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宠相门嫡女》第360章


“人证现在何处?可保安全?”得到答案的皇上忍不住出声相询。
王典马上回道:“请皇上放心,人证如今业已被微臣关在刑部,不过是以另一案件的凶手身份羁押,应该不会有人猜想得到他乃沫将军一案的人证,更何况,如今刑部之中,除了微臣暗中加派的人手,还有陵南王世子加派的人看守,所以人证很是安全,请皇上无需担忧。”
“当年沫将军之死,真相可是说了出来?”皇上继续追问。
靖安公主的眸光也不由紧紧盯在了王典身上,被皇上和公主两个无比尊贵的人紧紧盯着的王典沉声回禀:“回皇上,人证平安抵京之后,微臣就已询问,据人证说,当年的确是右相府二夫人李锦华收买了当年蘀沫将军诊治的御医,两位御医在沫将军的药中多放了一味能让沫将军病入膏盲的重药,也因此沫将军才久伤不愈而逝,两位御医之一的林御医心知会遭到李锦华的杀人灭口,是以将当年的事情偷偷告诉了人证,只是此事虽有人证却并无证据,微臣苦思无方,还请皇上治罪。”
人证固然能说出当年的真相,但当年的两位御医皆已死亡,又无实证,这个人证说的话也就没有了力度,护国公一定会据此点力争说是人证污蔑他,所以几经斟酌之后,王典只好进宫面见圣驾,让皇上去决断。
“不是听说林御医偷偷留了一份当年谋害沫将军的药渣?”不等皇上出声相询,靖安公主忍不住问。
------题外话------
6一就能恢复万更了。还有后面的情节马上要加快了
沫将军的死和生
女主的真正身份
随后都会加快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面对靖安公主的询问,王典微微苦笑,涩声道:“因为时年已久,加之人证这些年来换了不少地方,所以那份药渣早已不知去向了。”
靖安公主柳眉轻轻锁起,看了一眼皇上却不再说话,她比任何人都要来得清楚,皇兄心中一直对于百里沫当年草率下嫁苏景石耿耿于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苏景石背叛他上忠勇王府提亲时立下的绝不纳妾的誓言和李锦华做出那等子苟合之事后,皇兄看上去是为了安抚护国公而下旨赐李锦华为苏景石的平妻,但实际上,她很明白也很清楚,皇兄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想让百里沫看清楚苏景石是一个不值得她托付终生的良人,也或许,在皇兄心里,还存在着一种侥幸的心态,希冀百里沫会因此而离开苏景石。
然而让皇兄始料不及的是,虽如他所愿,百里沫离开了,但却不是单单离开了苏景石,而是永久的离开了人世。这些年来,对于百里沫的死,皇兄心里一定有着些许的愧疚和后悔,如今事实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一旦证实百里沫是被李锦华所害,等待护国公府、苏府的就将会是皇兄的雷霆之怒。
沫儿,这一天,终于要来了,九泉之下的你,能否原谅皇兄呢?
“朕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一定要将所有的证据安排妥当,不能有任何的疏漏之处。”良久之后,坐在椅子上的皇上忽然出声,那冷戾的声音带着些许的阴森寒凉。
王典微微一惊,他抬了眼望过去,但见皇上的一张面容隐隐约约的笼罩在一片阴森之下,然而眸中的坚定却有着上位者不容质疑的坚定和杀伐果决,他马上明白,皇上这是对护国公府起了连根拨起之心,也就是说,皇上这是在授意他不管他用什么正不正当的法子,一定要借当年沫将军被谋害一案坐实护国公的罪,这样一来,既给忠勇王府了交待,皇上自已也能安了心。
“皇上放心,微臣一定不会有辱圣命。”想通了皇上心中所思,他马上弓腰回禀。
皇上轻轻挥手,王典刚要退开,房外小公公的声音再次传了进来:“皇上,陵南王世子到。”
随着房门的打开,北堂琊迈着大步走了进来,看见王典他微微点头,王典默不吭声的退出书房,皇上看着北堂琊浓眉一挑:“可是查出了什么眉目?”
北堂琊面色肃然的道:“回禀皇上,微臣已然可以确定,王大人遇上的那批黑衣死士,并非出自护国公的手笔,不过,虽然这些死士并不是护国公圈养的人,但他们的出现和护国公还是脱不了关系。”
皇上龙颜沉了下来,他是天子,对于朝中权贵暗中圈养暗卫的事自是心知肚明,需知道这些掌握着重权的大臣们,哪一个没有仇家,所以身为皇上,他也能体谅大臣们暗中圈养暗卫护佑他们自身和家人安全,可是死士和暗卫却又不同了,身为天子的他,哪能容忍有人在他眼皮底下天子脚下圈养这样恐怖骇人的势力!
