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梦令》第465章


孟慧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等到她醒过神来的时候,皇后已经消失在宫室之中,显然是过去安排文景帝的丧事去了。
孟慧茹摇了摇头,心里觉得可笑。
想不到,她竟然想得这么入神……连人走了都不知道。
接下来,她是又要开始无边无尽的等待了吗?
真是恨不得此刻孟长庭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她就必须回去听着“父亲”的最后遗言,那就能够离开这里!
孟慧茹禁不住有些恶毒的想着。
突然,她脑海中灵光一现。
对了,对了!
是这样,一定是这样的!系妖向血。
她急忙小跑过去,推开门,却看见是杜均亲自守在外面。
皇后对她还真是不放心,竟然在这种时候还派了杜均过来。
“郡王妃,您不要着急。郡王处理好了那边的事情,就会过来接您的!”
杜均有些尴尬的阻拦孟慧茹出门。
这种时候,更加需要睿郡王能够帮助皇后妥善解决复杂局面。
可是问题是现在这里的种种如同烫手的山芋一般,是个人都不会愿意接触的。如果不用孟慧茹牵制睿郡王,谁敢保证这位郡王会不会竭尽全力?
孟慧茹冷笑着说道:“我和郡王都是言而有信之人,怎么会说一样,做一样?杜大人放心,我不会自己跑掉的!再者说,这黑灯瞎火的,皇上又是刚刚驭天,我就是要跑,也不会选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候!
“那您是……”杜均有些不明白了!
“我是要你立即去告诉皇后,方才那件事情我想通了!”孟慧茹低声说了两句话。
杜均神色大变,张大了嘴巴,表现出难以置信的模样:“这,这怎么可能?我们在?乾殿里安插了人手,差不多是时时刻刻的盯着,什么时候会有这种东西?”
“此言差矣!难不成皇上却其他妃嫔那里的时候,你们也能跟着吗?我奉劝你们,还是多注意一下那些受宠的妃嫔!事情我已经告诉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你们如何找到了!”孟慧茹“砰”的一声关上大殿的门。
杜均眨了眨眼睛,看了一眼灯火昏暗的大殿,又想了想之前孟慧茹说的事情,到底还是找来了两个小太监守门,而他自己跺了跺脚,一路小跑着去找皇后了。
乾殿里此刻已然是哭成一片,所有的妃嫔和皇子们都已经换上了麻布的孝服,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而朝中的重臣,也同样是换了素服,守在大殿的外面,一个个神情哀戚。
杜均瞅准了机会,跑到了皇后的身边,将孟慧茹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
皇后极力掩饰内心的震动,竟然用手指甲掐了掐自己的手心,用疼痛来保持冷静。
她低声说道:“你速速将郡王妃的原话,告之睿郡王,命令他立即搜宫,务必找到那样东西!”
“是!”杜均瞅准了机会又离开了大殿,就又去和睿郡王商议办法去了。
这边厢,端亲王已经领着朝中的几个重臣慢慢走到了皇后的面前。
“娘娘节哀,皇上这般骤然离世,实在是令人扼腕痛惜。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此刻尽快决定太子的人选才是当务之急!”端亲王的眼睛瞥向了那边跪着,哭得天昏地暗的三位皇子。
皇后心乱如麻,却又不得不打点起精神来应付这几位老奸巨猾的重臣。
“端亲王此言诚乃老成持重之语,然而皇上突然驾崩,又因为之前乃是中风之症,所以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这又如何决定继承人呢?”皇后的手忍不住拽了拽自己的袖子,“现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安排皇上的身后事,其他的事情,可否暂缓呢?”
她现在需要做的是尽力拖延时间,让睿郡王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找到那样东西。
“这……皇后的心情,臣等都能够理解,可是这却不是长久之计。若是迟迟不能给出一个答案,只怕是要天下大乱的。”端亲王也不忍心逼迫皇后。
旁边的一个大臣插口说道:“这事情简单,自古都是立嫡,现如今八皇子乃是皇后所出的嫡子,自然应该是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
“此言差矣!”另外一个老臣又冒了出来,“国主幼弱,于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前车之鉴比比皆是,咱们又怎么可以重蹈覆辙?臣觉得还是应该立长,让五皇子继承皇位!”
