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无双》第390章


“不可!”
一声大喝响起,众将士纷纷向门外看去,就连孙权都站了起来。
“母亲,您怎么来了?”
“哼!”吴夫人没有理孙权,转向李世民说:“我孙家从上一辈开始,就与李王知交甚重,如今他得以称帝,不发贺喜便算了,哪还能在这节骨眼妄议大逆不道之事,李世民,你是要将我们孙家陷入不忠不义的地步?”
李世民惶恐道:“吴夫人错会末将的意思了,如今李王称帝,汉室便是气数已尽,此时称帝,确实可以安定江东,若是缓下去,坐定了李王正统的名义,在想登上大宝,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吴夫人冷哼道:“够了,不说尔等老主公,便是权儿大哥策,也数次得到李王的帮助和指点,这不义之举,我孙家做不来。”
李世民心头很烦,原本打着主意让孙权称帝,自己再寻个绝佳的时机谋朝篡位,这样自己的这条路就好走许多了,毕竟孙权能帮自己处理很多棘手的事情,不会影响自己的名声。
可吴夫人半道杀出来,这不是坏我好事吗。
“吴夫人,我李世民对主公忠心耿耿,可如今李王乱世称帝,便是满含了私心,天下谁可为主?还不是谁有实力谁说了算,既然汉室落幕已经成了事实,主公为何不去搏一搏这第一人的位置?”
吴夫人一愣,谁不想执掌天下,但又不愿意孙家背上背信弃义的名头。
烦躁的说:“反正权儿称帝,我第一个不同意。”
李世民一阵恼怒,但有不敢表露出来,只能看向一旁自己的心腹,希望他们想想办法。
岳飞目不斜视,似乎不关自己的事情,便懒得去理会。
房玄龄出列说:“夫人消消气,气大伤身,既然夫人不愿意主公称帝,我倒是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知道能否献上。”
吴夫人挥手说:“你且试试。”
清了清嗓子,房玄龄说:“夫人,帝下有王,他李王还不是逼迫献帝,率先获得了北王的称谓,主公称帝无望,大可先以献帝的名义,矫诏封赏主公为王,反正献帝被困在洛阳,谁都不知道是不是献帝下的旨意。”
谁不对地位向往?吴夫人自然不例外,但她谨记亡夫孙坚的忠义,才不同意孙权称帝,这时候觉得房玄龄说的不错,心底有了丝犹豫。
“这。。。。。。行吗?”
李世民合掌道:“我看行,献帝被困,这时候有??密诏传出也并不荒唐,加封主公为王,名正言顺,我们大可依靠着密诏来传告天下,奠定江东正统的身份,届时以勤王的名义北上,荆州和统一扬州,便大有机会。”
吴夫人终究还是经不起诱惑,给同意了,毕竟孙权封王后,自己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事情商议完之后,众人就散了,李世民则拉着心腹几人,匆匆向府邸走去,原定的称帝计划失败,自然要重新规划一下了。
而不久后,秣陵外不远处的吴郡吴县层内,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正在翻看着什么,安静的和不远处嬉戏打闹的几人格格不入。
“噗嗤,天子密诏,封赏孙权为吴王,鬼都不信的事情,还拿出来昭告天下,这李世民的目的不简单啊。”
“伯言,你又乱翻我的公文了。”
陆逊,本名陆议,比孙权小一岁,但年少聪明,极擅分析各势力的局势,而被广为传颂。
陆逊跳下来说:“父亲,这次孙权被封王,你可不要涩入太深,以免被有心人算计。”
陆骏一愣,赶紧拉着陆逊坐下,说:“怎么,你是不是看出来了什么东西?”
陆逊凝重说:“这是矫诏,献帝被困洛阳,且不论能不能将密诏传到江东,光是这封王一事就极其荒唐,有李王这个先例,献帝就算再蠢,也不会再将封王一事提上来,这根本不是勤王,分明是灭王才对。”
陆骏一怔,说:“这么说是吴侯。。。。。。”
陆逊挥手说:“孙权还想不到这一点,肯定是李世民出谋划策,他这么做,目的肯定不简单,父亲你看,孙权已经是江东之主,而李世民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他为什么这么急切希望孙权封王?他是在造势,而是并非为了孙权造势。”
说到这里精光一闪:“他是在为自己造势!!”


