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记事》第21章


白灵回去的时候给卫建国带去两个包子,说谢谢他的馍馍救了人,这个时代大家不讲究带零食,吃饭还吃不饱呢,哪有吃的带到办公室,又不是饭点儿,这次也是多亏了他。
卫建国憨厚一笑:“孩子没事儿就行,我也没做啥。”
白灵下班之后就躲在屋里织毛衣,在现代的时候她织过几次,可谓是熟门熟路,利用平时的琐碎时间,两件毛衣用了小半个月织完。县城不大,她有时候能碰到邹城,这天下午白灵下班后回到家里,刚在炉子上烧了一壶水,就听到有人敲门。
白灵隔着大门问:“谁啊?”
“我。”门外传来邹城低沉的声音。
邹城手里提着两条草鱼,鱼还活着,活蹦乱跳的动来动去,他一侧身子进门,说道:“我住宿舍没地方做菜,这两条鱼是单位发的,别声张,领导不让往外说。送到你这做好了我蹭吃,不介意吧。”
白灵接过邹城手里的鱼,解开放进盛水的盆里:“不介意,我还能沾光呢。”这个年代缺吃少穿,每个单位都会想点辙给员工谋福利,大伙闭紧嘴,有点荤腥好歹可以改善改善伙食。
白灵心里琢磨,一共两条鱼,先养着一条,今晚宰一条就够吃,红烧?糖醋?还是清蒸?白灵看了一眼窗台上空空的调料台,还是清蒸吧,有盐巴就行。
做鱼邹城不在行,他退到一边,白灵挽袖子开始杀鱼,这活她干过,简单利落的杀鱼去鳞切段,姜没有,蒸鱼豆豉没有,料酒没有,小葱倒是有一小把,白灵用盐巴把鱼腌制半小时入味,之后上锅蒸熟,锅里加油放花椒炒黑,关火后把油淋在鱼身上,一道菜搞定!
地窖里还有一点苦菊,白灵做了凉菜凉拌苦菊,折腾这一圈白灵出了不少汗,邹城很有眼色的放好筷子碗,白灵进屋时邹城正拎着那件深灰色毛衣,往自己身上比划。
邹城抬头问:“竟然跟我的尺码一样……”
白灵:“……”本来就是给你织的啊!
白灵背过身走出房间:“我大致估的尺寸,你试试合不合身。”
大概过了五分钟,里屋的邹城说道:“进来吧。”
白灵瞧了一眼,毛衣的身量刚刚好,邹城长的高,手长脚长,毛衣下摆正好在腰间左右的位置,肩膀住刚好能撑起来,他的发型就是这个时代常见的三七分,衣服发型都得靠人衬。
白灵解释道:“我去省城刚好商店的柜台有毛线,之前你常帮我,就帮你织了一件毛衣。”说完又拿起炕上的围巾:“剩下的毛线织了一条围巾,也给你。”
邹城指指炕上的女式毛衣:“一样的?”
白灵窘迫的点头,怪不得当时她看两件毛衣怪怪的,一样的材质……一样的颜色……一样的款式,这是妥妥的情侣款啊,白灵想钻地缝。
谁知道邹城笑着咧开牙,牙齿洁白的要反光:“这件毛衣我很喜欢,谢谢。”
白灵哆嗦一下,屋子的温度似乎降下来了……
邹城的毛衣没脱下来,直接穿着去吃饭,大概是平时吃的不好,缺少调料的清蒸鱼,白灵吃的也是津津有味,白面掺玉米馍馍是昨天蒸的,一笼笼的蒸馍,蒸好后晾掉水汽,整整齐齐的摞到大缸里,现在天还不热,能放好几天,每天吃的话蒸热就行,省事!白灵跟桑红芹学来这招。
吃完饭后邹城主动去洗碗,白灵收拾桌子,随口说道:“剩下那条鱼怎么吃?你明天中午过来吃?”
邹城那边水声哗哗哗,能听到他的回应:“我要吃红烧的。”
邹城平时都是在单位的食堂吃饭,早午晚都是,白灵现在才回味过来,就是上次带她去的的那个食堂,相比一小的食堂,银行食堂饭菜好上不少,但再好吃也有限度,肯定不如白灵这油盐齐全的饭菜好吃,想吃鱼更是没门。
县城工厂、学校这些单位,员工都是住集体宿舍,四个人或者六个人一间,邹城能分到一个单间住,待遇还真是不错,白灵跟邹城聊天发现,他是省城人,工作也是最近调动回来的,放着省城的金饭碗不要,调到老家这个小县城,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第二天白灵从空间里拿出来二十斤大米、十斤白面,空间的仓库本身库存就不算大,在这个饥荒年代,她主要的依仗就是空间里的食物,很容易坐吃山空,想想后面还有十多年的苦日子要熬,白灵就觉得头痛,如果能料到这一天,她一定会早早地在空间里贮存满食物!
