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学校里普遍盛行开来。又于是,幸福就构成了一种擂台上的拳击一样展开肉搏:
甲:“你爸是不是老板?他每月能挣多少钱?”
乙:“我爸当然是老板,他每月至少能挣三、四万那。”
甲:“三、四万?那算什么!我爸每月啊,至少也得弄个十多万的。”
乙:“别吹了吧你!你瞧你老爸开一破桑塔纳2000的,你知道我爸开什么车么?告诉你,我爸开的是辆新公爵王。”
甲:“那算什么呀,你知道我爸公司里有几辆车吗?说出来吓死你,六辆。你爸就一辆破公爵王就了不起啦,得性。”
乙:“你才得性呢。我爸每月你知道要给我多少钱么?”
甲:“多少?”
乙:“好几百呢,最多一次一个月就给了我将近小两千呢!”
甲:“那有什么了不起,我爸上次跟我说他给我已经存了一个20万的定期呢,说等我到了18岁了就给我。”
乙:“瞎吹吧你。”
甲:“谁瞎吹啦,我爸还说要给我存够一百万哪!”
这是我有一次在书店买书时所听到的两个小学生的对话。在书店这样一个原本应该比较洁净的空间里,这两个男孩的高谈阔论似乎已经预示着这样一种倾向:物质社会正在流放着人的精神,书架中摆放的所有精神食粮开始进入保质期的最后期限,康德和黑格尔正面临下岗;尼采和叔本华已接到辞退的书面通知;萨特和马尔库塞已经回家待业;而马克思列宁等人虽然还在看门但就业前景已经岌岌可危……此刻我手里正拿着一本《中国新一代思想家自白》的书,封面的照片上,众多思想家的神态似乎千姿百态:刘伟在沉思,扬东平在审视,周国平在思考,魏杰似乎在隔岸观火,而梁晓声则好象在怒目斜视,只有樊纲一个人依稀在笑傲江湖……在这些人照片的上方赫然写着这样一些句子:
一个不能产生新思想的民族
是生机衰竭的民族
一个不能产生思想家的时代
是贫乏危机的时代
中国需要思想家和新思想
他们的涌现
是我们精神的天空
星空灿烂
我相信,这些话只是写给当今那些孤独而固执的“麦田守望者”看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宁可去听罗中旭唱的《星光灿烂》。他们平日里听到或议论更多的,一定是类似上面这两个孩子关于物质世界的对话。
据说,上面这两个孩子所说的还不算什么,这种攀比风在一些贵族学校里刮得还要厉害。几年前曾经听我一个朋友说,他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北京某贵族学校读书,一星期回家一次。可是让他朋友犯难的是,每次去接他儿子时总是要想方设法的借一辆好车,因为如果他开自己那辆桑塔纳2000去接他孩子,是一件让孩子很没面子的事。记得我当时听后觉得挺纳闷的,就问:桑塔纳2000怎么了?有什么不可以去接的?我朋友一听就乐了,笑着对我说:得,傻帽了吧。你知道那种贵族学校的父母都开什么车去的么?不是宝马就是奔驰,最次的也得是沃尔沃什么的。而且据说即便是奔驰还得比谁是500谁是600呢!他们学生之间都比着呢,如果你开一辆破桑塔纳2000去,那还不让同学们笑掉牙了。
来自苦难的力量
我真不知道这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倒退?我真不知道让一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去学习会学成什么样?从那以后我就发誓,无论如何我也不会把孩子送到这种地方去,不管我有钱还是没钱。如果中国人理解的贵族学校仅仅就是这些的话,那么我永远会让我的儿子去成为一个有精神尊严而快乐的贫民。但我一点敢肯定:那就是我一定会让我的儿子长大以后去和这些人比创造的价值以及自己所创造的财富的价值。
据悉,英国的贵族学校就完全不是这样的。与中国正相反,在英国的贵族学校里,不管你是否具有贵族血统,还是来自与高层人物的孩子。所有孩子都必须过一种平民化的生活,并且时时准备经历生活对其的磨难。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文化现象:一个本身不具有贵族气息的国家却无处不在追求一种贵族的感觉,而一个本身贵族遗风很强的国度则在努力营造一种平民化的氛围。因此也就出现了不管英国王室如何反对也动摇不了查尔斯王子与一位平民的爱情缠绵。
同样是贵族,两种理解,两种方式,两种命运。
在英国,贵族是一种血统,是一种教养,是一种气质。
在中国,贵族是一种物质,是一种挥霍,是一种炫耀。
过度的物质炫耀被当成了幸福的缔造者,而爱却成了物质堆放的无人仓库。人被物化、被量化、被分化、被风化、只有精神躲在充满白粉的空间里宣读悼词。无论是在清华的殿堂里还是在北大的舞台上,我相信,如果人的物化以如此的加速度撞击着我们灵魂的时候,那么在北大精神的石碑上,当季献林、金克木、冯亦代、陈平原、钱理群、王岳川、张亦武这些老、中年思想者们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真的怀疑北大是否仍然能够在中国思想者乐园这块领地上光荣依旧。
当一种必须的苦难远离人类生活的时候,那么是否意味着人的精神脊梁将趋于软化?而人的精神脊梁一旦被软化是否意味着我们将无力支撑起已经下陷的天空?古人是以“劳其筋骨”的方式来作为一个人成长的必须历程,然而当“劳其筋骨”所必须付出的苦难被现代人翻越之后,那么我们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成长已经缺少了一个必须而又必要的过程?假如这个过程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么我们是否只能带着一种精神上的残缺去面对一个不能有挫折的社会?或者是我们的精神承受力只能维系在一个脆弱的纬度而面对竞争残酷的世界时我们只会嚎啕大哭?
