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攻略》第448章


因着顾衍是兵力起家,若说是打仗,调遣兵将自然是手到擒来,如今朝中派遣何人去赈灾,却是有些为难。灾荒中总有疾病爆发,虽没有彭城时厉害,但是也不容小觑。还有南方的水患,那些坐地起价的粮商,直接导致了老百姓们被扼住了喉咙。
顾衍已经下令压制商人哄抬粮价,有朝廷出面,情况是好了些,只是好景不长,恢复价钱两日后,那些粮商似提前商量好的一般,全部异口同声说是没有存粮。
明里给朝廷面子,没有涨价,暗地里,卖的还是高价的米粮。这时候,朝中便不得不开仓赈粮以渡难关。
自古在赈灾便是个慎重的事情,若是识人不明,不但不能赈济灾民,反而是往灾区放一只更大的蝗虫进去,只会雪上加霜。顾衍于此事上,大多听取朝臣的意见,没有表态。
晚上他拿着朝中大臣举荐的那几个人的履历表看着,了解一个官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查看他的过往履历。
怕打扰到白莲,他都是在外院书房办公。
六月的天气,连着几个月未降一点雨,异常的热,白莲煮了消暑的汤,亲自送来了外书房。
进来时,便看到顾衍翻看着那几个人的履历。
白莲看着那上面有吏部考核所评判的优,但是顾衍却是皱着眉头,没有舒展。
“先用点汤,等会再看吧。”白莲放下托盘,与他盛到了碗中,递了过去。
顾衍放下手中的宗卷,揉了揉眉心,接过了白莲端过来的碗,说着:“赈灾之事重大,人选更得慎重,古往今来瞒上欺下的人比比皆是,一着不慎,受苦的都是底下的人。”
顾衍的话,白莲深以为然。
从以前彭城瘟疫时,顾衍郑重的态度便可以看出。
白莲翻着案上的卷宗,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便忍不住将那宗卷抽了出来。
她仔细的看着上面的,这才知道,原来当初在永州作知府的表舅何谦,此时已经是五城巡抚。
原来的五城巡抚于德明是睿亲王的人,随着当初睿亲王势大,于德明作为心腹也入了京,睿亲王倾覆之下,焉有完卵,于德明自然也是丢官弃爵。
白莲倒没主意,何谦竟做了五城巡抚。
白莲又看了看琉璃江那边奏报的灾情,果然是以江城为中心的五城损失最少。
顾衍看着她翻了又翻,不由得探过身子,伸手揽过她,看到了她手中的卷宗。
看到了何谦的名字,便问道:“你知道何谦?”
看着白莲点头,顾衍才想起何谦曾做过永州知府,便恍然大悟说着:“我倒忘了,他曾是永州的知府。”
白莲却是笑道:“他不仅仅是永州知府,何谦是我娘亲嫡亲的表哥,我喊表舅的。当初在永州时便是造福一方的清官。”
顾衍有些吃惊,却是不知道还有这茬,白家的亲故他大多知道,也知道卫氏的娘家没落,不想还有五城巡抚这样的表哥。
白莲自然不好去跟顾衍说何谦跟自己的娘亲曾是青梅竹马,有过一段情,只说了与何家的关系。
顾衍听着,又翻开了何谦的卷宗看了看,发现他无论在何处做官,都是造福一方。
顾衍心中有了主意,白莲看着他的样子,便知道南方水患的事情八成是落到了何谦的身上。
不由得问道:“王爷,你就不怕别人说你任人唯亲吗?回头给御史知道何家与白家的关系,定然会有那些御史又说风凉风,说王爷任用妻族亲故,色令昏聩。”
定了人选,顾衍心中松泛,不由得一笑,双目眯起,狭长的眼缝闪着笑意,道:“这叫举贤不避亲。”
顾衍一般这样笑的时候都是捉弄她的前兆。
下一刻,白莲便落入他的怀中,跌坐到他的腿上,顾衍的呼吸近在唇齿,他抵着白莲的额头,蹭着她的鼻尖,亲昵的说着:“再说了,那群老顽固真要这般说,本王便告诉他们,为了王妃这般的颜色,昏聩一回又怎样。。。。。。”
说着就没了声息。
这个地点在书房,外面值夜的人听着里头的响动,都默默的退至到院中。
地点很特殊,姿|势很新颖,白莲很害羞,顾衍很勇猛。。。。。。和谐,拉灯。
无论从那里开始的,最后结束的时候,都是在软榻之上。
白莲此时伏在顾衍的胸口,云消雨散,想到刚才他发狠处,心中犹不解恨,俯在他肩头咬了一排牙印才消了气。
惹来顾衍大笑了几声,笑意含情,眉目舒展,伸手捏了捏她娇俏的鼻头说着:“感觉不错,怪不得史上多昏君。”
白莲揉了揉被他折得发酸的腰,斜了他一眼,媚眼如丝,娇嗔说着:“昏君可都是一向罢了早朝呢,王爷可差远了。。。。。。”
顾衍不想她还有力气挑衅,当即一个翻身,将她压至身下,眼眸深深的说着:“那就试试,看本王差多远。。。。。。”
上等的梨花木做的床,御制的手艺,质量就是不一般,连吱呀的声音都与众不同。
整整响了半宿,白莲累极了,到最后都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迷迷糊糊的听着身上的人喘着粗气问着:
“囡囡。。。。。。为夫差得远吗?”