“不可不可!除了立嫡、立长,不是还有立贤一说吗?六皇子宅心仁厚,简在帝心,多年以来一直是深得皇上的器重,并且曾经在六部之中主持事务,所以对朝政最为熟悉,所以应该立六皇子!”
“非也非也!还是应该立嫡!”
“胡闹胡闹!最好还是立长!”
“什么什么?本来就是立贤!”
“立嫡!”
“立长!”
“立贤!”
……
忠臣竟然是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三派,各自都有支持的人选!
皇后被他们吵得脑子里嗡嗡乱响,简直是头痛欲裂。
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出声:
“母后,父皇生前曾经和儿臣说过,他是有一份遗诏的放在宫内的某处,以备不测!”
【婚姻卷】侯门深深缱绻情 第478章 郡王妃,救救我(一更)
听了这话,众人皆是神情一变。
他们不由得循声而望去,却是看见五皇子神情严肃的看过来。
端亲王皱着眉头开口:“五皇子,此话从何而来?从来不曾听说皇上立下什么继位诏书?这遗诏之说,可不是空穴来风吧?”
他还有一句话没有直说。本朝自开国以来,从来没有哪一任皇帝是用继位诏书确立继承人的!若不是如此,他们何至于因为文景帝的骤然死亡而如此的慌乱?
不管是端亲王心中生疑。就连之前为了三个皇子究竟是谁适合继承皇位争论得脸红脖子粗的那几位大臣们。也都是疑窦重生。
之前他们争论的时候并没有避着几位皇子,这时候五皇子突然有这种说话,会不会是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呢?
五皇子却是信誓旦旦的说道:“此事千真万确,绝对没有半句虚言!此乃是父皇亲口告诉我的,而且还曾经给我看过那诏书!”当然了,那诏书上写的肯定是要传位给他五皇子!不过,他出于谨慎,还是对诏书的内容保持缄默。
皇后心里恨得咬牙切?!
好你个文景帝。为了你这个心爱的儿子果然是殚精竭虑,用尽了一切的办法!
先是宁可用血腥手段,让她跟着染上污名,进而影响八皇子的声誉,五皇子铺路。
然后居然还在京郊大营里做了安排,将整个京城唯一一只军队的金令箭交给五皇子。
最后,竟然还怕不够万无一失,还要立下什么该死的遗诏!
原来,他这个无情的帝王,为了他的“儿子”惊扰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当然了,想必在文景帝的心目中,只有五皇子才是他的儿子,其他人不过是为了给五皇子铺路才留下的工具罢了。
想到这里,皇后的目光中的煞气竟而是有些掩饰不住了。她冷冷的望着那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冷尸体的文景帝。心里暗暗发誓。
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如愿以偿!
“五皇子,此言差矣!且不说,这所谓的诏书只有你一个人曾经听过,看过,根本就是虚无缥缈。就算是真的有这么一份诏书,这诏书在哪里?就算是找到了这份诏书,又如何证明这诏书是皇上的旨意?”皇后一连三个问题,正是一针见血。
然而五皇子却是毫不慌张,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母后之言,的确有理。然而,父皇天纵英才,早已经料到身故之后,有可能出现纷争。所以,这份诏书不同其他,乃是由父皇亲自手书而成!绝对无法做假!”
端亲王和众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都有几分心动。
说实在的,他们这些为人臣的,在这里争论谁是下一任皇帝的问题,本身就有些可笑。
如果文景帝留有遗诏,那么不管诏书写的是谁,他们只管尊奉先帝的旨意,那就是万无一失。
相反的,如果由重臣推举一位皇帝,如果将来有了什么不妥,那么他们就承担千古骂名!
端亲王上前一步,躬身问道:“敢问五皇子,这份诏书,现在何处?”
五皇子面露尴尬之色,十分不甘愿的说道:“这……事出突然,我的确是不知道这份诏书究竟在什么地方……”
皇后暗自松了一口气,随即冷然说道:“这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
“母后,不管如何,这诏书肯定是留在皇宫之中。只要仔细查找,便就一定能够在找到!”五皇子语气很是坚定。
他也是没有办法。系见协巴。
若是他知道那遗诏在哪里,早就拿来公之于众了,又何必非要如此,弄得众臣入宫之后,才当众说出来,逼着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