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黄金手》第2章


“哈!老板,来看看,不是吹牛,我摊子上的绝对都是好东西,比如说这只乾隆款的九龙粉彩双耳瓶,现在这玩意没有一千几百万是不可能买得到的了,您上手看看。”
牛志看到江华在自己摊子前蹲下来,嘴巴一张,一串熟溜的话连珠炮般喷出来。
鬼市里练摊的老手都是这幅德行,这也是他们混饭吃的本事。
江华没有理会牛志说的又耳瓶,在摊子角上一堆杂件里扒拉出一件东西。
“玉龙……红山玉龙?可是……这玩意不是应该在大英帝国博物馆吗?怎么会在这里?”
江华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下意识地倒手翻来覆去去把玩着玉龙。
“老板,你要这只玉龙?”
江华一愣,这才意识到刚才走神了,看看手里的玉龙,他决定买下来再说。
“多少钱?”
牛志竖起手掌,摇了摇,说,“不贵,五万块,只要五万块你就可以把这玉龙拿走。”
“啪!”
江华手一松,把玉龙扔回摊子,站起来抬脚就走。
牛志吓了一跳,连忙伸手一把拉住江华,说,“这个……老板,有心要的话您就还个价,还个价嘛。”
“这东成街上有间叫‘宝荣斋’的,那是我的店,你觉得我会出五万块买这玉龙?五万块的玩意你会和这一堆用酸咬出铜绿的破铜钱搁到一起?”
江华当然不是真的要走,牛志这一拉他顺势停下来,脸上马上就挂上一幅“你这是把老子当冤大头,老子很生气”的表情。
“呵呵呵。”
牛志有一点不太自然地笑了起来,搓着自己的手,说,“原来是同行,原来是同行,那……这样吧,你还个价?”
江华想了想,说,“这玉龙不管种水又或者雕工都不怎么样,唯一好的就是有股古朴劲,这样吧,我出五千块。”
“这个……老板,五千少了点……”
牛志脸一下就成了苦瓜,江华这价杀得太狠了。
“八千。”
江华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叉开,剩下的三只手指缩起来,朝下比划了一下,“大家都是混这一行的,这玉龙到底值得多少钱,心里都明镜似的,愿意的话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愿意就拉倒。”
玩儿玉的,都清楚决定玉价格就是种水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红山玉龙不值什么钱,它的价值主要在文化考古上,江华相信对方根本不清楚这一点,否则也不会把这玉龙和一堆杂件摆到一块,自己出八千块一定能够收得到手。
果然,牛志只是犹豫了一会就答应了。
付了钱,江华把玉龙揣进口袋里,转身就向自己的店走去。
第二章 疑惑
太阳升高,鬼市散去,东成街两边的店铺陆陆续续打开了门开始做生意,最靠街尾的地方,有一间挂着黑漆底上书“宝荣斋”三个金字的古董店铺。
从打开的门往里看,也就十来个平方大,两个货架子和柜台就占了大半个地方,沙发茶桌子都只能选小号的,剩下来也就刚能走人的半米宽的通道,再怎么看都显得一点局促。
江华坐在柜台后的椅子,面前的厚绕布上搁着的正是刚刚淘回来的那条红山玉龙。
红山指的是红山文化,公元前3800年至2700年间出现在华夏东北,拥有成熟的社会体系,属史前文明。
根据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来看,玉是这个文化的重要代表,主要包括蹄形和带洞圆盘两种形式,蹄形样式是佩戴在头发上的饰物,带洞圆盘样式最主要就是玉龙很有可能源自于开口环或珏,它又叫猪龙,是挂在衣服或者身体上的饰物。
“奶奶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玩意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啊。”
江华伸手拨了一下玉龙,它形如英文字母“C”,龙首比较短小,横面为椭圆形,中间有一较大孔,龙首往下的地方则还有一较小孔,不管是从玉质又或者从琢磨的工艺来看,都是典型的红山玉龙。
如果仅仅这样就算了,毕竟红山遗址在20世纪初的时候被发现时,正值华夏社会动荡,发掘出来的文物大量流失,散落各处,运气无敌能够遇上一件半件的也不奇怪。
问题是,江华非常肯定眼前的这一条应该收藏在大英帝国博物馆华夏特别馆——现在竟然被自己从鬼市的摊子里淘到,这事情透着邪门。
江华能够成为修复大师,除了苦练之后,最主要的是他天生就有一双“十级钳工”的手,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上过手,大小、重量、形状……甚至只能在高倍放大镜下才能够看得到的细小纹线都能够看得清楚、摸得明白。
前世,他曾经借着工作之便上手过大英帝国博物馆收藏的那一条玉龙,不可能搞错。
世界上有两条一模一样的玉龙?这根本不可能!
