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天娇有毒》第211章


尔家主母哪里敢喊冤,男人就是规矩,更何况是一家之主,那就更是天了,天说什么,她们这些卑微的女人,怎么敢有微言异议。
尔家主看着底下的女人们,视线更是在季丹身上停留了一会儿:“你们都回去写道歉信,向宋小姐诚心诚意道歉,写好后交予我,一块递出去,外面的守军不让我们出去,可没说不让书信出去,更何况是递给宋小姐的书信,他们更不敢扣留,阿丹,你多写一封,除了给宋小姐外,你还要给你师尊写一封,求她为你说说情。”
女人们俯身应是,季丹更是深埋下头,姿态比别人更加恭敬。
尔家主看着季丹恭敬的姿态,又给出了一句承诺:“阿丹,只要你能挽回宋小姐的心意,让她襄助尔家一臂之力,老爷可以同意阿凯立你为正妻。”
季丹又惊又喜的看了尔家主一眼,又赶忙匆匆低头,俯身应是。
边上旁观的尔凯也面露喜意。
半日后,一叠书信从尔家递出,经青州州军之快马,迅速寄往封州。
宋知夏收到了信,与母亲张氏交代了一声后,便去往师尊书兰先生的住处。
“师尊,便是这么回事了。”宋知夏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低垂着头,不敢看师尊,“弟子一怒之下,便命州军把尔家看管起来,不许进出,但弟子有让人每日送米送菜,不会真让尔家出什么事的。”
书兰先生从头到尾都在沉默,沉默中还夹带着几分怒气,宋知夏以为师尊是在生她的气,所以不敢抬头看师尊,在话尾还给自己辩白了一句。
书兰先生终于开口,却不是宋知夏所想的是训斥她,而是长叹了一声:“季丹太令为师失望了,从此以后,你可以不必称呼她为三师姐了,以她的心志,担不起你的师姐。”
咦?师尊不骂她,而且对季丹很失望。
宋知夏一下子精神了。
“师尊,您不怪弟子?”宋知夏圆亮的杏眼透露着藏不住的欢喜。
书兰先生抬手抚了抚弟子的发顶:“怪你什么?怪你没有奴才的天性吗?”
书兰先生轻笑一声:“季丹她自甘下贱,为了所谓的情爱,忘了父母,忘了礼法,更忘了为人的骨气,虽然女子的确比男子低微,但却没有卑微到泥土里去。”书兰先生的语气中隐含着一股傲气,这是不肯屈服的傲气。
这话正是宋知夏的心里话,她也觉得季丹自甘下贱没骨气。
宋知夏心中快意,面上却不敢显露,怕师尊觉得她不尊重师姐,就算师尊真的不认季丹这个弟子,但是她对季丹还是要有基本的尊重的。
“师尊说的是,女子的确不应自卑至泥土里去。”宋知夏仰起头来,心中还有一句话未说,就算是卑贱,也绝不会是她。
前世被人那般作践,今世的她绝不肯让自己再落入那般的境地中。
书兰先生拿起了之前宋知夏放在桌面上的季丹书信,细细看了起来,半晌后放下书信,说道:“季丹她想求我说情,救她一救。”
救?宋知夏皱眉:“季丹她是受了尔家的责难?”
书兰先生轻叹一声:“你可能还不知晓,季丹并不是明媒正娶进的尔家。”
“弟子知道。”宋知夏应道,“弟子特意查问过青州府衙的户房,婚书官册上并无季家与尔家的婚书。”
“所以季丹如今在尔家,应是妾室的身份。”书兰先生摇了摇头,“既然你查过户房,那你应该也知道尔家的来历吧?”
“知道,尔家原是什族人。”
“是的,那么你知道什族人的婚嫁规矩吗?”
“多妻?”宋知夏探问。
书兰先生点点头:“是啊,多妻,而不是一妻多妾,虽然迁入夏国境内的什族人更改了多妻这一规矩,但还是与我们夏人很是不同,什族男子在成年后,会纳进多位女子为妾,然后生下许多儿子,等到这些儿子长大后,会从中选择合适的继承人,有了继承人后,继承人的生母才能母凭子贵,成为正妻。”
宋知夏再次吃惊:“所以,季丹她是。。。。。。”不仅自甘为妾,而是多妾之一?
