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沫》第128章


“没用的......阖儿.....”南宫绫惨然努力说出话来,大口喘着气。
“不会的!娘!”连珩歇斯底里地大吼起来,惊恐无助地将南宫绫抱在怀里,淋漓的鲜血瞬间染红了一片衣衫。
“娘说过.....会保护阖儿的.....我怎么能看着你有危险。。。。。。”南宫绫扯出一个惨淡的笑容,大口鲜血从嘴里涌出,她只觉眼皮好重好想睡去。
“不要!!娘呜呜呜.....”连珩突然爆发着哭出声来,清澈的泪水滴落在南宫绫脸上,冲刷那鲜红的血液。
“阖儿别哭.....听娘说......”南宫绫用尽全力凑到连珩耳边,虚弱无比地喃喃了几句话,突然猛咳起来。
“咳咳咳阖儿.....听清楚了吗咳咳......”
“清楚......但是不要娘走呜呜呜.....”
如同最单纯的孩童,连珩抱着怀里渐渐冰冷的身体不顾一切地大闹大哭起来,说到底他也只是十七岁的少年。
“阖儿要乖......娘会在天上看着阖儿长大.....”
“啊!!!”
意识到怀里的女子没了最后的气息,连珩发狂似的仰天大吼起来,最痛的不是从未得到,而是得到后却轻易失去。
一切都像是静止了,连风都显得那么的多余,久到西斜的日光落在连珩那呆滞的面庞上。
“少爷.....”风扬有些害怕地唤了一声。
“先回百叶居收拾,找一副最好的棺材,我要带娘回南宫家。”连珩忽然平静下来,沉静得可怕,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是。”
连珩抱着怀里冷冰冰的身体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他面无表情,眼底的冷意泛滥如同寒冬腊月。
衣袂飞扬而起,孤落无依。
而那个已经离开人世的女子,一生荣耀,凤于九天,也终会落下。
第95章 山雨欲来
孙玉踏进殿内便察觉到公孙煜一脸黑气看起来很不开心,他眼底闪过几分诡笑,轻咳一声说道:“参见王爷。”
“你来了。”公孙煜看了一眼孙玉,依旧眉心紧锁。
“王爷如今贵为摄政王,因何还如此烦恼?”孙玉微笑着说道。
“摄政王又如何,都十日了还是一事无成。”公孙煜冷哼一声,“公孙恪那小兔崽子还真是烦。”
“不过是小孩,王爷如今要做的是尽快在朝中培植一切能用的人。”孙玉教唆起来,他眉梢轻挑,意味深长地说道,“以备大事。”
“可公孙恪在,做事总是束手束脚。”公孙煜烦恼地说道。
“那便让他不在。”
“你是说。。。。。”公孙煜眼神一狠,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非也,如今王爷你羽翼未丰,若皇帝有个三长两短,您未必是储君。”孙玉摇摇头说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本王如何!”公孙煜冷哼一声,愤愤地坐到桌边。
“此药唤作迷心草。”孙玉从袖中拿出一个小瓷瓶递到公孙煜跟前,诡谲地笑起来说道,“只要公孙恪吃下去便会昏迷不醒,二十多日后才会魂归九天,到时王爷早已羽翼丰满,定能一登帝位。”
“解药呢?”公孙煜也阴险地笑起来。
“王爷,只要是毒就会有解药,但这迷心草的解药在下还未见过。”孙玉遗憾地说道,“要不要搏一把,就看王爷了。”
公孙煜沉下脸色,将那个小瓷瓶握在手中:“本王会找机会。”
“王爷英明。”孙玉高深莫测地笑起来。
这时家奴来报:“王爷,言尚书求见,说是要与王爷商量财政一事。”
“嗯,让他到宫里等本王。”
【皇宫·箭场】
公孙恪坐在那白马上玩得不亦乐乎,小贵子则在一怕担心受怕地看着这玩上瘾了的主子。自从上回公孙煜带他来箭场几个来回后,这小皇帝似乎忘了上回和郑绍一起学武时受的苦头,又迷上骑马奔跑了。
“陛,陛下!”小贵子见时日不早便道:“是时候回去功课了!”
公孙恪停下来,策马走近他道;“小贵子,朕想玩个围猎。”
“陛下您说什么?”
“狩猎呀,好久没弄了。”公孙恪道,似乎要好好试一试新学的箭法,只见他灵活地从马背上跳下来,拍拍手道:“起驾,回御书房,朕和摄政王商量一下。”
抬着轿子回到了御书房,公孙恪刚下来忽见御书房外竟站着一个不认识的侍从,便问小贵子:“这是伺候谁的?”
