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日记(1 2部)》第67章


疾缓荡蚴档赝呃镆?br />
【95。千篇一律的应答】
蔡太师亲自主持谈判,按说这点小事用不着他出马,但各路强盗来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调,一般人根本听不懂,据说蔡太师精通天下语言,早已名声在外,别人都没这份本事,所以他只好自己硬着头皮顶上。
方腊上去谈完,兴高采烈地下来了,田虎上去谈完也欢天喜地地下来,王庆谈完后也是满面春风,接着轮到宋大哥。
宋大哥一直想当个节度使,实在不行当个府尹,再不行当个县令也凑合,要是还不答应,滚你妈的,一拍两散,继续回山当我的强盗。
宋大哥上台后谈了一会儿,下来后很是兴奋,说太师身居高位,但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体谅我们落草为寇的苦衷……
我忙问条件答应了没,宋大哥说蔡太师点头了,答应会考虑。我觉得不妥,空口无凭,万一幌点我们咋办?
宋大哥说你不要多心,太师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话那是一言九鼎,绝不会出尔反尔,这次绝对有戏……
我本来抱怀疑态度,因为官越大说话往往越不靠谱,不过看宋大哥如此肯定,也就不去担心,站一边看别人上去谈条件。那感觉很爽,就像你在茅房悠然蹲着坑,而别人提着裤子在旁边急得上蹿下跳,真是惬意极了。
我越看心越沉,我突然发现一个规律,不管跟哪家谈,蔡太师的回答千篇一律,点头,微笑,要么说好,要么说我知道了,要么说我会考虑。
我越发不安,为验证心中的猜想,趁宋大哥不注意,逮个机会,走上前去,怯生生地坐下,小心问道,你妈可好?
蔡太师点头,微笑,说,好!然后问我你为啥当强盗啊?
我一转念,说道,你祖宗可好?
蔡太师郑重点点头,说我知道了,我体谅你的苦衷,然后又问我,你招安想要什么条件啊?
我心沉到谷底,但又不死心,大着胆子说道,我靠你大爷!
蔡太师点头说道,嗯,好!条件有点高,但我会慎重考虑的!
【96。阮老爷子走了】
阮老爷子走了,静悄悄的,没有惊动任何人。第一个发现的,不是阮家兄弟,而是鲁智深。
鲁智深这人很奇怪,你要说他聪明吧,他天生一副憨相,三岁小孩都能忽悠住他,一点都不像有慧根的样。你要说他傻吧,他时不时会蹦出两句惊人之语,初始大家不以为意,后来竟一一应验。
有一次,大家在唠嗑,他在一边打瞌睡,呼噜震天响,突然冷不丁来一句,皇帝老儿归天了。众人本当是个梦话,谁承想一个月后,京师传来消息,皇帝归天,端王继承大统。众人开始对他刮目相看。还有一次,众人聚一起喝酒,他喝得两眼发直,坐在一边发愣,前言不搭后语地冒出一句,要来瘟疫了。半个月后,果然瘟疫横行。众人觉得他有些神叨,都喊他鲁半仙。
他这些惊人之语往往可遇不可求,他自己也莫名其妙。军师说,天才和蠢材往往只是一纸之隔,而鲁智深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半成品。
前天众兄弟聚在一起吹牛,鲁智深突然又来了一句,阮老爷子走了,众人将信将疑,立马跑半山腰,阮老爷子躺在床上,早已没有气息。
这次阮家三兄弟很和睦,没有争吵,都跪在床前痛哭。阮小二说老爷子颐养天年,无疾而终,该办喜丧。阮小五和阮小七没有二话,三兄弟出奇的一致。
时迁偷偷说阮老爷子是饿死的,说被子里的棉花都吃光了。但这话只能私下里嘀咕,谁要敢如此说,估计阮家三兄弟要跟他拼命。
丧事很隆重,三兄弟也很团结,互相帮衬着,办得井井有条。后事也很简单,阮老爷子没啥遗产,只剩两床破被子,还是空心的,三兄弟互相谦让,谁也不肯要。
阮老爷子生前,三人为了养老的事见面就吵,都打得头破血流,而如今却突然这么团结。我想了好久,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前子孙和睦的,那他本人肯定很有钱,死后子孙和睦的,那他生前肯定没钱;反过来亦然,生前子孙不和睦的,那他本人肯定没钱,死后子孙不和睦的,那他肯定有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家无余粮,不认爹娘;年老没钱,只能上墙。
【97。男人间的翻脸与女人间的翻脸】
两个亲如姐妹的女人翻脸,一定是为了一个男人;两个情同手足的男人翻脸,无他,必定是一人高升了。
顾大嫂和孙二娘关系原本铁得很。两人相貌相当,都是让人过目难忘的类型;脾气也相仿,都是火药桶脾气,一言不和就问候人老母;而且特投缘,上阵一起扛枪,下阵一起化妆,无聊时一起挤对扈三娘。她们天天凑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平日里形影不离,连上茅房都一起,结果前两天却突然翻脸了。
其实也不是啥大事,顾大嫂在半山腰不小心扭了脚,张清正好路过,恰好前后无人,他也不好装作看不见,毕竟是自己老婆的战友,不帮忙不好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顾大嫂这吨肥肉背上山。正好孙二娘碰到了,当即脸拉得比驴还长,到处说风凉话,说顾大嫂勾引她老公。两人关系彻底失和,见面连话都懒得说!