白莲哼了两声不理他,随后便是他发狠的上下起伏,肆无忌惮的进出,白莲算是怕了,攀着他的肩,拧着身子,口中不住的告饶了。
。。。。。。
事实证明,最后起不来的那个人,不是顾衍。
白莲醒来的时候,都日上三竿了,而且这里是顾衍的书房,在内院服饰的荔枝和绿萝她们此时都在书房外候着,看着身上的斑斑红痕,白莲禁不住想起了昨天夜里。
面色泛红的被丫鬟服侍着沐浴梳洗着装,等着一切都收拾妥当,都午时了。
白莲没有进宫,在府里消遣了半日,傍晚的时候,宫中却突然传来消息,说是陛下得了急症。
消息是顾衍传回来的,他晚上回不来,传消息回来是让白莲在这段时间内不要进宫,最好在家哪里也不要去。
白莲诧异,前几天在太后宫里看到新帝的时候还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病了?
白莲不知道情况,有心打听一下,却传来皇城已经禁闭。
白莲听到这一消息时,心中咯噔一下,直觉的不好。
第二天第三天顾衍都没有回来,宫中也没有消息传来,白莲有些坐不住了,管家出去问消息,却带回一个惊天的骇闻。
皇城竟然有了疫症!
怪不得顾衍传消息过来,不许自己进宫,原来是有了瘟疫!
可是白莲想到顾衍和安南都在宫中,便禁不住担心。还有新帝,之前说是急症,怕是染上了!他还那么小,不足周岁,如何熬得住凶猛的瘟疫?
纵然她此时心急如焚,也一筹莫展。
与此同时,京中涌出许多的流民,在流民增多的第一天,顾衍便让罗信着手,巡防营的人禁闭了四方城门,另着手禁卫军出动在城外安置流民。
白莲听到这样的消息,更是心惊。
顾衍身处高处,稍微有不慎的地方,便授人以话柄,有时候劳苦,并不一定功高。
禁闭四方城门,无非是怕这些外来的流民扰乱京中的秩序,外面有瘟疫,如果在京中泛滥事情就大了,皇城内都有了瘟疫,不得不小心应对。
白莲思量着,顾衍已经定了何谦治理水患,北方诸城的赈灾之事大概也安排了其他人去做了。
白莲经历过彭城的瘟疫,自然知道厉害,当即便照着当初在彭城时的应对将府里内外都戒备森严了。
之后在第一时间,便让管家从账上拨了五万两,买了米粮和一些药物,送去了城外。
摄政王如今大权在握,作为王妃,白莲购些米粮,京中的粮商还是有些眼色的,高价自然是不敢,依着以往的价钱装了车,送去了城外。
罗信掌管着巡防营,顾府送粮送药的举动,罗信自然知道,听着手下人来回报后,微微有些吃惊后,便让手下放行了。
心中却在想着,也不怪顾衍将她放到心尖上疼着,妇人能有这样举动的,委实是不多。
白莲居于内宅并不知道,因为陛下得病,皇城禁闭,宗室中已经颇有微词,影影绰绰暗指是顾衍有篡夺之心。
顾衍为此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如今的周朝从南到北都是千疮百孔,不是涝灾便是旱灾,所有的事情都聚到了一起,当真是让人应接不暇。
做好了是应该,做不好便会被人寻了错处。
如今白莲代表王府捐款赈灾,还是在第一时间内,这一举动不用别人说,罗信便遣人传了出去。
将那些宗室中传出对顾衍不利的话给压了下去,过了两日,顾衍知道的时候,已经有许多的大臣家眷效仿摄政王妃,捐粮捐银,京郊的那些流民暂时稳住,有的已经开始遣返回乡。
顾衍如今身在皇城中,想到隔着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