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家弃女》第33章


她心思飞快转动,思量一会,开口道:“郎君,阿洛有一法可解眼前流民之乱,不知可否。”
谢凡望着她,见她面色沉稳,点头道:“你说来一听。”
孟洛缓缓转过身,望着城楼下无数拥挤而来的流民,低声道:“这些流民皆是为避羯胡人侵袭而逃来建康,若是此时便封闭城门,不让他们进城,只怕是断了他们的生路,流民越来越多,难免会激起变故,那时候只怕羯胡人尚未到建康,已是大乱了,不攻自破……”
那位守军将领见她并非什么世家郎君,倒像是谢凡的门客,很是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不然要如何?难不成放了这许多流民进城,那才要大乱了,说不得还会被这些流民进城作乱,更是守不住了!”
谢凡微微颔首,他也觉得流民太过众多,若是都放进城来,只怕会酿出祸端:“虽说城中粮草尚算充足,但流民太多,只怕无法都进城来。”
孟洛深吸口气,抬眼望住谢凡:“洛观这流民之中少壮者居多,皆是有气力的庄户人,他们背井离乡逃难而来,已是无粮无钱毫无活路,如今城中守军不过两万,与羯胡实在是兵力悬殊,何不就近从流民中招取兵卒一并守城,发给粮食和戟甲,想来他们必然会尽力守城抗敌的。”
“而那些妇孺,即便进城也无法作乱,只需要将她们安置在一处,给予少许粮食便可养活,到战时更是可以令她们代为准备饭食照看伤兵,共同御敌,如此一来只需少量粮草就可以将守城之军增强不少,可谓一举两得。”孟洛慢慢地说完,望着谢凡一动不动,等着他的回应。
她话还未说完,谢凡已是惊讶地望着她,细细地思量起来,而一旁的守军将领分明很是不屑,狠狠道:“这如何能行,若是这群流民乘机作乱,有了粮草和武器,岂不是要惹出大祸来!”
孟洛想不到他还是不肯让流民进城,只是为了这样荒诞的揣测,不禁沉下脸道:“城中守军尚有二万之众,这些流民不过是走投无路毫无反叛之心的庶民,如今已是没了生路尚且不曾作乱,又岂会在入城之后有粮之时起叛逆之事。”她沉沉望着那群哀嚎至嘶哑,绝望无助的人,“他们只是流民并非乱匪。”
若有良田,谁愿背井离乡逃来此处,若有活路,又岂会不顾性命只求进城,在这纷纷乱世,他们的性命只如草芥,可是也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如果可以有一条活路,为何要生生斩断希望。
“此计甚妙,既可解了眼下流民之乱,亦可增强守城之力,果然是一举二得。”他们身后,卫临大步向这边而来,笑着道。
谢凡一怔,皱眉道:“卫郎如何不曾随众去新安,却留在建康城中?”
卫临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来,望着城下无数的流民,淡淡道:“国之大难将至,临岂敢求苟全,愿与诸位一同留守建康。”
孟洛吃惊地望着他,他竟然没有跟随太子南迁去新安,却要留在建康城里。
卫临却是温文地笑着,当着众人向她深深一揖:“洛郎足智多谋,更是心怀天下,临深为佩服。”
一时间孟洛愣住了,连一旁的谢凡与那守军将领都愣住了,城头上的守军兵卒都望向这里,连城楼下哭嚎的流民的声音渐渐低了许多,望向城楼上这数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孟洛很快回过神来,忙不迭回了一揖:“洛不敢当卫家郎君如此。”她知道这是卫临故意而为,他是在为她正名,卫临是何等身份,便是世家子弟也不得不承认他的风雅才名,他如今在众人面前如此言行,如此孟洛的美名很快就会传扬开去,成为美谈。
----------------
晚点还有一章,为打赏而加更,谢谢大家支持。
第四十九章 美名
更新时间11…19 22:47:37 字数:1762
建康城北城高高的城楼上,玄青色大袖袍服的卫临神色恭谨肃穆地举手及额,端正地长揖而下,向着孟洛深深作了一礼,没有一丝一毫的避讳和敷衍。
谢凡也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惊,慢慢露出一丝笑来,开口道:“卫家郎君所言极是,凡亦是深感钦佩,还请受凡一礼。”他竟然也是端正一揖下去。
此时那守军将领脸上挂不住了,谢府郎君与大将军府郎君都是如此,他又能如何,只好抱拳作揖,脸上满是愤愤之色,却是不得不如此。
一时间,城楼上所有的守军兵卒都愣了,连同城楼下的流民都不约而同望向这里,他们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那两位看似身份高贵不凡俊美的郎君还有将领向着当中这位略显瘦弱的小郎作礼,究竟他是什么人?