“你确定不是护国公的人?”皇上浓眉紧锁,看着北堂琊沉声问,对于北堂琊的能力他从不怀疑,只是身为天子,任何事情他都需要一个肯定的答案。
在皇上略带询问的眼光中,北堂琊郑重的点头,“回禀皇上,微臣不但可以肯定不是护国公的人,还可以肯定这批死士并非咱们天昭子民。”
他的回答让稳坐在椅子上的皇上猛然起身,上半身略微向前微微一倾,直直的盯着他问:“何以如此肯定?若不是天昭人士,这些死士究竟是来自哪里?”
立在皇上身后的高公公耳朵也不由竖了起来,若然那些死士并非天昭子民,那么就是别国派来的,这样的话,事情可就远比是护国公派的人还要来得重大得多了!
“回皇上,微臣已然查出,这些死士很有可能是金鼎大皇子的人,微臣也已明确查出,早在三个多月之前,这位大皇子就暗中派了人和护国公有所来往,这次之事,若微臣没有想错的话,应该是护国公借助金鼎大皇子之力,这样就算事情败露,护国公也可以推得干干净净。”北堂琊一板一眼的将他查到的事情一一禀报。
在听到他的回答之后,皇上的脸色愈发的森严,五国和盟之谈眼看在即,金鼎国的大皇子却和护国公暗有勾结,这代表着什么就算是个再糊涂的人也能想得到,好一个护国公!居然胆敢勾结外贼,看来是他太过纵容了,竟然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做出这样的事情,当他这个天子是那么好欺骗的么!
高公公的眼角瞄到皇上扶着书桌的手青筋暴露,不由得蘀护国公暗自摇头不已,这人啊,最怕的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皇上对护国公已经是够宽仁慈善的了,他却还是要做出这样的事情,果真应了一句老话,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这些,除你之外,还有谁知道?”一字一字的,皇上几乎是咬着牙问。
北堂琊忙勾了头:“回禀皇上,除去微臣,还有明郡王亦知晓。”
沫儿亲娘被谋害的真相,明郡王和他一样不辞辛劳的四处奔波,他和明郡王是互通消息的,因为唯有这样,才能综合两人收集到的消息加以分析得出最有利的证据,所以关于护国公和金鼎大皇子暗中勾结一事,他并没有对明郡王隐瞒,当然同样的,他也相信,就算他不说,以明郡王的人脉,早晚有一天也能查出。
皇上慢慢坐下,愤怒褪去过后,剩下的反而是淡然,护国公勾结金鼎大皇子只能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心中也很清楚,自己这个皇上已然容不下倚兵恃重的他了,所以他才会义无反顾的选择走上那条不归路,很好,很好!原本他只是想借着沫儿的事削去握在护国公及其儿子们手中的兵权,如今他既然勾结金鼎大皇子做出叛国之事,自己就能光明正大的将朝中所有属于护国公的势力连根拨起了!
“此事先不要声张,你和明郡王仔细搜查护国公里通外敌的实证,等到证据确凿之后,再呈给朕。”冷静下来之后,皇上恢复了他身为天子的威严,沉声下令。
北堂琊点头领旨:“皇上放心,微臣一定会仔细谨慎搜好一切证扰确保万无一失。”
皇上微微颌首,想了一想又道:“各国派出来的使者,一路可都平安?”
北堂琊忙回禀:“皇上放心,据微臣所知,各国派出来的使者,一路都还算平安。”
“金鼎国的大皇子,派人仔细查一查他,朕听说金鼎国玄帝迟迟不肯立皇后所出之大皇子为太子,若是有办法,去查查为什么,最好能查出玄帝意属哪个皇子。”皇上揉了揉眉心,五国之中,金鼎也算是强大的,玄帝也说得上是一代明君,只是玄帝迟迟不肯立皇后所出大皇子为东宫太子,以至于造成了金鼎朝政动荡不安的因素,金鼎大皇子肯出手相帮护国公,这其中的玄机,一目了然,想必是护国公和金鼎大皇子为了各自的利益勾结在一起,很好,既然金鼎大皇子胆敢将的插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