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丈夫》第652章


当时大明海商主要集中在长崎和平户岛等地,郑芝龙年轻时就在长崎和平户经商,后来还娶了平户侯家臣的女儿,也就是郑森的母亲。
郑芝龙发达以后,势力遍及东南海域,各国商船都要看郑芝龙的脸色行事,倭国也不例外,大明海商在郑芝龙的庇护下,在长崎和平户等地如鱼得水。即便是倭国开始闭关锁国,也没有断绝跟大明海商的贸易。
而岛原城在长崎东南的岛原半岛,百草城位于岛原半岛南面的百草半岛,大明海商到长崎进行贸易时也会到这两个地方,而情报局的探子当然就随着商人到这两处去刺探情报。
李景对情报局探子的要求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情报,只要有价值就要收集,有些情报可能看似无用,其实有很大的用处。
因此情报局的探子基本上是什么样的信息都会进行收集,然后送回京城由上面进行分析整理。李景就是这样得知岛原城和百草城两地的情况的。
实际上岛原和百草爆发叛乱的原因很复杂,仔细追究的话,应该追溯到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倭国的时候。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倭国以后,同时把天主教的教义传到了倭国,跟大明不同,天主教在大明传播推广的非常困难,可是在倭国却很快传播开来,几十年间,倭国信仰天主教的教众便达到十余万人。
等到德川家康开创江户幕府,看到天主教势力越来越大,感觉受到了威胁,于是便下令禁教。当时岛原半岛由松仓重政任藩主,松仓重政对天主教徒实行残酷而血腥的镇压。崇祯三年松仓重政死后,其子松仓胜家继任藩主,松仓胜家比他的父亲更为残暴。
而岛原半岛的近邻,天草岛所属的唐津藩,天主教徒同样受到非人的待遇。崇祯七年以后,岛原半岛和百草半岛连续数年出现天灾,两地百姓在两藩地统治下本就民不聊生,适逢灾年,百姓走投无路,在天主教教徒百草四郎的领导下开始起兵造反。在天草四郎的领导下,叛军迅速占领岛原半岛南部的原城,在城上竖立起十字架,挂上画有十字架和圣像的旗帜。据统计,参加叛乱的岛原、天草农民共三万七千余人,其中有战斗力的为一万三千余人。
!^!一更。…… by:07|13766192 ……>;
第六百六十章 被困孤城
第六百六十章 被困孤城
第六百六十章 被困孤城
幕府接到岛原、天草农民叛乱的消息之后,急派板仓重昌为幕府专使,赴九州岛镇压叛军。{}。{c}{c}板仓重昌到达九州岛以后,连续对叛军发动两次进攻均告失败。随后幕府再派松平信纲前往九州督战。
而板仓重昌得知这个消息,觉得幕府对他不信任。在松平信纲到达九州之前,对原城叛军发动了进攻。
实际上当时幕府军的实力远在叛军之上,人数也远比叛军为多,不过参加叛乱的百姓大多数是天主教教徒,这些人万众一心,视死如归,幕府军虽然实力远胜叛军,但是急切之间非但没有攻下原城,反而在叛军的奋力反击中遭到重创,板仓重昌所部损失三千九百余人,板仓重昌本人也在此战中战死。
松平信纲到达九州后,吸取板仓重昌的失败教训,改变战术,围而不攻,企图等待城中粮尽,让叛军自动瓦解。
在松平信纲围困原城的时候,还曾向荷兰人求助,意图借助荷兰人的火炮摧毁原城的城防。
(注:荷兰是倭国施行闭关锁国政策之后,唯一跟倭国保持贸易往来的西方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因为在倭国传教不是被杀就是被驱逐,已然断绝了贸易往来。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说起来还是因为宗教的原因。葡萄牙和西班牙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而荷兰却不是,教会的命令在荷兰根本不好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跟教会学说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到荷兰居住的原因。
当时荷兰跟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两系交恶,为了垄断倭国的贸易,荷兰向倭国保证不在倭国传播基督教,而葡萄牙和西班牙因为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不可能答应停止在倭国传播基督教。于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被倭国驱逐,只剩下荷兰跟倭国保持贸易往来。)
在倭国想来,荷兰人跟倭国之间有贸易往来,出点火炮帮助平叛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过倭国人不知道的是,数月前荷兰人在台湾占据的城堡被大明军队占领,随后荷兰舰队被郑芝龙舰队歼灭,此时荷兰人自顾不暇哪里还有能力帮助倭国平叛?
