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日记(1 2部)》第65章


朝廷本想征剿,一者实力不济,二者怕逼急了众豪杰合而为一,再难剿除。其实朝廷完全多虑了,豪杰之间势如水火,根本尿不到一壶里。
【87。大佬不和的曲折史】
宋大哥和方腊一向不和,这当中有段曲折。宋大哥当寨主后,想结识四方好汉,琢磨着跟方腊套套近乎,定个攻守同盟啥的,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去撮合此事。我有一次喝醉后吹牛皮和方腊是生死交情,宋大哥知晓后,大喜过望,派我出使。其实他不知道,我说的生死交情,意思是一见面不是他生就是我死的交情,但吹出去的牛泼出去的水,万难收回,只好揣着贺仪去了,心里七上八下,心想这下羊入虎口,给人送上门去了。
初见之下,我吓了一大跳,方十三更瘦了,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坐那里,就像一风干的排骨架子,看来当皇帝并不比当囚犯好多少。
方十三见了我很惊讶,并没有当头一刀把我剁了,而是像老朋友久别重逢一样高兴,摆了桌丰盛的酒席,还有我最爱喝的绍兴女儿红,我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请我喝酒总不会有恶意,就放开了喝。席间鼓瑟吹笙,你来我往,很是热闹。等喝到脑袋有两个大的时候,方十三一挥手,众人安静下来,我知道该谈正事了,就把宋大哥的贺仪拿出来递给他,方十三连看也没看就扔一边,说一切都好说,只要你告诉我一件事。
我忙问何事?
方腊拉着我的手说,铁牛兄弟,牛鼻子老道算得准啊,我经过牢狱之灾后的确一步登天,看来人的福祸吉凶真是命中注定啊,这些年我寝食难安,茶饭不思,就惦记一件事,那天老道最后写的字到底是啥意思?
我正要说,脑袋一转,心想要照直说了,估计脑袋立马就会搬家。唉!有些谎言当时只是一时冲动,后来就是欲罢不能了,当下只好嘴硬道,天机不可泄露啊,日后自可应验!
方十三老脸立马拉下来,下令把我一通暴揍,赶出来了。我回来后不好交代,只说方十三要宋大哥纳贡请降,方可结盟。宋大哥立马一跳三尺高,大骂说方十三算什么东西,不知天高地厚,降他还不如降朝廷呢!
梁山和方腊关系也就彻底掰了。
方腊和王庆也不怎么对付,两人相隔十万八千里,八竿子划拉不着,没啥深仇大恨,按说关系不至于闹僵。但据说是王庆做事不地道,当年方腊坐头把交椅时,王庆想拉拉关系,派人送了贺仪,称赞方腊文韬武略,天纵奇才。信使从淮西到江浙,路上耗去足足三个月,到时恰好二把手火并方腊,方腊落败被赶回老家喝西北风,二把手一看贺仪,气得七窍生烟,打了信使一顿,赶出去了。王庆为了不影响两个山寨的传统友谊,印爬狭持匦滤土撕匾牵潮阃绰盍朔嚼耙煌ā=峁焕匆换芈飞嫌趾娜チ鲈拢绞比朔嚼霸缇椭匦麓蚧厝プ隽苏鳎豢粗拢鹈叭桑职研攀勾蛄艘欢伲淞顺鋈ィ郊夜叵党沟资Ш汀?br />
宋大哥就聪明多了,不管给谁送贺仪,总是空着抬头,到时先打听清楚,谁是寨主就把谁名字填上去,万无一失。
不过有一次也老马失蹄。那次宋大哥想招抚黑水山,听说黑水山火并刚换了寨主,忙派曹正前去送贺仪。曹正那次办事谨慎,打听了好多人,确定寨主姓苟,抬手“狗寨主”写上了,用的还是楷书,又板正又漂亮,结果刚递上贺仪,还未等开口说话,直接被打成七级伤残,躺了足足三个月。
【88。聚义结盟之事】
天下豪杰并起,势力较大的共有十八路,十八路头领曾齐聚青州府,商议聚义结盟之事。开始很和谐,众头领一起痛骂朝廷昏暗,奸臣当道,痛惜朝政日非,贪官污吏横行,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说到深处,众头领个个慷慨激昂,情难自抑,均痛哭流涕,各头领各逞所能,哭得各有特色。
方腊哭法很传统,掩袖大哭,两行清泪长流,但能以情动人,那眼泪哗哗地,跟黄河决堤似的,袖子都湿了一大片,哭得旁人都心酸不已。
以前在江州时我真没发现他有这本事,看来人一旦当了领导那就像戏子登上了舞台,一切都是演给别人看的,戏子是拿演戏当职业,而领导则是拿演戏当生活。
宋大哥哭出了新意,背手而立,仰天长恸,任泣涕横流,鼻涕都流到嘴边了,也不舍得擦一下。我看着恶心,准备拿手帕帮他擦擦,他从下面偷脚一下就把我踹一边去了,只好作罢。