第五百二十六章 刘备的踪迹
一纸密诏传遍天下,但始终没有盖住李王称帝的风头,但这则消息同样是巨大的,震得神州都一片哗然。
当今天下三帝一王,汉室江山已经走到了末路,想要逆境重生,根本没有可能,汉室出了个光武帝刘秀,能绝处逢生,但这一世。。。。。。刘家已经无人能扛起大梁了。
李世民紧密合缝的布置,孙策已经三年没有出现了,肯定已经遭遇了不测,所以李世民才在收敛了一段时间后,再次露出了贪婪的狐狸尾巴。
“夫君,你回来了。”
一道甜美的声音响起,李世民紧了一天的眉头才稍稍松开。
“媚娘,这么迟了为何还不睡下?”
武则天为他脱掉战甲,说:“夫君东奔西走,我实在放心不下,又哪来心思休息,这姜汤是暖了又暖,终于将夫君盼了回来。”
李世民一把拉住她的手,深情道:“苦了媚娘,等我。。。。。。算了不提那些也罢,今夜,媚娘想要几次云雨?”
武则天脸颊绯红,不敢去看他的眼睛,娇声说:“夫君想要几次,媚娘便奉命伺候。。。。。。”
什么最勾人心魄?当然是女子又羞又媚,武则天简直是媚入骨髓,将李世民也迷得神魂颠倒,加上他自己雄赳赳气昂昂,哪里还能忍受。
温柔的褪去她的衣袍,不多时一具丰盈的美体就暴露在空气中,谁能不为所动?就算有,也不是他李世民。
短短几个呼吸之后,房内便想起了低吟娇喘,大好的风光,却被隔绝在狭窄的房内。。。。。。
江东一统,孙策和孙坚在前世尚且没有花费多少功夫,更何况一代明主李世民,除了一统的江东,荆南也在去年中彻底被攻占,刘表的利益集团等于被削弱了一半,只要李世民来袭,恐怕就难以招架了。
不过李世民为人确实不错,他想登顶称帝不假,但还算行得正坐得直,除了在孙坚被害一事上有些下作,对待将士们还是挺真诚的。
有点和刘备相像,但毕竟李世民还有理智,刘备却为了达到目的,连自己兄弟都给算计进去了。
开皇元年,也就是197年,除了李王称帝外,孙权封为吴王也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只不过相对于北方一片欢呼,江东的呼声就小了不少。
最先做出反应的不是李王,反而是袁术,如今他最得力的盟友刘备丢了徐州,对他们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拉拢新的盟友来对抗李王,就成了势在必行。
而为什么不找刘表呢,一方面他的实力不行,另一方面刘表早就拒绝扶持袁术称帝,二人结怨已久,短时间不可能化开。
结盟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当然就是联姻了,不过这袁术也是脑子有毛病,他听说李世民前几年物色了一个美女,叫武则天,就动起了坏心思,竟然想让李世民把她送给自己。
听到了风声的李世民二话没说,连前来求亲的太监面都没见,直接就给砍了。
袁术当即就是大怒,老子是皇帝,你不过是个伪的藩王,还能逆了天不成,当即就想发兵去讨伐东吴,但却给拦住了。
而刘备也终于是露了面,原来那一日诸葛亮水淹沛县,刘备早早就跑到了高坡,之后发生的事情就简单了,汶水上游准备好了船只,刘备趁着水势小了,就上了船,接着赶上诸葛亮前来支援的残军,一同来到汶水的尽头,赶马往淮阴去,接着南下扬州,暂时在袁术麾下效力。
而这次拦住袁术的人正是刘备,大耳刘的名声坏了,但那也是仅限于徐州的百姓,这寿春城内的百姓还是相信他的,所以刘备又将那副面具带上,成了和蔼可亲的刘公。。。。。。
袁术此时的阵容也不差,武将有张飞、韩世忠等人,文臣有诸葛亮、徐庶,这个场面放在哪个朝代都不虚。
但很可惜,三国能阻拦诸葛亮的就有不少人,其中司马懿、陆逊还归属东吴了,而李世民比起袁术刘备,那是一个天差地别,诸葛亮再牛逼,也只能在一隅之地扑腾浪花。
至于李王的麾下就不用提了,张飞这些超一流武将等于没来,诸葛亮对上张良、刘基、王守仁、曹操这样的组合,恐怕连招架的方式都没有。
李王休养生息,各方战事都停下了,内部的隐患先行处理完,才能好好对外,所以袁术才稍稍心安,接受诸葛亮的提议,拉拢李世民,向江东借兵,共同对抗李王。
但袁术这s。b直接跳过了诸葛亮,让李世民交出武则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