书兰先生叹息:“不知如今是何种境况,只是两年前季丹来信时曾说,尔凯遵守誓言,只有她一人。”
宋知夏真是为季丹的豪赌之举大感惊叹。
“师尊可曾劝过季丹?”宋知夏忍不住询问。
书兰先生恨声道:“劝过,可是她不听。”
书兰先生看向宋知夏:“她已是尔家人,不,什族人,为师也不愿管她了,她既然觉得什族的理念好,认为女子应该守在后宅,以男子为天,全心全意地侍奉,那就继续做她的贤良女子去吧,以后你不必为她的事多操心,你顾好你自己就行。”
书兰先生这是真的舍弃这个三弟子了,若是以前还对三弟子有几分怜惜,如今听了小弟子的话后,书兰先生已经是无话可说,也无心再管了。
宋知夏点头应下。
宋知夏见师尊不想再提季丹,便转了话题。
“师尊,今次弟子回来是为了迎接祖母和母亲入京,以后一家人都在京中,弟子可能就很难再回封州了,弟子不舍师尊,敢问师尊一声,可愿随弟子入京?”宋知夏的确想带师尊回京,师尊一个人孤身在封州,实在寂寞。
书兰先生心神一动,这是开口的好时机啊。
“为师本是长清人,如今身子渐衰,想要落叶归根,不想再远离故土。”
“可是,”宋知夏皱眉,她担心师尊见到故居的破败,心中会更生悲切,“可是王府已经久不住人,重整还需时日,不如师尊先随弟子前往京城,待弟子修整好王府,再请师尊重回故居。”
书兰先生浅浅一笑:“不必如此麻烦,当年王氏被抄家破门,想来故居已是他人之居,为师不愿强夺他人产业,只是想回到长清,觅一处小院,安身度日而已。”
见弟子急着要劝解,书兰先生抬手安抚道:“为师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如此作想,因为住在哪里都无所谓,王氏只余为师一人,为师在哪儿,王氏就在哪里,故居只是一个壳子罢了。只是,为师倒是真有一件事要求你,还请你费心此事。”
为王氏正名,与要回故居,书兰先生当然选择前者,若是两者都要,以她与宋知夏的师徒情份,当然也是可以,只是书兰先生却觉得两者都要就有些过贪了,持正,才是人之正途。
宋知夏巴不得师尊有事麻烦她,赶紧道:“师尊请问,弟子必全力以赴。”
书兰先生进了内室,拿出一个小箱子:“这是当年王氏一案的资料,我势单力薄,搜集多年也只得来这一些,再详细的,估计就要你去刑部查档了。”
书兰先生将箱子放下,面向宋知夏,做了一个大揖:“王氏,求宋二娘,为先人洗刷冤屈。”
这一刻书兰先生不再是书兰先生,而是王氏女子,以王氏之后的身份,求新朝的开国公主,为王氏翻案。
宋知夏赶忙伸出双手扶住师尊,不让师尊行完全礼:“弟子必定全力以赴,为王氏洗刷冤屈。”
书兰先生握紧弟子的手:“多谢。”
作者有话要说: 回来了,从今日开始恢复日更,么么哒
第193章 母女谈心
在封州待了五日,宋知夏接了祖母和母亲回归京城,皇家仪队浩浩荡荡的启程了。
宋知夏同时带上了书兰先生,书兰先生正想要亲眼看到王氏翻案,所以宋知夏一邀,她便允了,跟随皇家仪队一同进京。
这一次回京,宋知夏选了另一条路走,她不想再去青州了,便从程州、祈州、余州这一条路走,正好可以回宋家祖地祭祭祖,告慰一下先祖,然后也可让祖母、母亲见一见看管在余州的长姐一家。
宋老夫人向来对宋知夏这个小孙女不上心,只一心挂念着远在余州如今身份尴尬的大孙女,所以每日里都在催促仪队走的快一点,好在她身体康健,颠簸一点也受得住。
张氏却心情复杂,她想见大女儿,也担心大女儿的未来,可是她又对大女儿的所做所为难以释怀,那是明明白白的离心啊。
在这样复杂的心情下,张氏也不知自己该不该见大女儿,若是见了,又该说些什么呢?
“母亲,这是刚煮好的玉桂饮,来饮一杯吧。”宋知夏提着小银壶上了张氏的马车。
张氏正在出神,见到有人进来才回过神来,没听清女儿说什么,只是一眼就看到女儿发间的水珠:“快点擦擦,外面下雨了吗?”张氏拿出一方帕子给女儿拭水。
宋知夏将小银壶放好,笑着应道:“一点斜风细雨罢了。”
张氏边擦边唠叨:“你呀你呀,好好的马车不坐,偏跑到外头去骑马,有什么好骑的,累人又沾尘,此时又下雨了,你就乖乖在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