这是值得我们当代人每一个人,尤其是为人父母的人必须去深思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因为至今为止,我们的前人几乎每一步成功,大多都经历了一种各自的苦难过程,而这种苦难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物质条件的贫乏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在极度的精神炼狱中所获得的。事实已经证明,物质贫困所造就的苦难和贫穷常常是催发人走向坚强和成功的重要因素。据悉,在每年考入中国很多重点大学的学子中,有很多恰恰来自于贫困的山区或农村而非什么贵族学校;在这些学生中,不少人是在一种让我们很多人难以想象的贫困和苦难中长大的。他们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好的学习条件,他们每天要做很多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做作业的时候甚至连一盏灯对他们来说都是那样的奢侈;他们的父母一贫如洗,他们就算把全家都卖掉也买不起一台电脑;他们家徒四壁有的连一张写字桌都没有;他们能吃饱饭就算不错了他们从来就没见过什么这个那个滋补品;他们身上的衣服经常是他们老父老母穿剩下的他们从来就没听说过什么名牌;他们从小就不知道变形金刚拿在手里玩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他们更不知道电子宠物是个什么东西;他们没有时间关心去谢霆峰和王菲之间有什么蜚闻,他们只知道背起他们生病的老母翻山越岭去县城看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F4的歌声固然动人但他们听到更多的是嗷嗷待哺的家中老牛;他们高考时没有能力去买一大堆参考书,因为就这样他们已经快没钱买米了;尽管如此他们中有的人依然能够背起妈妈亲手缝制的棉被和布鞋、带着全家人的期望和全村父老乡亲的重托,独自来到他们为之奋斗了十几年的大学校园;在一片花花绿绿的同年龄中间,在其他同学的父母为他们自己的孩子上蹿下跳的时候,一个独自站在一边的农村孩子无疑体现着一种尊严,尽管他们什么也没有,但有一样珍贵的东西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那就是苦难中磨炼出来的人格和力量!
于是,在苦难中我们才看到了那双大眼睛,那双象征着希望工程的眼睛。在这双眼睛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渴望,一种坚强,一种让人无法逃避的力量。而这种渴望这种坚强这种力量,正是来自于他们所承受过的苦难。
在北京有一所广渠门中学。1995年,这所学校做了一件公德无量的事情,这就是他们办了一个“宏志班”,专门招收来自于北京地区尤其是远郊区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至今“宏志班”已经招收了三、四百名学生。这些学生全部来自于生活贫困、父母残疾、不能进行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家庭。
2001年初,一本名为《我们没有富爸爸富妈妈》的书出版了。书中记载的是这些“宏志班”的学生们他们一个一?
小说推荐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 作者:李石华】目录·前言 谁决定孩子的命运·第一章 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二章 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第四章 教育手段单一·第五章 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第六章 家庭观念淡漠·第七章 未来定位模糊·第八章 道德教育沦陷·第九章 生活训练短缺·第十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附
- 最新章:第44章
-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 作者:何建明【由文】序 为了更多地爱我女儿我的女儿从小就是个小美人儿—其实在天下所有疼爱儿女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美的小人儿。我的女儿15岁了,长得比她的妈妈还要高些,但在我的眼里她还是小童车里的那个样儿。每天清晨我送她上学,傍晚接她回家。长大了,走在一起,有一次她调皮地说“爸,瞧你这个大
- 最新章:第51章
- 素质教育在美国
- 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佚名引言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一个古朴的水桶定理 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选修教育专业的不多,坚持读完的更少 说来有点儿俗,我选修教育专业的动力,来自那个插队时还似懂非懂的“水桶定理 农伯说“小黄,其他可以了。还是弄弄最差那块桶板 20年后,远渡重洋来到美利
- 最新章:第58章
-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身为刚上岗的祖国园丁,陶笉然没想到自己修剪的竟然是食人花,一言不合就被熊孩子高空抛物砸死。幸好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正准备开启新生活,结果 系统:叮!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要不要来跟我一起搞九年义务教育啊 陶笉然:在古代搞义务教育?你TM是在逗我吧 系统:少年郎年纪轻轻的不要那么急躁嘛,
- 最新章:第343章
- 爱的教育
- ,爱的教育序!小$说^网&译林版《爱的教育》叶至善一九九六年十二月译者序言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
- 最新章:第76章
- 爱情的教育
- 爱情教育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世敏 寒薇 译陶冶心灵的高尚情感—爱情一、爱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我认为,在人的各种情感中,首先是爱情对人的道德面貌的形成和继续进步,对新人的高尚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的成熟和纯洁的程度,不仅决定着男女关系的美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道德面貌做出客观评价
- 最新章:第37章
- 快穿之爱的教育
- 《快穿之爱的教育》犹未尽文案:快(慢)穿文,顺序:修真—武侠—西幻—末世—网游。每个世界十发完结,基本是晚八点更。师徒有,养成有,黑化有,NTR有,暧昧有,小黑屋强X大概有…梗多自行发觉,剧情慢热,非快餐类爽文。CP:厚脸皮深情攻X学霸低情商受,帅比炮灰固然多1V1不拆不逆。文风装逼,杰克苏常有,文
- 最新章:第8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