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茹传》第238章


然而到了宝茹这一桌,小蔡三姐却自己慢了一下,特别是给宝茹斟酒的时候,手微微抖了一下。虽然并没有导致酒水洒落什么的——她们这样的姐儿大多从小训练,倒酒也是功课,应该很稳当的。别人没有发现这一点,但是宝茹却发现了,因此多看了那小蔡三姐一眼。
总是觉得有些眼熟,但是却不记得在哪里见过了,难道是哪一回宴饮上见过。这一个疑问,直到宝茹更衣的时候才有菡萏替她解答了:“姐儿没认出来也是寻常,不过我是认得她的,当初我和她都在白嫂家,姐儿那时候挑丫鬟,也是有她的。”
菡萏印象确实深刻,虽然那时候她年纪不大,但是在白嫂家的每一日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毕竟那是很难忘记的记忆了。那时候菡萏和其他同龄的女孩子在一个屋子里同吃同睡,其中就有小蔡三姐,对于小蔡三姐的倔强脾气她是很记得的,所以才能这么多年了,依旧一眼认出来。
“我还记得她额角上有个一个消不掉的小疤,是在白嫂家爬树拿毽子给刮着了才有的。刚刚虽不显眼,但是的确看到了。”
菡萏言之凿凿,宝茹这才想起来。不过她能觉得眼熟,绝不是因为选丫鬟的时候看了一回,她的记性可没那么好。她是想起了当初在乡下避暑的时候见过的‘浸猪笼’,当初蔡家卖出的两个女儿,小的那一个就是这个小蔡三姐了,这才是后来买丫鬟的时候自己多看了她一眼的原因。
宝茹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说这湖州太小了,竟然这样兜兜转转地就遇到了一个曾经算是有渊源的人了。不过宝茹更多的是唏嘘吧,当初见证了这个女孩子的母亲的命运,这一回又见到这个女孩子的如今。
不过宝茹依旧不能解,虽说自己见了这小蔡三姐两回,印象深刻。但是她记得这小蔡三姐应该只是在那一次白嫂家见过她一回,怎么会还记得她,以至于给她斟酒还要手抖。
第139章 妇人之间
虽说宝茹心里为了小蔡三姐的事儿有些疑惑; 但是她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这小蔡三姐在她眼里是比路人强些; 但是也有限。这样的人物实在太多了; 若是每一个她都要琢磨; 那可真是心要累死了; 自然都是放在一边不管不想的。
更衣完毕回了席间,这时候各位姐儿都已经来拜访完毕了,外头的选梅仙娘娘正要开始呢!宝茹想起上一回看过的那些精妙绝伦的歌舞; 心里倒是多少许多期待。
一个个美人依旧是粉墨登场,不过和十多年前的那一回是绝不同的了。这也是自然的; 哪一个美人能连着参加十几回选花仙?只怕都要三十多岁了吧,在这个行当里绝对是人老珠黄了。所谓‘门前冷落鞍马稀’; 哪里还能来这花仙会。
不过江山代有人才出,这一回没有吹箫管的小桃红、弹金戈铁马之声的金喜儿、不爱红妆爱武妆唱秦腔的小春,以及色艺双绝薛静、庆云班葵官、金陵小八艳之首董清儿。但是新一代的益州女校书孙微云、苏戏头牌庆云班新台柱子花官、以及新的金陵小八艳等人都足够出挑; 到此来排定花榜名次。
宝茹从看台上望去; 一个个出场的女子; 年纪可真是小啊; 当年还能有二十三四的香云儿; 但是这一回最多也就是二十一二了。出名要趁早,特别是对于这些女孩子来说,没有迟疑的余地; 她们的竞争不过是看客的娱乐,但是却是她们的战场。
若是多的头名要减寿十年; 宝茹觉得这些女孩子没有一个会犹豫的。哪怕是二十年三十年说不得也不会犹豫多久。毕竟人生苦短,对于她们来说,风光不再的日子才是真的折磨。这些女孩子大多都是有着‘及时行乐’的人生观的。
这时候选花仙的表演已经进入了后半段,正是正戏要来的时候,表演越发精彩起来。顾影楼里的女眷议论纷纷,品头论足,这倒是和当初宝茹在船上与丽华没什么两样的。
玉楼就看着下头演剑舞的苏州名妓画眉,道:“好!好个剑舞!这倒是十分罕见的了!如今吹箫弹琴的还有几个能有些金戈铁马之声,但是这跳舞的,几乎全是靡靡之音。难得有一个这般英姿飒爽的!我要是有金花,一定投给这个画眉。”