不要说史前社会,就算现在高科技技术已经无比发达的条件下,也不可能制作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
“难道说……现在这个世界里大英帝国博物馆没有收藏到这条玉龙?这……可……可能吗?”
江华被自己脑子里出现的这个念头吓得差一点跳起来。
世界上没有两条一样的玉龙,自己手里有了,大英帝国博物馆里岂不就是没有?
“如果……博物馆里收藏了红山玉龙,绝对能查到它的信息。”
江华一边神经质般唠叨着,一边飞快地打开大英帝国博物馆的网站。
前世,玉龙在大英帝国博物馆中属公开展出收藏品,就是说任何人去博物馆都能够看到,网站上肯定也能够查到相关信息。
没有客人的宝荣斋非常安静,不时响起敲打键盘或者鼠标的声音“啪啪啪”清脆得象糖豆子一般,江华双眼瞪得老大,死死地盯着屏幕,已经大半个小时过去了,大英帝国博物馆官言网站上没找到一点和红山玉龙有关的信息。
“难道说……在这个世界里,红山玉龙不是公开展出的收藏品?”
江华揉了揉有一点干涩的双眼,想起了斯坦因密室?
前世,大英帝国博物馆收藏大量华夏珍宝,公开展开的只有百分之一不到,更多的是收藏在各种密室,这是因为怕华夏索回,其中,传说中有一个密室叫“斯坦因”密室,里面收藏的华夏珍宝百年来也只有几个外人看过。
如果大英帝国博物馆收藏有红山玉龙,唯一的可能就是在这个世界里它是属于非公开展出收藏品,但这样一来,岂不是说世界上有两条一样的玉龙?
江华拿起玉龙,迎着灯光照了照,又慢慢地放下来,他觉得最大的可能还是在这个世界里大英帝国博物馆并没有收藏红山玉龙,至少没有收藏自己淘到的这一条。
可是,怎么证明呢?
江华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办法,博物馆都有专门的人负责“征集”收藏品,红山玉龙的文化考古价值很高,大英帝国博物馆如果没有收藏,绝对会有兴趣的。
说干就干,江华马上就给大英帝国博物馆写了邮件,大约的意思就是说自己是个古董商人,无意中发现了一条华夏红山文化的玉龙,问博物馆是不是有兴趣。
邮件写好后,江华又用手机拍了几张玉龙的照片,一并发了过去。
“江华,你小子死哪去了?”
江华刚把邮件发出去,店外就传来把破锣般的声音,随即一个人冲进来,抬头一看,发现是赵铁。
江华把赵铁让到沙发处坐下,随手用白铁壶子装了水搁在炉子上。
“最近有什么好货没有?”
赵铁眉头一挑,压着声音说,还真的是有好货。”
“哦?什么玩意?”
江华欠了欠身子,店里的好东西太少,要想把局面撑起来,就得入手点压得阵脚的硬货。
赵铁在东成街也个名人,消息灵通,知道什么人要什么货,也知道什么人有什么货,是拉纤的高手。
拉纤是收藏中里的行话,说的不是在河里拉船,而是指中间人或介绍人,通过介绍买卖双方交易来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出成交价的3%,买方出2%,也就是俗称“成三破二”。不过,这是旧时的规矩,现在的情况一般都是买家付,具体数额也是商量着决定。
“书贴,有人手上有幅书贴要出手。”
赵铁凑近了一点,压着声音低声继续说,“赵孟畹摹!?br />
“哦?赵孟畹模俊?br />
江华眉头一挑,不相信地说,“我看是假的吧?”
赵孟钭肿影汉潘裳┑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