王庆以声势夺人,哭得那个惨,哭天抢地,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爹死了呐,结果一不小心哭岔了气,趴在桌子旁不停咳嗽。
田虎看众人都哭得花样百出,他再哭也没啥新意,就站一边做发怒的样子,一边圆瞪双眼,一边咬牙切齿,结果装得太逼真,不小心咬碎了一颗虫牙,当即喷出一口鲜血。
众人目瞪口呆,这也太那个了吧?只见王庆捂着胸口不停喘息道,百姓受苦,苍生涂炭,小弟郁结于胸,悲从中来,吐血而已。说完他还不停感叹,百姓真可怜!在场的众小兵感动得一塌糊涂。
最后众头领商定为解民于倒悬,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准备联手对抗朝廷。
【89。位子、地盘、女人怎么分】
十八路头领歃血为盟,拜了把子,认了兄弟,喝了结义酒。可惜刚拜完把子,为了谁坐主位的事,方腊和王庆就吵翻了天。他两人本来就不对付,当下更是较上劲了。方腊说他势力最大,该坐主位,王庆不同意,说众人拜了把子就是兄弟,他年龄最大,该他坐主位。桌子砸烂了几十张,他们仍然互不相让,最后只好约定不设宴席,一人搬一小板凳,不分主次,在院子里围坐一圈。
三句话没说完,他们又为得了天下谁做皇帝闹翻了。这是原则问题,各路头领寸步不让,大刀片子都用上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阵混战,打累了,停下歇会儿顺便喝口水,死了的拖出去,活着的接着再拜把子称兄弟。谈了三天三夜,众头领终于达成共识,把大宋朝一分十八块,一人一块。
好不容易谈好地盘怎么分,又为后宫女人怎么分打了起来。方腊主张在谁地盘算谁的。众人均反对,你分到了京师,那不全是你的?没这么便宜的事,大家提着脑袋干革命,凭啥你要独吞?想得美!
谈不拢那就打呗,打来打去,打死了十四路反王,最后就剩我们四路了。四头领这次都很明白,不能再谈了,再谈众人都得交待在这里,最后只好重申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后不欢而散。
【90。蔡京的发迹本事】
这年头,强盗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来一茬。没几年工夫,各地强盗并起,闹得大宋朝乌烟瘴气。如此下去,总不是办法。皇帝老儿临朝,开会商讨对策,无非和与战两条路,和即招安,战就征剿。
但官场论事,从来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人论事。众人表态,也无是非之分,只有站队之别。当年赵高指鹿为马,玩的就是这一套。
皇上沉迷酒色,平日里深居简出,不问朝政,就像庙里的菩萨,是个摆设。朝廷大事悉由蔡京处理,蔡京此人无甚文采,但练得一手好书法。那字我曾见过,四平八稳,收放有度,端的漂亮。
蔡京出身低微,当年赴京应考,无盘缠回乡,只好流落街头,靠卖字为生。他闲暇时思春,倾慕怡红院美色,却无分文,只好以字画抵押。姑娘们看他字写得漂亮,挂在闺房,皇帝老儿偶尔深入怡红院体恤民情,一见之下,大为欣赏,蔡京自此发迹。
当年东京街头卖字的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功力深厚之辈,但独有蔡京发迹。如此看来,人啊,不能太老实,否则一辈子难得出人头地。
蔡京坐上太师的高位,靠的是另一项本事——听得懂所有州府的方言,这在大宋朝可是独一份。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相邻州府还能勉强沟通,再远就有些困难,尤其是南方几个州府,方言太重,每次进朝汇报工作,往往唾沫横飞地说一上午,皇上一个字都听不懂,头都大了好几圈。后来干脆一股脑全推给蔡京,再由蔡京向他汇报。蔡京靠此项本事平步青云,直坐到太师之位。别人也没话说,毕竟没人蔡京那两把刷子。
当下蔡京没发话,谁也不敢作声,都等他表态,毕竟和也好,战也罢,都无所谓,反正大家都是打工的,按月领工钱,你为朝廷着想,也不会多给你二两银子。你只要跟领导保持一致就行,毕竟工作好找,脑袋却只有一个,万一大宋朝垮了,无所谓,再换个朝廷接着干就是,到哪干都得挨领导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