样的女人,果真是宋勇毅看得上的女人,同样的卫道士啊。
要是何汐当了她的大嫂,呵呵,她与兄嫂一家肯定会冲突不断,到时候家事说不定就会变成国事了。
张氏对何汐的家世很满意,心中开始琢磨该向哪些人打听何汐的性情人品,这个媳妇很重要,以后会是一国之母,人品一定得要担得起来,还有性情,张氏悄悄瞧了女儿一眼,这个性情一定得要是宽容的,不然姑嫂不和、家宅不宁啊。
宋知夏也在心中琢磨了起来,嫂子的人选对她的影响很大,她不能让何汐这样的人成为她的嫂子,不然后患无穷。
在这段她不在京城的时日里,宋勇毅是怎么认识何汐的?
宋勇毅到底有多喜欢何汐?
他知道何汐的真实性情吗?
父亲知道这件事吗?
父亲会同意吗?
别的世家望族是会乐见其成还是极力阻止?
她要阻止的话,应该找什么样的理由?
如果由她来推荐,有哪些合适的人选?
若是宋勇毅非卿不娶,父亲母亲也同意,她的后路又在哪里?
如果何汐与她不和,要她做一个提线木偶般的公主,而宋勇毅也故态萌发,她该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在这一章把东景拉出来撒点糖了,东景这个男主真不容易啊,都成小弟了。
小天使们你们猜猜,如果宋勇毅真的娶了何汐,小夏会怎么做?
第196章 以退为进
十日后,皇家仪队顺利抵达京城,宋老夫人、张氏和宋知夏入了皇宫,与宋力刚、宋勇毅一家团聚。
宋家人丁少,虽然宋家升为天家,宋老夫人应该居住在太后所在的永康宫,张氏应该居住在皇后所在的泰和宫,宋勇毅应该居住在东宫,但是宋力刚不愿意让本就稀少的家人分散四处,所以宋家人全都居住在皇帝寝宫邻近的各处宫殿中,张氏更是与他同居寝宫,以示帝后恩爱、一家和睦之意。
这一个月来宋力刚忙了个够呛,他其实只是个武将,原本对于天下并没有野心,论起治国手段,更是两眼一抹黑,之前只是攻城掠地收拢政权,他做的还算是得心应手,但是如今实打实的接触起各项朝政,还只是最初期的立国号、定年号、明国色、任用朝臣,就足够他手足无措、满心慌张了,好在他的儿子宋勇毅还略懂一些,两人商量着行事,倒也能应付一些朝政,比如立了国号为明,定了年号为启泰,听从钦天监的建议选了国色为朱红,至于任用朝臣这等大事他们则不敢乱来,只是任用了最信任的十几位官员,再凑合的用着大胜前投诚过来的前朝旧臣,勉强的把国体框架给支撑了起来。
登基大典是最重要的事,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因为宫城并没有受到战火的侵袭,国库和夏帝私库也没有受到劫掠和破坏,所以准备起皇帝登基的仪仗来还算是便利,大多数的东西都可以继续使用,少部份改起来也方便,小部份的重新做也来得及,至于明朝新帝所穿用的新龙袍新冠冕,在有材料的情况下,重新设计,日夜赶工,也赶得及齐备。
最后宋力刚在钦天监奉上的吉日册中挑选了最近的吉日,登基大典很快就可以举办了。
皇后的册封大典也同样筹备的差不多了,吉日就选在登基大典之后最近的吉日。
宋力刚和张氏马上要开始进行专门的登基和册封的礼仪教导了,这是顶顶重要的事,宋力刚已经开始礼仪教导了,而张氏,从她入宫门的当日起,就要接受礼仪教导了。
时间很紧迫,人人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啊。
张氏原本还想着与夫君商量儿子的婚事,然后找人慢慢打听何汐的品行,甚至还要出些题暗中考验一下何汐,结果在紧迫的日程中,她的这些想法通通往后推,为了确保在册封大典上万无一失,张氏的全部精力都得放到学习皇后礼仪上。
这段时间正好给了宋知夏缓和,让她可以好好地思考自己的未来走向。
登基吉日到,宋力刚在众臣拱卫下登基了,明朝开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