那侍从见了他立即诚惶诚恐跪下来:“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小的是户部言尚书的奴仆。言尚书与摄政王在御书房谈话,不让小的进去!”
“言博?”公孙恪皱眉,而后大步迈进御书房。
小贵子立刻尖声尖气地喊了一声皇帝驾到,但见里面那公孙煜和言博立刻跪下来行礼,异口同声地万岁万岁万万岁。
公孙恪好奇地看着他们:“言博你来这里作甚?”
言博似乎刚被公孙煜那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还没来得及喘气,此时便有些慌乱地道:“回……皇上,摄政王让臣汇报进来大华的财务情况,并讨论如何……”
“回陛下,言尚书管理严谨,臣已和其商量好对策,不必担心。”
“噢,”公孙恪并未在意,而是兴致勃勃地道:“朕方从箭场回来,忽想到好久没办场狩猎会了,不如近来弄一个如何?”
言博听闻立即道:“自古皇家狩猎一般都在秋冬之际,春季是繁衍时节,怕是不宜杀生啊。”
公孙恪听闻立即嘟起嘴:“朕也未说要大动干戈,再说这几年来都未办狩猎会,想必那些畜生都过剩了罢?”
“陛下说的有理。”公孙煜同意道:“这狩猎原是为团结皇亲众人所设,眼下已久未筹措,恐怕不妥。加之眼下朝中动荡,匈奴战时几经妥协,人心涣散,不如趁早春时节,来场团结一心之盛事,也好振奋朝野!”
言博不知为何公孙煜如此积极筹措,但也不敢反驳对方的提议,便只能道:“摄政王说的有理,不如在明日早朝提出,想必满朝人马也都会欣然赞同!”
公孙恪听闻也十分满意,而后便坐到御书房的座位上,开始跟着公孙煜学习政事来。
他没看见的是,后者眼里一闪而过的阴险和杀意。
【卞陵·长安街】
今日出街,李尽沙便察觉这街上的老百姓看公孙律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细细一探听便明白了。原来近日皇家两位王爷的子女都要成亲,一是那煜王爷的宝贝女儿公孙薇,嫁的正是当朝中书令安玄素,另一个则是这景王爷的心头肉律世子。
之于后者,城中早有可靠的小道消息称,律世子是与礼部尚书陈祖谦的女儿陈云沫喜结连理。而公孙律倒是不在乎这大街小巷百姓们的闲话,依旧与李尽沙勾肩搭背地逛长安街,这看看那瞧瞧,似乎除了不去丽红阁外,与以前无何不同。
二人走着,忽听闻身后有一滑稽的声音,如同敲钟般一下一下地唤道:“律世子,律世子!”
回首不见人,再循声望去,竟见是一只黄绿相间的鹦鹉,眼边则是鲜艳的红色,那鸟嘴正一开一合地叫着“律世子”。
“这家伙……”公孙律一伸手那鹦鹉便飞了过来停在他手指上:“不是红姐的鸟嘛?”
此地正好离丽红阁不远,二人向东一望,便见那杨红正站在丽红阁楼上挥着手帕,笑盈盈地让他们上去。
“怎么样,上去坐坐不?”公孙律看着李尽沙笑道。
李尽沙眯着眼:“真只是坐坐?”
公孙律眨巴着无辜的眼:“小爷都要成亲了,当然不会去搞这些东西了嘛。”
李尽沙哼了一声:“去罢。”
公孙律立刻笑开了花,拉着他的手双脚一点,便直接从这长安街上飞身而起,和那鹦鹉一起向那丽红阁高出的露台上飞去,稳稳地落在那摇着团扇握着手帕的杨红身旁。
“好久不见,红姐。”公孙律毫不客气地在那露台上的竹藤椅上坐下来,顺带把李尽沙一起按下来坐好。
杨红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两,将泡好的两杯花茶向前推了推,亲昵道:“律儿啊,老娘听说你要成亲是怎么个回事?”顿了顿立即可怜巴巴地道:“你走了这丽红阁可怎么办啊!老娘可伤心死了!”
公孙律笑嘻嘻地道:“小爷以后还时不时来看你,只是这有了娘子,怕是不能消遣丽红阁的东西了。”
“唉,”杨红拿着手帕扶额,“你这一走,阁里头的姑娘小伙子都难过得不得了,还有放话说不干要从良……啧啧你看,这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