没有荷兰人的利炮相助,倭国仅靠围困手段,一时半会儿自然拿不下原城的叛军,期间幕府军试探着攻了几次城,均被叛军击退。
不过原城叛军困于孤城,被幕府军团团包围,突围却是无望。
岛原城发生的这场叛乱李景早已得知,本来李景是想趁着倭国这场叛乱从中渔利的,可惜大明当时正在吕宋用兵,国内更是各种事情一堆,李景实在没有精力东顾,另外也实在是无钱出兵,因此李景考虑再三,最终放弃这次机会。
由于这个时候通讯不便,情报人员随商船往来于大明和倭国之间来回一次至少要三四个月,几个月前情报人员就分析说叛军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而最后一次情报人员送回情报是上个月的事情,当时李景正在山东处理孔胤植贪墨赈灾之粮,却是没有看到最后一份情报。
等回京以后,李景也没在意那份情报,毕竟过了这么久,李景以为原城的叛军早就被幕府军消灭了,不想艾儒略居然告诉他原城的叛军还在抵抗。
对于幕府军到现在还没有攻下原城,李景实在有些难以置信,围了这么久居然还没打下来,这幕府军的战斗力得有多差啊!
想了想,李景问道:“艾儒略先生,不知你收到的这个消息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如果时间太久的话,恐怕原城已经被攻破了,我就算想帮也帮不了你。”
艾儒略忙道:“这个消息是上个月的事情,上个月有人从长崎回来说,幕府军又开始调兵,准备一举拿下原城。”
李景点点头,从时间上看,应该跟情报人员上次送信回来的时间差不多,只不过,情报局的人是快马往回送信,而艾儒略得到这个消息却不知几经辗转,因此现在才来求自己。
沉吟了一下,李景说道:“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也不知道现在还来不来得及。不过既然是艾儒略先生相求,我总得帮你这个忙。
但是我觉得我给倭国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写信怕无济于事,我先不说原城那些天主教徒能否坚持到我的信送达德川家光的手中,就算能及时送到,德川家光也不会因为我一封信就取消禁教的命令,更不会放过那些叛军。
所以,要想救那些天主教徒,必须动用武力才行。可是你知道大明刚发生蝗灾,国力大损,根本无力调动大军渡海赴倭作战,我只能派一支小部队前去。而且还不能以大明的名义出兵,要以天主教的名义出兵。”
艾儒略忙道:“总理大人所言极是,一切就按总理大人说的办。”
李景笑了笑道:“这样吧,我再派一些葡萄牙士兵跟着我们的军队一起赴倭,这样看起来更像一些。”
“葡萄牙士兵?总理大人怎么能指挥葡萄牙士兵?”艾儒略闻言不由大奇。
李景笑道:“呵呵,这些士兵是被郑芝龙俘虏的,后来被我们大明官军所救。这段时间他们吃大明的,穿大明的,用大明的,也是时候帮大明做些事情了,说起来,这也是帮他们自己的国家做事。”
“哦。原来是这样。”艾儒略轻轻点了点头。
顿了顿,李景忽然正色道:“不过有一点我得提醒你,你不要以为那些天主教徒抵抗了幕府军好几个月,就觉得他们的领导人懂得领兵打仗,我可以告诉你,这个人就是个军事白痴,如果我们的人能救出他们的话,得让这些人听我们的人指挥,否则最终大家还是死路一条。”
“总理大人何以断言教众首领是个军事白痴?”艾儒略闻言奇道。
李景笑了笑道:“那个教众首领叫天草四郎,今年十六岁,本名益田时贞,父亲益田好次是小西行长的家臣,益田时贞小时候被过继给天草甚兵卫,改名为天草时贞。
天草时贞从小接受天主教思想,在民众中宣传天地本同根,万物是一体,其间并无尊卑之别的教义,被教民奉为天童。
天草时贞之所以能成为叛……义军首领,就是因为他有天童这个名声。要说起打仗,他根本什么都不懂。
如果懂得军事,就应该看清幕府军的实力远在义军之上,在占领原城之后,就该将城里的物资掠走遁入山林之中,然后依托地利与幕府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