孟洛却是大吃一惊,忙侧身让开,连声道:“二位郎君,切不可如此,折杀洛了。”
谢凡一笑,洒脱地直起身子,向着守军将领道:“就依阿洛之言,打开城门,让流民进城,将少壮男子招募进守军之中,每日分给粮食,一并守城。”他停了停,又道:“妇孺便安置在谢府别院,另行供给粮食,待战时再做安排便是。”
守军将领虽然奉命掌管城中守军,却是知道眼前这位谢府郎君才是现在建康城真正的掌控者,且不说身份何等尊贵,便是谢府的私兵才是此次守城的主力。
他只得唤过兵士吩咐了几句,让人打开城门,放了城外的流民进城来。
孟洛顿时心中欢喜不尽,望了一眼城外的流民,至少他们不必这样被饿死在城外,或是等着被羯胡人屠杀,能够进城至少还能有希望。
卫临看了一眼孟洛,却是吩咐了随身而来的侍从几句话,那侍从快步下了城楼去。
不多时,紧紧封闭的建康城北城城门缓缓打开来,原本已经绝望的流民恍若又看见生的希望,携老扶幼,纷纷欢呼着向城中涌进来,只有这城墙牢固守军森严的建康才足以庇护他们。
只是不知为何,进城的流民在踏入建康之后都是面带感激,并不着急跟着兵卒离开,却是纷纷立在城下,向着城楼上遥遥而立的孟洛等人拜倒,口中高呼道:“多谢洛郎仁厚,多谢洛郎仁厚……”
数以万计的流民齐齐呼喊着,一时间这声音响彻整个北城,乃至整个建康都为之震动。孟洛的仁义多谋之名就此传扬开去,不仅仅是建康,想必很快会传遍南晋,乃至天下。
孟洛却是惊地退了一步,忙转身向谢凡拜下:“洛岂敢居功,此乃郎君宽厚……”
谢凡却是不在意地笑了起来,望了一眼一旁云淡风轻的卫临,低声道:“阿洛,卫临这是在助你。”他顿了顿,却又低低一叹,“或许此事之后,你堪堪为寻常贵府子弟正妻。”世家却是绝不会允许子弟娶她为正妻,哪怕是庶子亦是不能,即便她有此等美名,亦是不可。
孟洛一愣,却是望向身边这两个男子,一个俊逸高贵,带着洒脱的笑容望着她,另一个俊美温文,含着一缕轻柔的笑望向城楼下涌入城中的流民。
他们都知晓了孟洛的话,竟然要用这样的方式成全她!
孟洛一时竟然有些哽咽,她深吸一口气,向着二人拜了拜,却不曾言语,或许这份感激即便不言他们也是能够知道的。
回到谢府院落时,已是新月初上,厢房里点了灯,她方一进门,刘媪便迎上前来,满是担忧地道:“姑子这是去何处了,怎么这么久才回来?现在外边乱着呢,着实不稳当,还是小心些好。”
这样一番真挚的关切,让孟洛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自阿娘死后,从未有人再这般情真意切地关心过她。
许久,她才低低声道:“媪且宽心,我是随谢府郎君去了北城。”
刘媪听闻她是随谢家郎君出去的,想必是不会有什么事,这才放下心来,仍然是忍不住絮絮道:“还是小心些好,听闻流民进城了,这倒是好事,都是可怜之人,连饭也吃不上,若是不能进城怕不是要饿死在城外了。”
她说着说着,自己笑出声来:“瞧我这张嘴,说着就停不下来了,姑子莫怪我啰嗦才是。”
孟洛轻轻一笑,坐在席上,偏头道:“媪只管说吧,我喜欢听呢,能有人这样说说话,也是极好的。”已经孤独太久,几乎都要忘记了,她也只是个十七岁不到的女郎,也会想要有亲近之人。
刘媪笑着坐在一旁,闲不住地替孟洛收拾着衣物,一边与她说着话。
融融的灯光下,孟洛散了发依靠在榻上,含笑听着刘媪与她说着家常的话语,慢慢阖上眼,却仍然舍不得睡去,这样的平静何等珍贵,即便明日便是生死关头,又有何妨?
--------------------
这一章专为感谢诸位的打赏,豆沙包子非常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