王矮虎和燕顺本是穿开裆裤的交情,两人是发小,一起同过窗,而且文采相当,在私塾里一直不相上下,你追我赶,为争倒数第二的位子较劲了好多年。后来他们长大后一起扛枪,在清风山时就拜了把子,刀尖上滚下来的兄弟,过命的交情,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常年在一口锅里吃饭。这不最近也掰了。
其实两人之间也没啥过节,一没经济纠纷,二没共妻之恨。原因也很简单,最近忠义堂要提拔一名厅级干部,两人都在考察之列。两人表面上满不在乎,其实私下里都在搞小动作,最终提拔的是王矮虎,两人一下子就不来往了。
燕顺气不过,到处说风凉话,什么王矮虎靠吃软饭才坐上那个位子啊,什么头上冒绿光晚上不用点灯啊,什么无才无德难堪大任啊……连当年嫖娼不给钱的糗事都给抖出来了。
王矮虎知道后气不过,两人掐了一架,打得头破血流,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见面就骂娘!
别人升迁了,有人高兴,那升官的人肯定是他亲戚;有人漠不关心,那估计是陌生人;有人独自生气,那八成是他好兄弟。
人啊,能接受不相干的人高升,也不愿意身边的人得势!
【98。最不愿回忆的往事】
晚上喝了几坛酒,有些醉了,我想起了许多往事,时而哭,时而笑。我不知是哭我自己,还是笑这个世道。
我想起了李达,他是我哥哥,生性懦弱,从不惹是生非,小时候常背着我到处捉麻雀,那是我童年最幸福的记忆。我在江州大闹法场无处容身时,同样也是他领着官府来捉我,这也是我最不愿回忆的往事。
那时,我躺在炕上歇息,我不相信他会告官府,以为他只是吓唬我。但他真的去了,而且亲自领人来,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狠心。我翻窗跑了,临走留下一大锭银子。他果然没有追来,也许我们的兄弟情分,也就值一锭银子而已。
我想起了燕青讲的故事,唐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为了争皇位,明争暗斗,最后李世民抢先一步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了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然后又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一刀一个问斩了,最后逼迫父亲退位。心地之歹毒,手段之残忍,可谓毫无亲情可言。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纷争,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因为人都是自私的,感情是靠不住的。历史上有太多的夫妻分飞,父子成仇,兄弟反目。也许真如老话所说,人世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而在利益面前,人真的可以六亲不认的。
后来我又找过李达,想羞辱他一番。很意外,他没有丝毫内疚,反而满腔怒火,说我小时候天天打架斗殴,经常连累他吃官司,受了数不清的罪,吃了数不清的苦,还是不断给他找麻烦,觉得我应该给他赔罪。我哑口无言,想了许久,又给他留了一锭银子。他反问我,难道我们兄弟之间的情分就值一锭银子?我只好又留了一锭!
后来我又想,若是李世民不杀李建成,恐怕李建成也会杀李世民吧。每个人都在算计别人,又在别人算计自己的恐惧中惶惶不安,最终都会从最利己的角度出发做事情。性命攸关的时刻,每个人都会如此: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我突然对感情有了另一层认识,对忠诚和背叛也有了另一层感悟。永远不要去抱怨别人,也不要苛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