白灵蒸了一锅香喷喷的大米饭,她下班比较早,第四节没课就早早的回家,估摸着时间做鱼,白灵把鱼头留出来,做了一道鱼汤。邹城踩着饭点进来,鱼的香味飘散在院子里,白灵盛了一碗大米饭,邹城一怔:“好久没吃过这么白的米饭了。”
现在日子都清苦,过的再好也是有限,不可能大鱼大肉,像后世这种大米更是难寻,白灵指指锅:“还有一锅呢,敞开吃,又不管你要粮票。”邹城审视的看了白灵一眼,幸亏没问出来,不然白灵还真不知道怎么解释。
白灵在这个时代举步维艰,最大的难处就是如何向身边人解释她的粮食,可又不能不拿出来吃,走一步算一步吧,总比剌嗓子饿死强。
周三的时候白灵刚下班,就瞧见孙玉柱蹲在门口,她惊喜的跑过去:“姥爷你怎么来了?”
第26章 鸡蛋面
孙玉柱正背着墙根抽旱烟,提了提竹筐,筐里露出来一个鸡脑袋:“现在天气好,你姥姥又孵了一窝小鸡,让我给你送来三只,养着下鸡蛋吃。”
这可感情好,肉票每月的供应有限,根本买不到什么东西,喂鸡就是顺手的事儿,带着就给活干了,以后每天都能摸出来两三个鸡蛋吃,日子能改善不少。
这个院子以前有一个鸡窝,不过基本荒废了,竹架子都塌了下来,孙玉柱脱了外套,二话没说就去搭架子,他干活利落,不到一个小时就把鸡窝收拾好,把“唧唧唧”乱叫的小鸡放进鸡窝里。
白灵拉着孙玉柱进去,给他泡了一壶茶,问道:“姥爷你咋知道我住这?”
孙玉柱说道:“大壮家里有事今天才回县城,我是跟他一起来的,让他把我放在你门口就行,也没让他告诉你,省的耽误你工作,反正你中午得回家吃饭。”
提起吃饭白灵想起来,她死活不让孙玉柱走,好歹吃了午饭才能动身,她印象里鱼还剩下半条。
红烧的草鱼还有多半条没动过,白灵拿出白面和面擀面条,孙玉柱给她带来十五个鸡蛋,她用两个鸡蛋做了鸡蛋面,豆油葱花炝锅,屋里飘着都是油的香气,孙玉柱坐在门槛上,说道:“还别说,你这面条把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勾起来了。”
白灵笑道:“那一会儿就多吃点。”
自从白灵有了这三只鸡,似乎院子里也有了活力,小鸡整天唧唧唧的喊来喊去,白灵周末回小杨庄,正好赶上桑红芹老两口在聊她大姨。
他们说的是一桩好事,白灵大姨夫跟着村里的木匠学木工,像这种手艺活在这个年代吃香着呢,在村里做木工活,跟其他劳力一样每年算工分,比一般的劳动力得的还好多,相对还轻松,老木匠一般会传给自己孩子或者亲戚,很少外传。
白灵大姨夫厚道,老木匠无儿无女,就跟一个瞎眼的老娘过日子,她大姨夫常接济一二,帮扫扫雪、除除草,也没求过回报,老木匠上后来决定,要把木匠活传给她大姨夫,也算是有了接班人。
白灵大姨夫喜的说不出话,要是有了这门手艺,可真是吃喝不愁,白灵大姨夫跟着学了挺久,现在也出徒了,在村里简单接活,打个木凳桌子什么的,像衣柜这种的大件还不敢上手,得先练练手。
桑红芹抹抹眼泪,拍拍炕沿:“可算是苦尽甘来啦,难为你大姨熬了这些年,我就说志强是一个上进的孩子,果然没看走眼。”志强是白灵大姨夫的名字。
明天周家大儿子结婚,桑红芹嘱咐白灵早点起,他们关系好,早过去给忙活忙活,结婚也不用摆席,弄个茶话会,抽抽烟,磕磕瓜子,热闹热闹就过去了,就算是那些办酒席的,去做客的也自己带上口粮。
白灵天蒙蒙亮就先跟着姥姥姥爷过去,周家人全起来了,胖胖跟嘟嘟蹲在大门口划拉树枝玩,嘟嘟扔下树枝跑到白灵面前,伸出双手:“灵灵姐。”
白灵把嘟嘟抱起来,在她粉嫩的脸上亲了一口:“你妈呢?”
嘟嘟笑着说:“我妈在屋里呢,今天我大嫂来,我妈可忙呢。”白灵把嘟嘟放下,墙上贴着大喜字,周家大哥去邻村接新娘去了。
桑红芹上了礼钱,五毛钱,这已经算是不少的了,白灵送了搪瓷面盆跟毛巾,周婶抓了一把奶糖塞到白灵手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