宝茹微笑道:“确实新奇,‘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盛唐时候公孙大娘便是最善这剑舞的,幸而有杜工部给她留下这一首绝唱,不然后人真是难以想象风姿。不过也就是新奇了,毕竟也就是一个空架子,舞蹈上算不得好,真要论剑术,那就更是笑话了,不过糊弄糊弄外行罢了。”
素姐嗤笑道:“呵,好大口气!难不成宝茹你就见过多少了不得的舞蹈?和咱们一样都是外行,就敢说这样的大话。”
或许别的舞蹈宝茹真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顶多就是一个有点领悟力的观赏者。但是剑舞不同,大概是在电视剧里出镜较多的关系,宝茹正经查过资料,还看过许多视频,所以对这个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在座的所有人。甚至超过下头的画眉也说不定,毕竟她当初可是在一个信息时代。
不过这话追究起来就没法子往下聊天了,好在接下来上场的美人把大家的注意力都拉走了,这才不至于让宝茹无话可说。上场的这一位红姐儿在座的各位都是认得的,这是一位湖州名妓,名叫小翠云。
这小翠云最善的是一把月琴,弹来真是如诉如泣。在整个湖州除了茉莉街的玉瓶儿能与她争锋,其余的都是黯然失色。
这小翠云在座的都是熟悉的,她的才艺各位也不只见识过一回,所以大家并不如何关注,反而闲聊起种种八卦。宝茹小声问道:“是说小翠云快要从良了,可是真的?仿佛听说是苏大人一力主张要纳她进门的。”
素香淡淡看了她一眼:“看来这事儿真是传遍湖州了,连你这个从不知这些风月事儿的也晓得了一个大概。确实是这般,听说苏大人迷恋这姐儿可不得了,一月倒有二十九日宿在小翠云的存云楼。家里的妻妾都快翻了天了,但是依旧拿这小翠云没得法子,谁让人家是心肝儿呢!”
玉楼也是满脸八卦道:“这事儿真能成?在外头就是这样了,到家里那该怎样?只怕苏太太不能轻易放她进门吧?”
乔三奶奶笑得微妙,道:“这可真说不准,苏太太娘家在金陵,没法子说话。但是苏大人到底是个官儿,咱们平头百姓娶妻纳妾还不用太讲究。但是人家身上还要讲究一个朝廷体统不是,若是苏太太不说话,也就混过去了,真要闹的话,可不就是一个‘内帷不修’?这可就是影响仕途了!”
宝茹在一旁补充道:“其实也用不着拿这个做要挟,苏太太若真不想小翠云进门,直截了当地与苏大人说清楚就是了。拼着苏大人不高兴,摆明车马,她是绝不会让小翠云进门的,难道苏大人能来硬的?毕竟纳妾还是要正妻点头才算的,难道苏大人能为了小翠云休妻?那可真是自绝于仕途了。不过要我说,苏太太也不该拦着,就是进门又如何?”
素香也道:“是呢,拦着做什么,天底下男子薄情了,难道是让一个小妾不能进门改变的了的?就是没了小翠云,也会有别的姐儿。况且小翠云在外头,苏太太可不能管教。但是进了门,再如和,可就是苏太太说了算。可别说什么苏大人会护着,这正妻只要不太蠢,要整治一个小妾那就有的是手段让她有苦说不出。”
这就是实情,天底下没有那么多宠妾灭妻的事情。特别是在体面人家,宗族、前途、礼教等等,一样样地压着你,宠妾灭妻,真有这样的事儿,也只有一些爆发新荣之家了。
至于高声跋扈的妾?是有的,虽然不多。但是这种高声也不过是一种虚张声势罢了。仗着夫主的宠爱,或者生了儿子之类的事情。但是这些又怎样,体面人家是不会把小妾扶正成为妻子的,而且宠爱,谁知什么时候消失。
儿子,或者牢靠一些,但其实也有限。当家的太太有嫡子的不用说了,那真就只有靠边站的。要是家里只有这个庶子,也不要得意,论理太太才是‘母亲’,至于这位妾,只是姨娘罢了。就是将来挣了诰命,也是给‘母亲’的。甚至更残酷一些,礼仪和朝廷都强调的‘孝顺’,其实也是对母亲的。
这个庶子就是真的对生母更有感情,但是若对着‘母亲’不敬的话,那么上告衙门‘不孝’,那也是一告一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